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膽囊切除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應如何飲食和保養

很多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患者,對於膽囊該不該切這個問題感到非常迷茫。但是,凡是符合膽囊切除指征的,仍要遵醫囑手術。

膽囊是一個梨形的小器官,長約8~12厘米,寬3~5厘米,容量約30~60毫升。膽囊位於肝臟的下面,通過肝管與肝臟相連。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膽汁主要由肝臟分泌,經膽囊管儲存在膽囊。進餐後3~5分鐘,膽囊收縮,濃縮的膽汁排入膽道,作為消化液幫助腸道消化吸收脂肪,還可將某些代謝產物從肝臟排出。膽囊切除後,肝臟會繼續產生膽汁,但膽汁沒有地方儲存,會流入腸道。

手術後,大部分病人和術前相比變化不大,但消化系統對脂肪的消化能力相應減弱,有些人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飽脹感。早期出現這些癥狀,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患者需要過度緊張,以免神經功能發生紊亂。手術後可以從容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逐漸過渡到進食普通食物。

膽囊切除手術後,早期的飲食我們應該注意做到三個「一點」:清淡一點、柔軟一點、量少一點。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減少脂肪類攝入,主要指不吃或盡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類高脂肪、高熱量的「快餐食品」。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肴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少吃炒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可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膽囊切除1個月以後,飲食雖然應追求清淡,但也需加強必要的營養補充,有助於病人早日康復,每天可以吃些瘦肉、水產品、豆類食物,也可以飲用牛奶。

術後3~6個月內,做到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食,每天以4餐為好;進食要細嚼慢咽、寧慢勿快,這樣做能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利於避免消化功能的紊亂。

經過數月的適應代償後,膽總管逐漸伸展擴張,代替了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患者可以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從清淡飲食過渡到正常飲食是一個動態過程,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進食後感覺隨時調整。如開始進食脂肪類的食物後,如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及時停止,恢復到清淡飲食。如進食後無不適的感覺,即可逐步逐步增加含脂肪食物的量和次數。

在飲食習慣上也應該做一些變化,早餐對去膽患者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按時正常吃早餐、早餐可以豐盛,如沒有早餐的攝入,空腹時間過長,膽囊內膽汁儲存時間過久,導致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引起膽固醇沉積。平時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喝白開水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肝臟分泌的膽汁濃度。晚餐要清淡、七分飽即可,以免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及增加膽囊結石複發的風險 。

除了飲食上的調節,去膽患者應該注意每年身體的檢查,特別是對肝膽脾胃的複查。也有研究表明,高濃度的次級膽汁酸經代謝會轉化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可能使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建議切除膽囊的患者,尤其是女性、40歲以上、直系親屬3代內有癌症史、切除膽囊5年以上者、腹部隱痛不適者,每2~3年查一次結腸鏡,及時處理。

膽囊切除後,患者要放鬆心情,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複查;平時按時作息、調節飲食、積極鍛煉,多數患者會在一年內通過自身調節可以得到改善和康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