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治療必備丨一直吃藥副作用大嗎?能不能「根治」抑鬱症?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

構建心靈健康世界,增進社會和諧發展

解除心病 · 選擇白雲

有一個病,病因不明,也沒有根治的藥物,全球發病率超過10%,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生活,嚴重的情況會給你帶來極大痛苦,甚至面臨比較高的死亡風險。

聽完這些描述,你會不會覺得這個病堪比重疾?

很可能,你已經知道心理君要說的是什麼病了,是的——

抑鬱症。

很多朋友在患了抑鬱症之後,由於覺得它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治療。最終導致抑鬱進一步惡化,甚至原本好轉了又重新複發了。

抗抑鬱葯真的會有「依賴性」嗎?

堅持吃藥,就能治好抑鬱症嗎?

帶著這些問題,這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抑鬱症的那些事!

抗抑鬱葯是怎麼抗抑鬱的?

抽象地說,精神類藥物可直接作用於腦神經元受體,產生興奮或抑製的效應,而達到控制癥狀的效果。

抑鬱症患者的特點是消沉、消極、低落、活動減少,這是因為大腦神經元「興奮」不足,或者遭到了「抑製」。因此抗抑鬱葯對神經元的作用大體可分為兩種:增強興奮,或減輕抑製,最終達到「興奮」的目的,具體途徑有很多種。

抗抑鬱葯要不要一直吃?

相信抑鬱症患者都從醫生那裡聽過「5-HT」,五羥色胺。

經典的抑鬱症患者出現癥狀是因為大腦裡 5-HT 不足,而藥物本身所起的並非「補充」5-HT 的作用,更多是「就這麼點兒 5-HT,我們要讓它更好被利用」。

患者吃個一年半載的抗抑鬱葯,經過藥物的滋潤,大腦裡的神經元 A 說:「我覺得自己又能正常工作了,謝了!」

於是患者的癥狀恢復、情況持續穩定,醫生逐漸減葯,有可能這輩子,患者都不用再吃抗抑鬱葯了。

看上去這是個很快的過程,實際上,多數抗抑鬱葯在 A、B 之間開始起到足夠作用,至少需要兩周。

為什麼呢?

一方面,藥物在血液裡的濃度要達到某個水準才能起到治療作用(所有藥物皆如此);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作為精神類藥物,抗抑鬱葯需要進到腦子裡才能發揮作用,而要進到腦子裡,藥物在血液裡要足夠多,才能跨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所以,如果因為擔心「會產生依賴」而不按劑量堅持服藥,故意吃得少一點兒、甚至不吃,對治療沒有好處。

抗抑鬱葯真的不會有依賴性嗎?

那麼,這麼多種從老到新的抗抑鬱葯,真的沒造成依賴這回事嗎?

也不盡然。

根據文獻記載,一些抗抑鬱老葯,如「苯環丙胺」和「阿咪奈丁」,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和「甲基安非他命」一起,被列入「管制藥品」。因為,它們真的有確切的成癮作用。

而眾多抗抑鬱新葯,雖然有些(比如帕羅西汀)突然停葯後會出現強烈的「撤葯反應」,然而它並不足以被打上「導致依賴」的標籤。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能吃到的新型抗抑鬱葯,並不會造成依賴問題——只是,出於對安全和療效的考慮,不適合自己突然停葯。

堅持吃藥,能治好嗎?

抑鬱症患者在剛剛確診時,可能會有釋然感:不是我本身不努力、太苛刻、或對人態度太差,我只是生病了,那些不是我的「罪」,出問題的不是我,是病。

這對在初期緩解痛苦體驗幫助很大,但不是長久之計:問題其實還是出在病人身上,而醫生隔離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更好地面對、解決問題。

如果結果變成持續地迴避自己與問題的關係,對狀態恢復沒有好處。

這就像不能把責任都推到葯身上,認為「我在漸漸好起來了,葯會讓我康復」,或者「我怎麼都好不起來,是葯沒用」。

也就是說,光等著葯把病「治好」,不夠。

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抑鬱症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 + 心理治療。隻吃藥可不可以?

也可以,但是必須意識到,藥物只能控制癥狀,不能根除病因。

抗抑鬱葯能不能「根治」?

很遺憾,有些人就是天生易感,容易陷入消極思維的循環,容易在特定的季節產生不良體驗——這似乎是件大不公平的事:「命定了我會罹患抑鬱症」。

然而,誰說事情不能往好的方面看呢?

抑鬱易感者多是內向的,節省大量社交時間來自我提升,從而讓生命更有質感;

多是敏感的,情感體驗豐富細膩,充滿藝術細胞,更能產出文學、藝術作品;

多是高自我要求的,做事更努力、認真、精益求精。

這些樣子,是並未處在發作期的抑鬱症患者「本來的樣子」。抑鬱發作期間,患者的主觀體驗極差,於是把自己原本的優勢也想得一無是處。

於是,家人、朋友(以及諮詢師)的無條件支持,就變得格外珍貴。

這時候,除了吃藥緩解癥狀,患者更需要堅強地面對自己,需要看清,究竟是什麼問題讓事情變糟了。

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各種「過猶不及」。可能,在某種巨大的壓力下,自己的某項特質走向了一個極端,比如對自己要求苛刻到根本無法完成既定目標,心思敏感到被人看一眼就哭,跟人交往得太少,以致於跟人類社會脫了節……

心理治療可以幫患者更容易地發現問題、比較快地產生掌控感,但它和藥物一樣不是最終手段,最重要的,還是患者「我想好起來」的意志力,和由此產生的行動力。

比如正視問題,比如嘗試(起初會很辛苦)成為一個有彈性的人,比如按時按量服藥,比如保持跟他人的接觸與聯繫,比如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比如養成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整天不開心,沒什麼大不了的,正常人也只是在一些時候開心——連精神發育遲滯者也不會傻笑一整天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情緒的正常波動」。

有時提不起興緻,也沒問題,有空發個呆、沒空麻木地工作就得了。感覺狀態不夠好,我們可以主動地調節,腦子裡想得再多、再好,都不如捲起袖管真正做一件事。

內容選自:

1. Sue.抗抑鬱葯吃了到底會不會產生依賴性?

2. 丁香醫生.抑鬱症健康問答

3. 江開達. 抑鬱症的診斷與治療[J]. 醫學與哲學(B), 2010, 31(2):12-13.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

抑鬱丨失眠丨情感丨焦慮丨焦慮丨青少年成癮…

有問必答丨020-2225-2225

選擇白雲,幸福一家

立刻關注

看完點下「在看」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