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體育:搭建跑步平台,讓人人成為運動家

新華網體育成都12月28日電(袁禎)2018年,跑圈迎來中國商業大咖——阿里巴巴。4月,由阿里巴巴控股的阿里體育(以下簡稱「阿里」)用1億元得標杭州馬拉松(以下簡稱「杭馬」)2018-2022年的運營權,目標將其打造成科技、智慧、綠色馬拉松,這也是阿里體育首次運營大型、具有IP影響力的馬拉松賽事。

始於1987年的杭馬,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城市馬拉松賽事。自今年上半年被阿里體育接手後,外界則給予了杭馬更多期待。11月4日,杭州馬拉松如期舉行,阿里體育也正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在近日接受新華網體育專訪時,阿里體育路跑項目部總經理楊勇謙虛地表示,杭馬處女秀能打八十分,「從跑者的反饋來看,大部分還是正面的,也有不少關於細節方面的建議和批評,我們會在後三年改善和進步,把杭馬做到更好。」

圖為阿里體育路跑項目部總經理楊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杭馬體現黑科技,數字生態引入跑者服務

全球主要企業的「創新力」排行榜近日在日本出爐。在排名前十的企業裡,阿里巴巴佔據一席之地,成為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企業。而在馬拉松賽事方面,阿里又有哪些創新?

據楊勇介紹,阿里把黑科技和數字化引入到杭馬中,在線上和線下做了有機的結合和嘗試。技術的應用上包括人臉識別、心率監測、5G通信等,這些都給選手創造了更好的賽事體驗和安全保障。

把跑者服務和數字生態融入到馬拉松賽事中,是阿里的重要目標。據了解,杭馬報名、領裝備,包括賽事對車輛、人員、物資的管理都是無紙化系統。「希望能把這些東西都做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數字馬拉松的概念。」楊勇說。

2018杭州馬拉松。圖片來源:杭州馬拉松官網

賽事要盈利,做好跑者服務是關鍵

近年來,中國馬拉松賽事快速發展,但在賽事數量增多的同時,賽事品質參差不齊、賽事盈利能力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對此,楊勇發表了他的看法。

楊勇認為,從賽事本身來說,想要盈利做好跑者服務是關鍵。「體育賽事要盈利本身不是一個短時間賺快錢的邏輯。一個賽事要得到贊助商和資金提供方的認可,首先要得到跑者的認可,還要得到賽事參與相關各方的認可。」

「其次,賽事運營方對商業馬拉松產業鏈的了解和開發還不夠。」在楊勇看來,很多的賽事把收入來源放在賽事本身的贊助和報名費,盈利的模式和方法不夠多。運營方需要多一些創新,延長產業鏈,增加和跑者的互動和聯繫。

楊勇表示,賽事跟選手的互動增多,跟跑者的關係就更加密切,口碑就會變好,也就代表得到了跑者的認可。跑者一旦認可,賽事品牌就會一天天建立起來,也就更吸引贊助商。「這樣一個良性循環,賽事盈利會慢慢發展起來,也會能把整個賽事IP做好。」楊勇說。

2018杭州馬拉松。圖片來源:杭州馬拉松官網

聚集馬拉松產業鏈,搭建跑步平台

在全面健身國家戰略下,近年來中國的體育產業迎來迅猛發展。楊勇表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

「運動項目中跑步的參與門檻最低,相關產業鏈目前來說也是最長的。」楊勇說,「跑者參加馬拉松要買裝備、要培訓、要比賽,參賽期還要住宿、旅遊,比賽完還要康復……可以說跑步帶動的相關產業非常多。」

楊勇表示,阿里更期待通過賽事帶動產業鏈上其他行業的發展,包括培訓、體育衍生用品、旅遊等方面,特別是體育服務方面。 據了解,阿里體育的建立旨在構建中國體育經濟的基礎平台。楊勇進一步解釋道,阿里希望把自己的科技、數字生態賦能給體育這個行業,目標是讓人人都能成為運動家。

「阿里更希望搭建一個跑步的平台,把產業鏈的各方面都聚集在一起,為跑者提供一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優質服務,讓跑者得到最佳的跑步體驗。」楊勇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