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不愛吃飯,是不是缺鋅?喝點補鋅口服液?

鋅,在人體內含量不多,不到體重的0.01%,屬於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它的作用不可小看,對生長髮育發育、智力發育、免疫功能、物質代謝和生殖功能等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缺鋅會有哪些癥狀? 什麼情況下小朋友會缺鋅?小朋友不吃飯就是缺鋅嗎?微量元素能檢測出小朋友就是缺鋅嗎......下面我來詳細給你說說。

缺鋅的癥狀有哪些?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臨床上兒童重度鋅缺乏相當少見,但輕到中度缺乏症卻很常見,尤其是在富含鋅的動物源食品攝入少而富含肌醇六磷酸食品攝入多的人群中,肌醇六磷酸會抑製鋅的吸收。缺鋅可表現為生長落後、嚴重皮疹、腹瀉,血清(漿)鋅水準極其低下。嚴重鋅缺乏患兒最終可因繼發營養不良、嚴重感染而死亡。

以往在未強化鋅配方奶餵養嬰兒中發現鋅缺乏,表現為生長緩慢、反覆感染、食慾下降、皮疹等,補充鋅後癥狀改善或消失。此外,鋅缺乏時出現的異食癖、性發育延遲等也缺乏特異性,因此難以根據臨床癥狀判斷兒童鋅缺乏。缺鋅會影響兒童各器官的發育,包括大腦的發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缺鋅會導致味覺障礙,偏食,厭食,或暴食;缺鋅還會出現皮膚乾燥,皮疹,傷口癒合不良,反覆性口腔潰瘍,免疫力減退,反覆感染;性發育或功能障礙;認知能力差,精神萎靡,精神發育遲緩;妊娠反應嚴重,胎兒發育遲緩,畸形率增高,生長低體重兒,早產。

因此,小朋友有以上癥狀和表現,做家長的就應考慮是不是缺鋅。要儘早帶小朋友到醫院作有關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小朋友補充鋅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鋅的攝入絕非越多越好,攝入鋅過量,特別是長期食用多種強化鋅的食品,可能會引起急性鋅中毒,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什麼情況下小朋友會缺鋅?

鋅缺乏在全球各地的嬰兒和兒童中均有發生,大約有25%的人群存在鋅缺乏的高危因素。

飲食結構不合理

鋅缺乏的高危人群為6-24個月的兒童。多是由於輔食或飲食安排不當。如有的小朋友長期以白稀飯為主,奶類、蛋類、肉類等攝入太少,就會導致鋅的攝入不足。一般情況下,植物性食物則含鋅量低,吸收容易受到植酸的干擾,生物利用率低,長期素食者有缺乏鋅的風險。

腹瀉

如果小朋友長期拉肚子,容易造成鋅吸收不良,出現缺鋅。腹瀉時不僅腸道鋅吸收減少,同時腸道鋅丟失增加,從而導致體內鋅缺乏,而鋅缺乏則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道受損黏膜恢復緩慢,免疫功能低下,使腹瀉遷延不愈並反覆複發,形成惡性循環。此外,發熱、感染等均使體內鋅的分布發生異常並增加鋅的消耗,也是導致鋅缺乏的原因之一。因此,腹瀉期間注意補鋅,發熱和感染期間也要注意攝入含鋅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同時補鋅。

小朋友不吃飯就是缺鋅嗎?

小朋友飲食不像大人那樣規律,有時多有時少,偶爾不吃飯不代表缺鋅。合理安排小朋友的飲食,注意肉類、魚蝦、蛋奶、堅果等攝入,一般就不會缺鋅。如果小朋友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進食奶類、蛋類、肉類等較少,存在偏食或挑食現象,可能會存在缺鋅的風險。因此,不肯吃飯原因很多,不一定就是缺鋅。如果小朋友發育良好,食慾總體良好,肉類攝入還不錯,通常缺鋅的可能性不大。

長期補鈣是否會影響鋅的吸收?

有家長長期給小朋友補鈣,認為可以讓小朋友長高。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小朋友不缺鈣而長期給小朋友補過多的鈣,可能會影響鐵、鋅等的吸收。但鈣每天攝入超過1000毫克,就影響鋅的吸收。這是因為鈣、鐵、鋅的吸收存在競爭和抑製,如果補鈣過多,可能會抑製了鐵和鋅的吸收。因此,小朋友營養最好通過合理飲食來滿足,需要鈣、鐵、鋅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