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怎麽就不能尬吹《花木蘭》劉亦菲的醜妝了?建議你們這麽吹

同學們猜猜羊要講什麽鴨?~

《花木蘭》預告片終於跟大家見面了啊啊啊啊啊!

預告片發出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劉亦菲那個看上去有些奇奇怪怪的妝容了吧~甚至有小夥伴把表情包都給安排上了…

果不其然小夥伴們開始就迪士尼“是否尊重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進行了battle…

羊弱弱說一句:其實花木蘭這一形象,也是通過歷朝歷代的塑造才逐漸豐滿起來的。而木蘭這個角色幾乎毫無史料,只有一首《木蘭辭》,她的原型是誰,目前各方考證都有所爭議…

電影《花木蘭》與其說不尊重中國文化,羊覺得更像是那群一臉懵逼的老外把類似歷史時期的東方美進行了雜糅,其實羊覺得這是一種討好。

迪士尼負責講故事,劉亦菲負責美,羊負責幹嘛?同學們往下看鴨!~

—— 美妝——

其實《花木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那把梳子,相信從動畫版開始,這把梳子就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的頭部發髻日漸梳高,甚至開始用各種形態高聳的義髻,這時候梳篦用於固定和美化發髻的作用日益加強,導致這一時期的梳篦從豎長馬蹄風格慢慢轉變為寬扁的馬蹄形。

東晉木梳

這個時期的梳篦大都較為樸素,在梳背部分大量留白,正好為隋唐時期的能工巧匠進行裝飾預留了空間。電影中木蘭的木梳其實雜糅了後世的工藝。

木蘭的梳篦雖沒有遵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狀況,但為了視覺和審美需要,這把梳子無疑是成功的。

(希望迪士尼出木蘭梳的周邊!)

其實預告片最令人印象的應該不是梳子吧,而是那個被網友製作成了表情包的妝容…

劉亦菲額頭上的那一抹黃色是鵝黃妝,起源於漢代,流行於六朝時期。

目前主流認為鵝黃妝是從塗金的佛像身上受到啟發:漢魏以後,隨著佛教思想的傳入,其藝術也進入中國,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婦女以黃色染料染畫於額間,特將自己的額頭塗染成黃色,一種新的妝飾由此形成。

p個s:目前鵝黃妝起源有分歧,比如郭沫若認為鵝黃妝起源於戰國時期的“覆面”(覆蓋於死者面部的裝飾);還有來源“漢宮妝”的說法等。

我看到有很多同學驚歎於迪士尼的寫實,並給出下圖來證明,emmm,羊沒有杠的意思,其實下圖這個(被網友大量轉發)的造型是唐朝時期的,不能代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妝容。

另外羊不得不再弱弱地說一句:鵝黃妝並不能理解為《木蘭辭》中的“對鏡帖花黃”,“貼花黃”指的是用黃色的紙片(或其他薄片)剪成花的樣子貼在額頭上。

“花黃”盛行於南北朝時期,目前廣為人知的“花黃”起源是從壽陽公主的“落梅妝”發展出來的: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含章殿簷下休息,恰巧有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額頭上,後來被競相模仿傳播開來。

羊覺得這種說法太過浪漫傳奇,不過也許正因為如此,這種說法才流傳的那麽廣的。還有一種觀點是認為花鈿仿自佛像額前的白毫相,考慮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教影響特別深,其實羊比較認同這種說法。

克孜爾第189窟護法天王像局部

秦漢時期崇尚長眉,直到隋代女性仍然喜歡那種纖細修長的眉式。如顧愷之仕女畫中的女子,她們多蛾眉細目,身材修長,體態婀娜, 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是對女子的世俗審美要求。

emmm,話說全妝的木蘭的眉毛應該算不得纖細修長吧…而且其實從漢開始流行就小口了…

而《花木蘭》的唇妝略顯飽滿……

話說(雖被粉糊了一臉但還是被眾人認出的)鄭佩佩也特別引人注目。

這個妝容參考了“曉霞妝”,但更偏向於唐朝的妝容。

相傳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宮中有名叫薛夜來的宮女,有晚她一頭撞上屏風,傷處如朝霞將散,愈後仍留下兩道疤痕,其他宮女有見及此,也模仿起薛夜來的樣子,用胭脂在臉部畫上這種血痕,名“曉霞妝”。

時間一長,便演變成一種特殊的妝式——“斜紅”,也是古代一種特殊的面飾。

而鄭佩佩嘴角的那一點叫“面靨”,指的是點在酒窩處的裝飾,唐宋時期十分流行,“面靨”通常用胭脂點染,妝靨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黃豆般的兩顆圓點。

話說在臉上以紅點為妝飾方法在漢代已有記載,那時候當某後妃來了大姨媽,就在臉上點上兩個小點,暗戳戳的表示她不能接受帝王的臨幸了。

“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以次進禦,其有月事者止不禦,重以口說,故注此於面,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名於第錄也。”

總的來說鄭佩佩這個妝更像是參考了唐代妝容後進行的雜糅。

其實在《花木蘭》動畫片中就看到了參考唐代審美的影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女性的審美偏向於身材修長、體態婀娜,初唐還有些這個審美影子,後來轉變為我們印象中的“以胖為美”。

初唐裝扮的佟麗婭

其實羊並不是想指責迪士尼妝容不夠還原之類的,動畫版中的木蘭妝容也不怎麽考究,而《花木蘭》製作方也從來沒有標榜過他們怎麽考究。

但是羊看到有些宣傳“《花木蘭》還原了魏晉妝容”的言論,擔心誤導了某些同學。羊認為反方並不需要去過分抨擊迪士尼的疏漏,正方更不能混淆視聽指鹿為馬。

其實羊還有點預告片沒有的內容不吐不快:那時的中國憋說女孩子了,男人也是塗脂抹粉的~比如說能七步成詩的曹植就可有偶像包袱了,不化妝不見客(有沒有莫名的熟悉感)。

話說大家有沒有看過徐克執導的《梁祝》?祝英台的父親化妝和護膚比女人還講究~

《梁祝》和《花木蘭》都發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那是個男人愛美的黃金時代,歷史上排的上號的美男子多出自這個時期,比如說貌似“潘安”、看殺“衛玠”還有蘭陵王、嵇康、獨孤信等等。

且在《世說新語》中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膚色以白為美的例子有很多,《容止》 篇中寫道: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指的是有個美男子叫何平叔,臉非常白。魏明帝懷疑他也搽了粉,想查看一下,就大熱天的請他吃熱湯面(真機智)。何平書吃的大汗淋漓,撩起自己的紅衣擦臉,臉色反而更加光潔(羨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缺少了很多陽剛之氣,帶有女性特有的陰柔之美,羊說那麽多是想吐槽一句:花木蘭女扮男裝混入軍營不被發現,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服裝 ——

魏晉南北朝時期,老莊、佛家思想對服裝的樣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寬衣博帶”成了各個階層普遍喜愛的服飾,這種樣式輕鬆、隨意。女子的服飾更加流暢、飄逸。

長裙曳地,裙擺翩翩

最左側那個作為背景板的綠衣男子,遠遠的瞅著其實挺有誠意的。

其實這個時期各方雜糅的太厲害:中原士人與江南士人有了更多密切接觸的機會、漢族美學與少數民族美學的差異與交融、士人美學與民間美學的差異與交融…

因此曹魏時期的服飾基本繼承漢代服裝樣式,西晉的服飾延續曹魏,但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玄學人物穿衣不修邊幅,奇裝異服也較為普遍。至南北朝時期,北方主要是胡服為主,南方以漢服為主,不過當時胡漢服飾交融,南方漢人穿窄袖胡服也很多見。

從這個角度來說,迪士尼真的盡力了……

南北朝時期的工藝美術出現了大量的植物紋樣,同時這些紋樣有寫實傾向。因佛教的盛行,蓮花紋極為流行,大量的出現在服飾、陶瓷、壁畫、銅鏡等領域(一直到宋代才開始轉變為輔助紋飾),所以其實迪士尼也還是盡力表現了一下下。

忍冬也是南北朝時期常見的植物紋

其實劉亦菲的鎧甲造型(因為莫名的適合製作表情包)也被觀眾敏感的注意到了。

劉亦菲這個盔甲造型雖說也是雜糅了一下下,但還是挺良心的。

其實也是在動畫版的基礎上深挖升級了的。

—— 器物 ——

在中國陶瓷史上,魏晉南北朝有重要的地位。此時的瓷器生產普及,質量也被提高了,種類豐富(餐飲具、貯存具、照明器、文具等應有盡有),這代表著瓷器廣泛的融入進了人民的生活中。

青瓷仍是燒造的主流,傳統的黑瓷大量出現。

“席地而坐”是魏晉以前中國人固有的習慣,室內以床為主,底面鋪席,再後來出現了幾、案、屏等家具,隨著佛教東漸,高型坐具才以實物和壁畫等形式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漢地,但和後世的椅子也有區別。

emmm,羊沒有想要杠的意思,羊只是想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貌(感受一下羊的求生欲…),其實預告片中坐的這麽高其實是有些不對的…

總的來說,迪士尼的《花木蘭》雜糅了很多元素在裡面,比如說開頭預告出現的那個福建土樓讓小夥伴們紛紛懵逼。

當年《大魚海棠》就已經讓很多同學這個土樓印象深刻了。

包括這一進門也是挺眼熟的。

總之預告片中的這個土樓隱隱帶有《大魚海棠》的味道,不知道迪士尼有沒有參考這部動畫。

雖然說迪士尼把中國不同地域和歷史時期雜糅在一起了,不過中國幅員遼闊,我們也並不能完全了解祖國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沒有必要對迪士尼再苛責太多。

目前迪士尼的誠意我們已經看到了,更何況我們是看是《花木蘭》的故事,迪士尼最需要的是講好這個故事。

《花木蘭》預告片的剪輯已經給我們看到了它所想表達的主旨:鄭佩佩一遍說著“嫻靜、沉穩、舒雅、守禮”,而鏡頭一轉,花木蘭並沒有滿足這三個“好妻子應有的品質”。

羊感覺這一幕的花木蘭是對“封建傳統女性”的反動。

她並不“嫻靜、沉穩、舒雅、守禮”,但她的劍上刻著“忠勇真”。在動畫中,花木蘭的小夥伴們聊各自喜歡什麽樣的姑娘時,有的說喜歡做飯好吃的,有的說喜歡白的~

花木蘭說:“我喜歡她聰明有智慧,還有自己的主張”。

“我喜歡她聰明有智慧,還有自己的主張”——這是她對她自己的要求。電影再現了動畫片裡面一些“聰明智慧有主張”的鏡頭,比如說那個雪崩。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其實這個雪崩是花木蘭他們被圍攻時被花木蘭一炮轟下來的,並成功給大夥解了圍。

《阿拉丁》在原版動畫的基礎上深入刻畫了一個全新的茉莉公主,那劉亦菲的花木蘭會不會更加深化塑造?

說起來,趙薇版的《花木蘭》最讓羊印象深刻的是結尾時這一處的處理。拍的及其揪心,一點也沒有《木蘭辭》結尾時的歡快愉悅。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詩經·衛風》中對莊薑的描述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花木蘭早就沒有了。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的結尾帶著歡快的HE基調,可是花木蘭是有戰爭創傷的,這些創傷不單單在她的被打磨粗糙的軀體上。

羊的心情很複雜,大家都以為花木蘭卸甲後的日子幸福美滿,可是經歷了這麽多的她能不能一轉身又變成那個“對鏡貼花黃”的閨閣女子?

從電影版《阿拉丁》就可以看出迪士尼公主片對“女性意識的崛起”的側重,但花木蘭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崛起的女性了,不太需要在這方面進行藝術加工。

公主無論收到什麽樣的挫折最終都會和王子在一起,小美人魚也不會化成泡沫。花木蘭從一開始就不是西方故事裡等著王子吻醒的公主,也不是為了追求愛人寧願放棄聲音的人魚。

羊是一定會去電影院去支持這部電影的,但羊這次支持的不是(被羊舔了無數次顏的)劉亦菲,而是那個滿身創傷卻從不對人訴的花木蘭。

花木蘭從不認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