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飯後半小時是「黃金養生期」!做好這些事,就能健胃護腸、延年益壽~

飯後半小時是養生的「黃金時間」,調養得好不僅有助於食物消化,還對身體很多器官都有好處。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飯後宜做哪些事、不宜做哪些事,讓你的養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飯後別急著做這7件事

01

不要急著散步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飯後如果馬上散步,會因突然增加運動量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引起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以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等症。一般建議飯後休息30分鐘以後再出門散步或進行其他運動。

02

不要急著松褲帶

吃飽了之後很多人都會把褲腰帶放鬆,殊不知這樣做會減弱褲腰帶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使得腹腔內積下降消化器官活動度和韌帶負荷增加,易引起胃下垂

03

不要急著飲茶

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它可以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溶物,從而導致這些營養難以被人體吸收。通常情況下建議飯後半小時再喝茶。

04

不要急著刷牙

飯後,牙齒上不可避免地殘留有很多酸性物質,它們會讓牙齒琺琅質軟化。若此時馬上刷牙,牙釉質很容易被牙刷毛磨損,從而使牙齒變得脆弱

如果想保持口腔衛生,不妨先用清水漱口,待15分鐘後口腔內酸鹼度較為平衡時再刷牙。

05

不要急著洗澡

飯後立即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而胃腸道的血流量則會相對減少,這樣腸胃的消化功能就會減弱,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等症。所以吃完飯後先休息1~2小時再洗澡為好。

06

不要急著抽煙

飯後胃腸蠕動加快,消化道內血液循環量增加,此時吸煙,煙中的有害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其危害相較平時更嚴重10倍

07

不要急著吃水果

食物進入胃中需要1~2小時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並排出到小腸。若餐後馬上吃水果,不僅加重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食物阻滯在胃中,長期如此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一般建議飯前適量吃點水果,既有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又有助於減肥。

飯後半小時,應該做這些

早餐後半小時

01

敲打小腿外側

小腿外側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足三裡。中醫裡有句話叫「肚腹三裡留」,意思是說腸胃消化方面的問題,用足三裡穴治療就能解決。

飯後拍打小腿外側可以順便刺激到足三裡穴,起到生髮胃氣、造化脾濕的功效,對腸胃消化非常有益。

足三裡穴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外膝眼)往下三寸(約四橫指)的地方。

02

按摩膝蓋

中醫認為,早晨7~9點主胃經,胃經在中醫經絡裡被稱為「長壽經」,經過膝關節。所以在早餐後20分鐘左右,用雙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午餐後半小時

01

喝杯優酪乳

優酪乳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它們能增加人體腸道中有益菌的形成,促進腸道蠕動。優酪乳的酸味還能刺激胃液分泌,從而提高腸胃的消化能力,為腸胃添動力。

另外,優酪乳作為奶製品,還有不錯的補鈣效果,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飯後半小時左右喝杯優酪乳,還能預防骨質疏鬆

02

睡個午覺

午飯後半小時是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的關鍵時刻,建議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時間睡個午覺。

有研究表明,中午睡午覺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提高記憶力,即便只有短短十幾分鐘,也能提神醒腦,讓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

如果不能午睡,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做舒展運動,伸伸腰、墊墊腳尖,或是做幾個深呼吸,都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

晚餐後半小時

01

做做家務

利用晚餐後的半小時做點家務,比如整理衣櫃、清理桌面、清掃地板等等,既可以消耗熱量,又可以適當活動筋骨,還不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02

按摩小腹

我國古代醫學就有明確記載,飯後適當按摩腹部可以令津液流通;現代醫學也表明,用掌心圍繞肚臍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摩,有利於促進腸胃道蠕動,加快食物消化速度,同時可以刺激大腦,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有很好的健身防病功效。

03

喝一杯水

飯後喝一杯200ml以內的溫白開水,有助於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幫助脂肪代謝

吃完飯後,大家千萬不要立即到床上或沙發上躺著,不僅容易導致肥胖,還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建議大家用餐之後稍稍站立一會,順便用手輕輕按摩腹部,每天堅持可以減少腹部脂肪囤積,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