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地球》終於在香港上映,但票房竟如此慘淡……

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

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間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票房如此慘淡,要歸結於滯後內地23天的上映檔期嗎?在同為華語地區的中國港台電影市場,為何內地影片上映時間如此推後?

香港影院有取捨

很長時間以來,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內地現象級爆款電影,常常無緣香港銀幕,這與當地經濟有關。香港新聞網分析稱,過去10多年,香港商鋪租金隻升不降,截至2018年12月,香港電影院僅剩下57家。因此當港產片、內地片及好萊塢大片扎堆上映時,香港院線必須做出取捨,一般會優先選擇商業電影及好萊塢大片。以《流浪地球》上映的今年春節檔為例,香港市場前有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和港人至愛的犯罪片《廉政風雲》,後有好萊塢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流浪地球》的科幻題材港人最初並不青睞,不過因有吳孟達出演,一些港媒對該片前景表示樂觀。

文化差異也不能不提。香港影評人梁鵬飛曾透露,如今在香港能取得高票房的電影有兩種:一是符合當地年輕人口味的新港片,如《低俗喜劇》;另一種則是由老牌港星壓陣的警匪片,如《寒戰》《掃毒》,“它們講的都是香港人身邊的故事,是純正的港片”。反觀內地電影或兩地合拍片,往往在香港“水土不服”。以2017年7月在內地上映的《戰狼2》為例,該片在北美、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同期上映,在香港上映時間卻拖到當年9月。

每年10部 靠抽簽“登台”

《流浪地球》目前並未登陸台灣院線。根據台灣“陸片配額製”相關規定,台灣每年隻引進10部大陸影片,且全靠抽簽。自2014年起,只要獲得坎城、威尼斯、柏林和奧斯卡競賽單元獎項,或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導演獎,可以不受“每年10部”的限制,直接上映。

“抽簽”規則造成許多口碑票房俱佳的大陸影片“無緣”及時在台灣上映。2015年1月,台灣“文化部”舉行“進口配額抽簽”,36部符合資格的大陸影片爭奪僅有的10個名額。最終,《一個杓子》《尋龍訣》《親愛的》和《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等幸運中簽。2017年,抽簽獲準在台灣上映的10部電影中,《狼圖騰》《老炮兒》《失孤》和《港囧》都是早在2015年就在大陸上映的影片。2017年11月,《英雄本色4》《鏡像人·明日青春》《七月與安生》和《記憶大師》等被抽中獲準在2018年放映,《戰狼2》因排在第59順位無法在島內上映。

2018年11月,71部大陸影片參與抽簽,抽中配額的為《給19歲的我自己》《神探蒲松齡》《情聖2》和《唐人街探案2》等。張藝謀的《影》2017年排在第11順位本來無緣上映,後來因《鏡像人·明日青春》放棄名額,才順利遞補。台灣中時電子報特別提及,不少提名金馬的佳片都未中簽,包括《江湖兒女》抽到33號,《地球最後的夜晚》抽到37號,《你好,之華》抽到第43號,均無法在台上映。比較可惜的是2017年入圍金馬獎的《妖貓傳》,連續兩年抽簽未果。

等得太久,票房少得可憐

有島內評論稱,台灣對大陸電影限額,一來是擔心其在台灣造成票房排擠效應,二來是擔心對岸搞“統戰”。反觀大陸,影視產業已對台灣全面開放。

有幸在島內上映的大陸影片,票房也基本少得可憐。《我不是潘金蓮》在台灣票房為128萬新台幣(1新台幣大約0.22元人民幣),《乘風破浪》為162萬新台幣,最慘的《港囧》只有4300元新台幣。《旺報》分析稱,主要原因在於上映時效性差、觀眾不理解內容以及行銷難做等。想看的台灣觀眾大多已通過網絡渠道看過,少部分人則期待有線電視台選播。以薑文執導的《讓子彈飛》為例,台北票房不到百萬元新台幣,但在緯來電影台首播時收視率頗高。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崔明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