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扔掉的水果皮竟然可以合香

點擊楚香關注,隔屏聞香養心

但凡說到香事,心裡總有莫名的奢華之感,這樣的奢華不僅是停留在價值幾何上。甚是喜歡蘇東坡抱病山野郊外,獨酌焚香的那首詩: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搖落,

幽人得嘉蔭,露坐方獨酌,

月華稍澄穆,霧氣尤清薄。

小兒亦何知,相語翁正樂。

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

一杯賞月露,萬象紛醻酢。

此生獨何幸,風纜欣初泊。

逝逃顏蹠網,行赴松喬約。

莫嫌風有待,漫欲戲寥廓。

泠然心境空,仿佛來笙鶴。

本只想摘錄“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這一句,卻發現前無鋪張,後無感悟,只是斷章取義的為說香來說香,實在沒有意思,還是全文摘錄,方可以全面了解香帶給古代文人雅士,不僅只是物資上的呈現,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在固有的觀念中,香的高貴來自”沉檀龍麝“,似乎唯有這四大名香才為香,沿襲到現在,日本香道中還有不是沉香不上爐承襲,也正是如此,香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品質象徵,不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列。

所謂品質生活,即關乎金錢又不關乎金錢。在宋代,那個對精神與品質生活要求達到極致的年代,呈現的更多的是對精神品質生活智慧的運用,四棄香即是當時的一種品香方式,也是文人雅士在人窮志不窮的狀態下,對生命的熏陶有對生活的品味。

因此四棄香也叫窮香。

而今,生活的富裕對品質的要求更多的停留在物質上,許多信手拈來的芳香,早就丟到生活之外。

時值春夏,時令水果種類繁多,今天我們來拈幾枚生活常見的水果,看看曾經的古人是如何因地製宜的合出怡情養性的芳香。

縱觀歷代香譜,關於合香多有各種記載,《陳氏香譜》對荔枝殼有”取其殼合香,甚清馥“的記載,《洪氏香譜》也有用果殼及花木與其他香料合成香品的具體配方。而對四棄香之所以從寒門雅士的銅爐之品,晉進至皇宮貴胄的大典之用,從蘇東坡的《香說》的一孔之見中,略可明了其中緣由之一二。

《香說》載:溫成皇后閣中香,用松子膜、荔枝皮、苦練(楝)花之類;沉、檀、龍、麝皆不用。或以此香遺余,雖誠有思致,然終不如嬰香之酷烈。貴人口厭芻豢,則嗜筍蔽,鼻厭龍麝,故奇此香,皆非其正。

溫成皇后是宋仁宗的貴妃娘娘,溫成皇后是後來的追封,可見生前是極得天子寵愛的嬪妃。在當時朝廷后宮對“沉檀龍麝”的使用需求,已然是日常的必須,而她卻以荔枝殼、松子膜、苦楝花等果皮棄材化腐朽為神奇,不僅僅”貴人口厭芻豢“,更有以身作則彰顯節儉之姿態,以”溫成“為她的諡號,正是以”溫良恭儉讓“嘉言懿行。

溫成皇后代言了四棄香,使得四棄香從被人不屑驟然為各階層追捧奉行,這樣的華麗轉身,估計任何人都始料未及。到後來各類香譜的記載也是大同小義,例如明人周嘉胄著名的《香乘》記有一味“脫俗香”,不僅將使用的果皮香材做了翔實記錄,就連製香工藝也做了具體描述,摘錄如下:香附子(半兩,蜜浸三日,慢焙乾)、橙皮(一兩,焙乾)、零陵香(半兩,酒浸一宿,慢焙乾)、楝花(一兩,曬乾)、榠櫖核(一兩)、荔枝殼(一兩)。右並精細揀擇,為末,加龍腦少許,煉蜜拌勻,入磁盒封,窨十餘日,旋取燒之。

由”四棄香“回顧宋代的製香業,用成本低廉的水果做香料,可折射出當時香事的繁榮及需求的繁多,是各個階層都必不可少的。貴族階級因此財富與資源的集中與方便,多以名貴的“四合香”做為香事主導,然後將香橙皮、荔枝殼、甘蔗滓以及榠楂核調和成香與之媲美,亦成為那個時代的風尚,我尤其喜歡以“山林窮四和香”對此香的命名,相比"四棄香””小四合“之名更具玩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至清代,每逢大年初一,太和殿前的銅香爐以此香賀歲,寓意尤為深遠。在晚清周頤所著的《眉廬叢話》中如是載“每歲元旦,太和殿設朝,金爐內所爇香名'四棄香',清微澹遠,迥殊常品,以梨及蘋婆等四種果皮曬乾製成。歷代相傳,用之已久,昭儉德也"。借四棄香於新年大典,旨在醒示臣民,以儉樸之美德治國齊家,這在中國香文化的歷史記載中,唯有這“四棄香”有此殊榮。

名聲大噪的四棄香,到後來開始廣泛的延伸引用,如《陳氏香譜》中的”聞思香“百裡香”兩味香方的記載,正是四棄香的衍生品。摘錄如下:

聞思香:紫檀半兩、甘松半兩、橙皮一兩、苦楝花一兩、榠查核一兩、紫荔枝一兩、龍腦少許、右為末煉蜜和劑,窨月余,爇之。

百裡香:茘支皮千顆、甘松棧香各三兩、檀香甲香各半兩、麝香一錢,右細末,煉蜜和,令稀稠得所盛以不津噐,坎埋之半月,取出爇之,再投少許蜜,撚作餅子亦可。

由此,四棄香已經不僅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個案,被推崇到人文精神的致高點,以至於窮且不窮,窮且窮物之理,被後人爭相載錄傳承。

如今,解封在際,又時令春夏,在吃完水果之後,留下果皮,試著做一味防疫祛濁的合香,動手動腦,莫不是生活的趣味。

韓雪

2020年3月30日

楚香及傳承

楚香,是有著濃鬱地方特色的中國天然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的主要功能是以上藥服氣為根本強身健體,祛病避邪;以恭敬禮儀為呈現祀先供祖,怡養情志。眾多專家學者研究證明楚香是中國天然香之起源。眾所周知荊楚大地植被豐富,楚香正是運用道地香藥材,依據古法配伍,氣息清雅獨特,自成體系。

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字雪桐。作家、居士,出版長篇小說《淨土》,散文集《雪落三千院》,自幼受家學影響,傳承韓氏楚香製作技法,結合中國香文化進行長期的理論研究,於2018年末,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開始全面推廣楚香文化。目前是韓氏楚香唯一傳承人。

大武漢香文化研究院

大武漢香文化研究院是湖北日報大武漢新媒體傾力打造的一個楚香文化研究與推廣的平台,使得楚香文化愛好者聚集交流,互動生發。特別邀請作家、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女士出任院長,同時還邀請各界專業學者擔任顧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