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場獨一無二的武俠配樂大戲,你絕不可錯過

重磅默片配樂活動

本周六即將開啟

淘票票預售

獨一無二 不要錯過

很多人年少時都懷有一顆行俠仗義、馳騁江湖的夢,迷戀武俠小說不能自拔,幻想著自己就是那個亂世英雄。武俠文化源遠流長,史傳、詩歌、戲劇、小說、而中國的武俠電影更是給無數熱血男兒呈現了滄海一聲笑的快意江湖。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越來越多的市民觀眾開始將電影作為主要的娛樂方式,觀眾的欣賞口味千奇百怪。各大電影團體為了佔據電影市場,先後推出了古裝片、武俠片、神怪片三大類型片展開競爭,中國影壇呈現出明星、聯華、天一公司三足鼎立的態勢。

武俠片自天一《女俠李飛飛》初露端倪,成為繼古裝片後商業電影競爭中的第二個浪潮開端。之後一批武俠片在市場湧現,幾乎每部都大賺。

《女俠李飛飛》

大多數武俠電影都取材於傳統的俠義小說和武俠小說。這些小說經過數年流傳,早已積累了眾多閱聽人,用今日的話來說,都是值錢的IP。這些小說被在商業浪潮中浸染過的巨賈們加以改造。

無論是角色設定還是劇情設定都格外注重觀眾的觀影趣味,並且都啟用粉絲量極大的明星出演“一代俠者”。這些武俠片衷,其中最“火”的當屬《火燒紅蓮寺》,這一把”火“燒了十八集,創下了電影續集的紀錄。

《火燒紅蓮寺》

值得一提是,在早期的武俠電影中,俠客的設定不只是鋼鐵般的直男,很多武俠電影中,主角是女俠客。

現在都流行“大女主”設定,殊不知,中國電影史上碩果僅存的幾部武俠電影之一《紅俠》便是“大女主”設定的武俠電影。女主人公不再是嬌滴滴地弱者形象,而是除暴安良的正義之士。

《紅俠》是1929年友聯公司出品,文逸民導演、文逸民、范雪朋主演的電影。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兵荒馬亂之時,芸姑(紅俠)為照料癱瘓的祖母,執意不肯逃離。危急時刻,芸姑表哥文仲賢趕到,幫助他們向村外奔去。混亂中祖母被踏死。亂軍首領金志滿正欲非禮芸姑,白猿老人出現,就走了芸姑。芸姑拜白猿為師,一心復仇。

三年後,金志滿淫心不改,又看上了同村謝家的女兒瓊兒。他強行佔有了瓊兒,還將謝父故意定為死罪。此時白猿老人和芸姑趕來。在謝父行刑之日,芸姑出現,救出謝父和瓊兒,殺死了萬惡的金志滿。雲姑成全了表格和瓊兒的婚事,祭奠了祖母親人,飄然而去。

中國電影史專家陳墨先生曾對《紅俠》如此總結:敘事背景半古半今,敘事形式半真半奇,造型風格半中半西

如今看來,《紅俠》並不是純粹的武俠電影,它雜糅了古裝片、時裝片、武俠片、神怪片諸多類型元素,主要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多年以後,得以在大銀幕上窺見這部早期武俠電影,定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一說電影的造型,中國早期的電影中,有一部分電影稱為“歐化派”,即人物造型、家具布置都是西式風格。在這部電影中,也能管窺一些“歐化派”的特點,隻不過看上去略微有些“辣眼睛”。

如劇照中所示的內景布置,就是一種西式的建築布置風格,在前景處甚至有一張用於媾和的床。電影中還安排了若乾的中式上衣、西式短褲的半裸女性在畫面中走來走去。這些極為大膽的設計,毫無疑問都是吸引觀眾的噱頭。

再說武俠電影的製作,為中國電影的語言和技術提供了足夠的實踐太空。武俠電影強調動作感,雖然早期的武俠電影並不像後來發展武俠電影那樣具有舞蹈美和律動感,但《紅俠》一片中,我們仍能發現很多視覺上的探索。

比如影片開場,攝影機採用搖鏡的方式強化了軍閥軍隊的人數多、氣勢強,為後面黎庶流離失所鋪墊。

在剪輯方面,《紅俠》在交叉蒙太奇的使用上,已經學會了“最後一分鐘營救”,一條線是軍閥頭目要斬殺瓊兒之父,另一條線則是芸姑從外面趕來營救。在白猿救芸姑的片段中,剪輯方式也與鮑特的《一個消防員的生活》也很是相似。

《美國救火員的生活》

可以說,早期武俠電影在運用剪輯敘事的技巧方面,已爐火純青。而在特效技術方面,中華國術裡的氣功、輕功這一類內功之術,在銀幕上以一種“視覺遊戲”得以實現。紅俠的騰雲駕霧,影片通過煙霧伴隨人物漸顯呈現。

最令人叫絕的是,在無聲黑白片的時代,《紅俠》的結尾竟然是有顏色的。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據《紅俠》的扮演者范雪朋晚年回憶:

記得拍《紅俠》,我想出了辦法,在負片上把我扮演的角色,用紅墨水染紅了,放映在銀幕上,就名副其實地成了《紅俠》,觀眾一看,很感興趣。後來明星影片公司拍《火燒紅蓮寺》,紅姑一角,渾身透紅,用的也是這個辦法。

那時友聯公司的影片,很受南洋片商的歡迎,《紅俠》拷貝著了色,更加賣錢。辦法是我想的,公司沒有給我什麽酬報,不過那時自己心裡很高興,倒是真的。

——范雪朋《我的銀幕生活的回憶》

不過《紅俠》的意義不只是在於讓女性成為鋤強扶弱的英雄。《紅俠》的主題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其目的在於反映軍閥混戰,老百姓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只能祈求有白猿大仙這一“大神”來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而“敘事背景半古半今,敘事形式半真半奇,造型風格半中半西”的電影風格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帶有的舊中國文化特徵的另類彰顯。

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評定這部電影,影片自然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電影的節奏較慢,人物表演誇張,劇情離奇等等。從藝術價值上來看,的確有高低之分,不過作為碩果僅存的幾部完整的早期武俠電影,其影像檔案的價值實在就太珍貴了。

對於這部珍貴默片,此前我們在北影節的時候,曾邀請日本音樂家大友良英為影片進行了現場配樂。當古典和現代相交織,老電影煥發出全新的魅力!

而在本周六下午13:00,奧地利當代電子樂團Nimikry空降中國電影資料館。Nimikry代表了一種將技術與古典器樂重新組合的實驗性音樂,他們擅長將樂器作為一種對於研究不同聲音可能性的遊樂場,將實驗電子音樂、噪音流行音樂、古典混音與即興創作融為一體,在台前與幕後讓古典樂對話先鋒藝術,從而打破當代藝術的界限。

本周六,他們將把實驗先鋒音樂與中國的武俠電影完美融合,在刀光劍影的蒙太奇世界裡給觀眾提供饕餮盛宴。

珍貴的影像,獨一無二的表演,千萬不要錯過!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