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前2月壽險公司原保費降幅收窄 平安人壽雙超中國人壽

  前兩月壽險公司原保費降幅收窄 平安人壽單月保費收入“雙超”中國人壽

每經記者 胡 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每經記者 胡 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

  4月3日,2018年1~2月保險統計報告新鮮出爐。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全行業共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703.4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48%。其中,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757.11億元,同比下降24.31%,儘管仍然呈現下行態勢,但相比於1月,降幅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收窄。

  具體到各公司,繼此前多個月規模保費收入超過中國人壽之後,平安人壽於今年2月份正式完成對“老大哥”的單月“兩重”超越。一方面,平安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7.59億元,高於中國人壽的277.80億元;另一方面,平安人壽的規模保費收入達到409.47億元,也多於中國人壽的314.66億元。

  對此,某保險公司中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中國平安來說,不斷提升的保費收入規模值得關注,此外,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其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剩餘邊際餘額”已經高達6163.19億元,是非常可觀的水準,對於股東和投保人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34家壽保險公司業原保費下滑

  2018年以來,人身保險市場銷售罕見“遇冷”。今年1月,壽險行業出現了2014年以來,原保險保費收入首次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且負增長幅度達到25.50%。與此同時,在1月的“好采頭”階段,逾30家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滑,佔比一度達到44.59%。

  從監管部門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這種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今年1~2月,全部86家壽險公司合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757.1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31%,跌幅較1月環比收窄1.19個百分點。

  分公司來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2018年前兩月,在76家擁有可比數據的人身保險公司中,有34家公司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

  其中,15家公司下降幅度超過50%。同行業趨勢類似,其中絕大部分的負增長幅度有一定程度收窄。中郵人壽、東吳人壽更是分別憑借2月單月53.96億元與1.04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將各自的跌幅收窄23.88個百分點與10.29個百分點。

  而在萬能險方面,今年1~2月,代表萬能險產品銷售情況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累計為2513.45億元,同比增長57.11%;在規模保費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是24.12%,較2017年同期上升10.68個百分點。投連險方面,全部壽險公司合計實現投連險獨立账戶新增交費150.95億元,同比增加約1.82倍;在規模保費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是1.45%,較2017年同期上升1個百分點。

  “風險保障金額”披露常態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風險保障金額”與“保單件數”等指標開始作為常規資訊,被納入保險月度統計數據報告進行披露。從以往按月發布的保險統計數據報告來看,通常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產壽險公司與各類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各類保險業務的賠款和給付支出;資金運用餘額;各類保險機構的總資產以及淨資產數據。

  在過往的交流中,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郝演蘇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額數據十分重要,相當能夠反映保險行業風險保障的水準,也是體現保險行業“回歸保障”具體程度的重要指標。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保險業共提供風險保障金額953.54兆元。其中,產險公司保險金額819.43兆元;人身險公司本年累計新增保險金額134.11兆元。

  分險種來看,車險保額32兆元;責任險保額120.26兆元;農險保額3335.11億元;壽險本年累計新增保額4.02兆元;健康險保額99.27兆元;意外傷害險保額572.25兆元。

  平安人壽實現原保費超越

  壽險公司的座次排名方面,今年2月份,平安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7.59億元,規模保費收入409.47億元。更重要的是,平安人壽實現了對“壽險一哥”中國人壽的雙重超越。繼此前多個月規模保費收入超過中國人壽之後,平安人壽2月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也相對更高。

  具體來說,在原保險業務規模上,平安人壽超過中國人壽39.79億元;在規模保費收入上,平安人壽比中國人壽多出94.81億元。

  對於這種情況,某保險公司中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衡量壽險公司實力的時候,保費收入規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但對於學術界以及部分業內高層來說,中國平安高達6163.19億元的“剩餘邊際餘額”能說明更多東西。“簡單來說,剩餘邊際餘額與一家保險公司淨利潤的核算密切相關,是一個存量概念。像中國平安目前的剩餘邊際餘額,已經是非常高的水準。這釋放出一些信號,例如:中國平安實現的利潤可以滿足它的內部經營和擴張的需要,不用股東增資;就投保人來說,這種利潤水準也相當於一個背書,不必擔心這家公司出現什麽突發情況,損害消費者權益;另外,監管對這樣的公司也比較‘放心’。”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