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未來的床什麼樣?這個睡眠日為你揭曉

沉睡之後,夢醒前夕,在我們原不可控的時間段裡,有一位醒著的「睡眠管家」在妥善地安排好一切。

你是否也有同感?「睡個好覺」似乎越來越奢侈了。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27%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其中,成年人365天中有208天無法擁有正常的睡眠。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將這些睡眠問題概括成9個字:睡不著、睡不醒和睡不好。

「從醫學上來說,我們更強調睡眠障礙,它是有標準的,如失眠的定義不是一個晚上睡不著,而是每天晚上上床半個小時還睡不著,每周有三次這種情況,持續三個月,這是失眠障礙。」陸林說。

某個天光微亮的清晨,一雙徹夜未眠的黑眼圈,你告訴自己,必須得無條件「睡個好覺」了。

但你深知好些睡眠問題源自焦慮,快節奏、重壓力的工作生活狀況不變,睡眠難以改善。更何況,很多抑鬱症患者根本無力緩解自身睡不著癥狀,許多新手父母睡眠時間被迫減半……無能為力、迫不得已,面對佔據人生三分之一的睡眠時,如何有效解決睡眠障礙、提高睡眠質量,成為現代人的靈魂之問。

好在每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全世界都在推動人類睡眠問題的前進和解決。從生活小習慣到三餐食療,從精神放鬆到寢具優化,解決方案從多方切入,隨著科技更迭而更新。

「未來的床」就是極具科技感的解決方案之一。3月19日的2019世界睡眠日論壇上,慕思寢具發布T9智能睡眠系統,探討在人工智慧時代下,「未來的床」該有的模樣。

2019世界睡眠日論壇

1

為什麼我們睡不好?

在回答「未來的床」可以怎樣服務人類睡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自己是如何成為「睡眠弱勢群體」的。

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人均睡眠時長已由8.8個小時降至6.5個小時,平均38.2%的中國人有睡眠問題,比全球平均高出11.2%。

可見,或許焦慮不存在販賣,它足夠真實地存在。

據《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民睡眠白皮書》,工作壓力是影響睡眠質量的「罪魁禍首」,七成互聯網網民受其影響。身在職場,若睡前突然接到重要工作,過半互聯網網民會犧牲睡眠時間完成工作。

此外,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睡眠問題用戶佔比高於其他城市,其中又以北京奮鬥青年睡得最少。

其實不只是職場人,在互聯網加速了工作與生活節奏的今天,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時代的潮湧中急切尋求自身安全感。工作、家庭、買房、看病與失眠、脫髮、焦慮、抑鬱之間,幾乎可以劃上等號。

你可能會說,你享受這種疾馳的高效人生,睡眠的問題,交給科技解決吧。

思路可行,但問題是要有針對性地使用科技幫助睡眠,最好是能夠根據個人特點智能促眠,真正達到高效睡眠。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在2019世界睡眠日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數字化睡眠時代的新物種邏輯》的演講,他認為,無眠時代,睡眠成為最重要的個體化場景。對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的追求使人們更希望藉助數據對自身進行量化管理,而大數據、感測器等技術的發展讓更準確地認知與改善自身成為可能,數字化睡眠正在成為個體認知與量化管理最具代表性的場景。

而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人工智慧專家劉松看來,在睡眠技術的世界裡,大數據集通常是由嵌入在應用程序和小工具中的感測器生成的。這些感測器可以基於各種指標來監測我們的睡眠模式:包括身體運動、呼吸模式、心率,甚至大腦活動。睡眠技術通過一種被稱為機器學習的過程,利用這些龐大的用戶睡眠數據存儲來訓練他們的軟體演算法,這樣,隨著該技術對你的個人睡眠習慣了解得更多,它就能夠就如何提高你的睡眠質量提出個性化的建議。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

「人工智慧進入睡眠醫學領域,可以改善和幫助人類睡眠,使身體更健康,所以一定要更好地利用AI。」 陸林說。

環顧全球,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睡眠產品已經出現了,比如睡眠應用程序、人工智慧創作的睡眠音樂、抗鼾聲的可穿戴設備、記憶枕頭,以及針對嬰兒的托兒相機等等。

還有一些是專門針對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的睡眠障礙而設計的智能設備,如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總醫院正在研究的無線睡眠監測設備,它可以用來研究帕金森綜合征和阿爾茨海默症是如何影響睡眠的。

當然還有一種智能產品對於想要改善睡眠的人們來說更具貼近性,那就是人工智慧床墊。如今,這類產品已在中國市場上嶄露頭角,慕思T9智能睡眠系統的載體正是一張智能床墊,也就是我們可以真實觸摸得到的「未來的床」。

2

「未來的床」來了

解決睡眠質量的核心問題是,需要讓人體頭、肩、背、腰、臀、大腿、小腿與床墊之間貼合曲線的軟硬度,有效承託身體體重,在最佳的舒適睡眠中達到深度睡眠。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以人為中心,讓床墊自動識別、自動適應、自動調節貼合身體曲線的睡眠軟硬度,而非讓人體適應一成不變的固定產品。慕思寢具總裁姚吉慶介紹:「T9智能床墊由慕思聯合奧地利睡眠研究院和薩爾茨堡大學睡眠研究實驗室共同設計、研發,經過3年的實驗研發,2年的研發驗證,1年的測試改善,3萬次壓力測試,在對19800名用戶臨床跟蹤測試後最終完成,能根據人體不同的身高、體重、睡眠習慣等身體數據,智能調節床墊的軟硬度。」

姚吉慶表示,T9智能床墊中內置高速運算晶元,通過智能睡眠APP與T9智能床墊互聯,讓床墊能夠精準、迅速地通過感測系統實時採集人體睡眠數據信息,大數據智能調節,得出最適應身體曲線的數據配對結果。

想像一下,你的床在與你短暫磨合後,就能夠懂你、配合你、甚至為你提出個性化睡眠建議,可以說十分貼心了。

而且,T9智能床墊中的高速運算晶元可以與壓力檢測模塊互相配合,覆蓋人體6區,自動識別人體睡姿,通過調整16根壓力檢測模塊來自動適應、調節人體肩、背、腰、臀、大腿與床墊之間貼合曲線的軟硬度,有效承託身體體重,在最佳的舒適睡眠中達到深度睡眠。

「可用手機APP控制床墊,從睡眠APP上便捷地獲取睡眠報告,實現個性化定製睡眠。大數據自動分析個人每晚睡眠數據,與人類睡眠大數據比對分析,結合個人身體數據信息,輸出更適合個人不同年齡、性別、身體狀態下的最佳睡眠軟硬度曲線,改善睡眠。」姚吉慶介紹說。

「未來的床」還有一點有意思的設計在於,分區調節。伴侶睡眠習慣不同,床的兩邊分別「設計」出貼合兩人睡眠喜好的軟硬度、曲線,這在智能睡眠領域中還屬亮點。

可以想見,沉睡之後,夢醒前夕,在我們原不可控的時間段裡,有一位醒著的「睡眠管家」在妥善地安排好一切。

你很有可能會愛上它。

3

AI+睡眠≥?

近幾年,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社會經濟發展強烈需求的推動下,AI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廣泛用於教育、醫療、養老、環保等諸多領域,並幾乎已經有能力賦能人類生產生活的所有場景。

具體到家居領域、睡眠場景,AI+睡眠也正顯示出充滿想像力的革新意義。

科技部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秘書長孫小林認為,慕思有著準確的定位,走出了一條創新的道路。第一,完全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第二,有極大的社會緊迫需求;第三,是解決睡眠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這源於慕思的公司願景——用人工智慧改變人類深度睡眠。

「數字化時代的煩惱,要靠數字化的睡眠解決方案來解決,所以只有人工智慧才能帶領我們到深度睡眠的時代。」姚吉慶說。

慕思總裁姚吉慶分享最新的T9智能睡眠系統

而對於更宏大的產業經濟來說,以演算法和大數據重新定義睡眠,也是未來整個產業發展的聚焦點。

劉松認為,未來智能家居一定會形成一個廣義的智能家居的生態,同時引申出一個健康家居的生態。

在這個生態牽引下,慕思以床墊為硬體基礎,先行在寢具領域建立了軟硬體結合的智能服務系統,服務於人,反哺於生態。

當然,技術、服務、生態,最終的指向都是人。以人為中心,切實提升睡眠質量、改善生活狀態,是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5G等新技術在睡眠領域的最終落腳點。

也許,我們關於睡眠的美好想像,皆能由一個小小的床墊展開和實現。

可以想像,在不遠的未來,你的智能管家對你說:「半小時後就是您的最佳入睡時間了。」

伴著提示音,你在舒緩柔和的燈光和音樂中睡意漸濃……

你翻了個身,身下的床墊已緩緩調整成你最舒適的狀態,暖氣停了,但你的床依然在根據體感發熱。

一片溫暖中,你浸入夢鄉。

「願您好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