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文/名川

事先並沒聽說過福建南平市副市長廖俊波的事跡,看到《樵夫·廖俊波》這個片名,萬萬想不到是一部主旋律電影。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關於這種“先進人物”的故事我從小到大看得太多,廖俊波的成就自然也不必多言,他帶領無數老百姓脫貧致富,最後不幸因公殉職,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可就是這麽一個人物卻自稱為“樵夫”,著實是第一次見。

電影顯然也放棄了同類題材裡“高大全”式表達,只是通過一個記者探訪追憶的視角,抽絲剝繭般,慢慢揭開“樵夫”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在小城鎮長大的人都不會對這樣的故事陌生,廖俊波本是一名出身於普通家庭的中學老師,在被調去當鄉鎮幹部的前夕,特意跑來告訴同為教師的伴侶,問她有沒有聽過“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充滿人情味的細節令我印象深刻。整個電影一下子從“歌頌楷模”輕輕降落下來,變為一部小鎮青年的奮鬥史。

後來的廖俊波,成了為領導熬夜寫材料的“小廖”,成了年紀輕輕的鎮長,成了一呼百應的副市長……但在骨子裡,他還隻把自己當一個“樵夫”。

那麽,到底“樵夫”是什麽意思呢?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片中有一段廖俊波與女兒的對話很耐人尋味,女兒問他:“爸爸,你是全鎮最大的人嗎?”

這是小孩子常常有的疑問,似乎官員在他們眼裡就是比普通百姓更“大”的人,職級再往上就越來越“大”。

而廖俊波卻含笑否定道:“不,爸爸是全鎮最小的人,爸爸是為全鎮人服務的。”

表面看來,這也許是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做官就是做人民公仆嘛——大家都明白;可是私底下又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呢?

要知道,有很多男人在外面就算混得不如意,也至少能在家裡關起門來做皇帝。但廖俊波連在自己女兒面前都可以放低姿態,強調自己是一個“最小”的人,這胸襟絕不一般,同時也足以證明,廖俊波首先是個小家庭裡稱職的丈夫和父親,然後才是外面的好官。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親情的橋段總是最打動人的,電影很少直接描繪廖俊波如何如何關愛群眾,如何捨己為人,反而著重展示他在家庭的日常,比如和妻子屢屢討論到《射雕英雄傳》,廖俊波向來以郭靖自比——笨拙、不聰明,不那麽會為自己的利益考量,卻獨具一股子豪氣衝天的愛國情懷,是金庸筆下最受讀者歡迎的角色之一。

他不是一出生就成為大俠的,他身上有我們熟悉的中國傳統男人的許多特質,從毛頭小子到一代豪傑,郭靖一路上勤勤懇懇,摸爬滾打,歷經磨難才成長起來,搖身一變為江湖之中最理想的模範式人物,他所具備的種種優良品德都是有跡可循的,他的人生符合我們普通中國人對於偉大俠士成長進程的所有想象。

《樵夫·廖俊波》同樣是生動記錄下了一個平凡人變成“時代楷模”的成長歷程,有著名編劇蘆葦把關劇本創作,以一個個真實的細節讓人相信,廖俊波正是當下社會的所有天時地利人和集合之下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我們這個世界還有希望。

《樵夫·廖俊波》我們這個時代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

電影沒有平鋪直敘列數廖俊波的光輝事跡,而是以情感線索為軌跡,層層遞進地烘托出人物的不同側面;在故事的尾聲,廖俊波立於窗前,面對著生前的最後一場大雨,並不知道前方要來臨的是什麽,他年輕時就險些喪命於巨石之下,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的安危往後放的,他只知道他有個會要去開,他還有一些事可以為市民們做……

這時畫面裡浮現出童年的廖俊波,他是年輕的樵夫,單薄的身體背著一筐柴,從綠水青山中走出來,原來樵夫正是他的初心,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變;他的肉體可以離開,可他的精神不朽,因為樵夫的精神就是永遠薪火相傳,照亮世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