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春鬥》將收官,趙寶剛真的該退休了嗎?


1905電影網專稿 趙寶剛導演曾在自己執導的新劇《青春鬥》開播之前的發布會上,面對一眾媒體曾立下flag。

 

“片子從節奏度和好看程度上來說,應該是不失水準。如果收視不好,豆瓣評分也比較低,那就證明我能量確實不行了,那我就退休。”


  

一直被冠以“青春劇教父”之稱的趙寶剛導演看到這樣的“成績”,不知內心作何感想。

 

在近期接受的採訪中,他還在堅持給這部劇打氣,一會兒把“鄭爽演技炸裂”推上熱搜,一會兒又狂懟網絡差評——“你說這不是你的青春?其實是你不想承認。”


 

雖說口碑不佳,但《青春鬥》開播以來,全網累計播放量已破40億。

 

據骨朵數據顯示,《青春鬥》的熱度一直居於第一位,且呈上升趨勢,看來走黑紅路線也好,或有觀眾真心喜歡也罷。口碑的下滑似乎沒有影響到這部劇的火爆程度。


 

《青春鬥》周五就要迎來大結局,劇情也正處於高潮階段。

 

在劇中有過三段感情的女主向真,原本以為和關山感情趨向穩定,然而卻慘遭男友劈腿,加上心中還是忘不了趙聰,不知結局時是否能找到自己的歸宿。而剩下的四位女生,錢貝貝經營畫室四處碰壁,於慧欲為男友頂罪不成,丁蘭出國留學劉煜也跟著陪讀,而晉小妮則依舊從頭作到尾......


 鄭爽飾演向真

 

但是相比較“黃金前三集”讓人吐槽的劇情,《青春鬥》後期劇情中還是展開了對“90後青春”以及“當代年輕人生活不易”的思考的。

 

趙寶剛更是坦言說:“這部劇堆積的情緒在最後兩集開始發酵,就是到了最後兩集人們才知道,這個戲真正的意義在哪兒。”



確實,每一部劇都有它的可取之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64歲的趙寶剛導演認為現在這個時代,需要這麽一部有爭議的電視劇,去引發年輕人的討論與思考。或許真的要到結局之後,才能確切的對於《青春鬥》做出客觀的評價。

 

那麽在這部劇的爭議點,到底有哪些呢?


《青春鬥》槽點多,劇本問題還是演員問題

 

了解“青春三部曲”的人應該知道,趙寶剛導演的劇,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

 

首先是地域色彩,故事發生地點都在北京,主人公們大多也都說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青春鬥》延續了這一風格,鄭爽飾演的向真在第一集裡,就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敢說敢做十分外放的北京“大颯妞”的形象,其余角色,也都能感受到明顯的“北京式”貧嘴。


 

可尷尬的是,這部劇裡的主人公設定並不是北京人,而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北漂女孩們,“北京話台詞”導致觀眾看劇時無法感受到鮮活的北漂人物形象,加上設定浮於表面,人物臉譜化嚴重,整部劇充滿了敷衍的套路。

 

舉例來說,鄭爽的角色原本設定的是來自四川的“辣妹子、串二代”,在後續劇情中,或許是為了貼合設定,趙寶剛給角色設置了一句四川話,可僅僅一句台詞,都沒有用心打磨,鄭爽原本的東北味蓋過了川味,“四不像”的台詞無法讓人信服,觀眾自然不買账。



其次是體現“奮鬥”,在《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裡,都聚焦了當下年輕人對生活和愛情的拚搏奮鬥。

 

對於那時80後的青春,趙寶剛提煉的關鍵詞是:“第一代獨苗”“房價熱漲”“找尋自我”,引起了80後的共鳴。


《奮鬥》劇照

 

而對於描寫90後青春的《青春鬥》,趙寶剛同樣想抓住現在年輕人關注的熱點:“北漂”“不受拘束”“敢說敢做”。

 

殊不知,這些在90後眼裡,其實是世人一直對90後有些“偏見”的固有印象,而現在年輕人能引起共鳴的關鍵詞,更多是“喪”“佛系”。

 

所以當64歲的趙寶剛導演揣摩著90後的心思,將他認為的共鳴點戲劇放大時,給人的觀感實在有些鬧騰。


 

劇情方面,雖打著“北漂”奮鬥的旗號,但展現更多的卻是一群“戀愛腦”女大學生的愛情故事。

 

在大四這個時間背景下,劇裡的人物沒有實習校招找工作的煩惱,反而在快畢業時大談戀愛,一會兒為愛要跳湖,一會兒為情假自殺,作天作地尋死覓活,讓人不忍直視。


回看劇中人物最初帶來的觀感,都有些用力過猛。

 

首先是向真,師范大學歷史系,不是學霸人設但是卻可以保研,沒錢和朋友合夥創業立馬就有富二代慷慨解囊,找工作一言不合就拍桌子懟面試官。創業破產,找不到工作,窩在家逃避現實。


 

錢貝貝是標準白富美,父親是銀行行長,從小衣食無憂,畢業找的工作可以到處出國出差,面試官說你可以領略一下美麗的異國風光。

 

美女不缺人追,當然也容易遇到渣男,為情所傷。


 

丁蘭是個學霸,一直考第一,考了第二就要發飆,受原生家庭的束縛,本以為是獨立自強的人設,但面試跟經理說自己也不知能幹什麽,反正是要經驗沒有,對待感情上有些“涼薄”,有著“渣女”的作風。


 

晉小妮則是個十足的戀愛腦,跟屁蟲粘人精,分手就要鬧自殺,敏感多疑,是劇中最作的存在。


 

於慧出身貧寒,渴望成功,寫點文章就想創業開圖書出版公司,卻處處碰壁。

 

想想也不靠譜,放現在這社會形式,還不如設定個寫公眾號走上人生巔峰的情節更符合現實。

 

不僅如此,於慧還很會坑朋友,坑男友,但似乎是最貼合北漂設定的一個人。


 

所以《青春鬥》口碑差,並不能完全說是因為演員演技有問題。趙寶剛之前稱,這部劇拍的就是五個問題女孩的青春。只不過,從成片來看,這些女孩的青春不僅有“問題”還很“懸浮”。


青春三部曲的輝煌一去不複返?

 

《青春鬥》遭吐槽,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觀眾對趙寶剛導演期待過高,導致落差太大。

 

趙導的“青春三部曲”,都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國民劇。每次趙寶剛也都能捧紅一批新人,一度被賦予“造星”導演的稱號。而陳坤、周迅這樣的絕對“實力派”,早期也因出演趙導的《像霧像雨又像風》而被人們所熟知。


 

然而青春三部曲之後,趙寶剛導演的劇的口碑就一直程下滑趨勢,《青年醫生》《深海利劍》讓人印象不深,到現在的《青春鬥》口碑崩盤,趙寶剛可能是真的“寶刀已老”,再重塑不了三部曲的輝煌。



當年“青春三部曲”為什麽會取得成功呢?

 

先說《奮鬥》,2007年播出時,正值80後步入社會的年代,這部劇不僅講了愛恨情仇,還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比如人格獨立、家庭背景、婚戀自由,引發80後共鳴的同時帶有深刻的社會教育意義。


《奮鬥》劇照

 

2009年播出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同樣建立在那個80後成為中流砥柱的時代背景下。

 

和《奮鬥》不同的是,這部劇除了講事業講愛情,還加入了很多關於家庭親情方面的思考,帶來了不同的感動。


《我的青春誰做主》

 

而《北京青年》在2012年播出,那時候正是有一些“逃離北上廣”聲音出來的時候,當時新一代的年輕人們,渴望自由,希望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劇裡四個自幼生活在老北京城的堂兄弟,通過“行走在路上”的方式,也最終找回了青春,找尋到了自我。


《北京青年》

 

到了2019年,青春劇的閱聽人已經不再是80後,而是90後95後,甚至是00後。“上一代”留存下來的“套路式”劇情顯然已經感染不了當下年輕人。

 

烏托邦裡的青春確實有美好的一面,圖個樂兒看個劇解解悶未嘗不可,但年輕人不是傻子,趙寶剛導演確實有該反思的地方。

 

其實,64歲的趙導從青春劇市場“退休”未嘗不是一件壞事。不如別再揣摩“孫子孫女們”的青春,而是把目標轉移到現實題材的家庭倫理劇上,拍一拍“同齡人”的故事,相信經過歲月沉澱的趙寶剛導演,還能再戰幾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