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你讀懂,尿常規報告單裡的各種項目分別代表什麼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對於某些全身性病變以及身體其他臟器影響尿液改變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膽疾患、流行性出血熱等的診斷,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下面就為大家說一下各個數值代表什麼!

尿液酸鹼度(pH)

尿液酸鹼度反映了腎臟維持血漿和細胞外液正常氫離子濃度的能力,人體代謝活動所產生的非揮發性酸,如硫酸、磷酸、鹽酸及少量丙酮酸、乳酸、枸櫞酸和酮體等,主要以鈉鹽形成由腎小管排出;而碳酸氫鹽則有重吸收。腎小管分泌氫離子與。腎小球濾過的鈉離子交換,因此,腎小球濾過率及腎血流量可影響尿酸鹼度。

參考值

乾化學試帶法:pH 5.0~7.0。

臨床意義

1.pH值增高

(1)疾病

代謝性或腎小球性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長期嘔吐、草酸鹽和磷酸鹽結石症、腎小管性酸中毒等。

(2)用藥

應用鹼性藥物,如碳酸氫鈉、乳酸鈉、氨丁二三醇等,使尿液pH增高。

2.pH降低

(1)疾病

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風、高熱、失鉀性代謝性鹼中毒、嚴重腹瀉及飢餓狀態。

(2)用藥

應用酸性藥物,如維生素C、氯化銨等,使尿液pH降低。

尿比重(SG)

尿比重系指在4℃時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為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通過腎臟排出水分和多種固體物質進行調節。尿比重數值的大小取決於腎小管的濃縮稀釋功能,而與尿內所含溶質(鹽類、有機物)的濃度成正比,與尿量成反比。

參考值

乾化學試帶法:1.015~1.025。

臨床意義

1.尿比重增高

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血容量不足等。

2.尿比重降低

大量飲水、慢性腎炎、腎小球間質疾病、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多尿期及尿崩症等。

尿蛋白(PRO)

正常人24小時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極微,用一般定性方法常檢測不出。但當人體腎臟的腎小球通透性功能亢進(腎炎),或血漿中低分子蛋白質過多,蛋白質進入尿液中,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便會出現蛋白尿。此外,當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受損,重吸收能力降低或喪失,也會產生蛋白尿。

參考值

定性:陰性。

定量:20~80mg24h。

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150mg/24h尿時,稱蛋白尿。

臨床意義

1. 生理性蛋白尿

由劇烈運動、發熱、低溫刺激、精神緊張導致,持續時間短,誘因接觸後消失。妊娠期婦女也會有輕微蛋白尿。

2. 病理性蛋白尿

(1)腎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見的一種蛋白尿。見於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腎腫瘤、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動脈硬化、腎靜脈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尿蛋白通常<3g/24h尿,但也可達到>20g/24h尿(腎病綜合征)。

(2)腎小管性蛋白尿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質為主(β-微球蛋白),常見於活動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腎小管重金屬(汞、鉛、鎘)損傷。

(3)混合性蛋白尿:腎小球、腎小管同時受損。見於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腎臟正常,而血液中有多量異常蛋白質。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現的本一周蛋白尿、骨骼肌嚴重損傷及大面積心肌梗死時的肌紅蛋白尿。

(5)藥物腎毒性蛋白尿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多肽類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腫瘤葯(甲氨蝶呤)、抗真菌葯(灰黃黴素)、抗精神病葯(氯丙嗪)等。

其他如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所出現的蛋白尿為假性蛋白尿。

尿葡萄糖(GLU)

尿液中糖類主要為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用一般檢測方法呈陰性反應。尿液中出現葡萄糖取決於:血糖水準、腎小球濾過葡萄糖速度、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速度和尿流量。當血糖閾值超過腎閾值或腎閾降低時,腎小球濾過葡萄糖量超過腎小管重吸收的最大能力時,則出現糖尿。

參考值

乾化學試帶法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尿糖陽性見於

1. 疾病

糖尿病、內分泌疾病、垂體和腎上腺疾病如肢端肥大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功能性α、β細胞胰腺腫瘤、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肝臟疾病、甘糖累積症、胰腺炎等。

2.飲食性糖尿

健康人短時間內過量進食糖類,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婦女可有一時性生理性糖尿。

3.暫時性和持續性糖尿

暫時性糖尿見於劇烈運動後、頭部外傷、腦出血、癲癇發作、各種中毒、腎上腺皮質激素用量過大等;而持續性尿糖多見於原髮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內分泌疾病、嗜鉻細胞瘤等。

4.其他

燒傷、感染、骨折、應用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陽性。

尿膽紅素(BIL)

膽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降解產物,正常尿液中不會含有膽紅素,尿膽紅素的檢出是提示肝細胞損傷和鑒別黃疸的重要指標。在臨床診斷和判斷預後上有重要意義。

參考值

乾化學試帶法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尿膽紅素陽性多見於:

(1)肝細胞性黃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

(2)阻塞性黃疸如化膿性膽管炎、膽囊結石、膽道腫瘤、胰腺腫瘤、原發性肝癌、手術創傷所致的膽管狹窄等。

尿隱血(BLD)

尿隱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紅蛋白(Hb)。正常人尿中無遊離Hb。當有血管內溶血時,紅細胞破壞,大量Hb釋放入血液形成血紅蛋白血症,若含量超過結合珠蛋白結合能力,則遊離Hb可經腎小球濾出,當超過1.00~1.35g/L時,Hb可隨尿液排出,即為血紅蛋白尿。

參考值

尿血紅蛋白:陰性。

臨床意義

尿中出現血紅蛋白是血管內溶血的證據之一,因此尿Hb測定有助於血管內溶血疾病的診斷。引起溶血的疾病有以下因素。

(1)紅細胞破壞如心臟心瓣膜手術、嚴重燒傷、劇烈運動、肌肉和血管組織嚴重損傷等。

(2)生物因素如瘧疾感染、梭狀芽孢桿菌中毒。

(3)動植物導致的溶血 如蛇毒、蜂毒等。

(4)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如DIC。

(5)服用氧化劑藥物:如阿司匹林、磺胺、伯氨喹、硝基呋喃類、萬古黴素等。

(6)免疫因素:如血栓形成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陣發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症、血型不合的輸血。

尿中白細胞(LEU)

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數白細胞,超過一定數量時則為異常,白細胞尿中多為炎症感染時出現的中性粒細胞,已發生退行性改變,又稱為膿細胞。

參考值

乾化學試帶法定性:陰性。

鏡檢法:正常人混勻一滴尿WBC 0~3/HP。

離心尿:WBC 0~5/HP。

均勻尿全自動有形成分分析儀法:男性WBC 0~12/μl。

臨床意義

尿中白細胞增多見於泌尿系統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攝護腺炎等。女性白帶混入尿液時,也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

尿沉渣管型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或細胞及其碎片在腎小管內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現管型是腎實質性病變的證據。常見的管型種類包括有透明管型、細胞管型(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顆粒管型、蠟樣管型、脂肪管型和細菌管型。

參考值

鏡檢法:0或偶見(0~1/HP,透明管型)。

臨床意義

(1)急性腎小球腎炎:可見較多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還可見紅細胞管型。

(2)慢性腎小球。腎炎可見較多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透明管型,偶見脂肪管型、蠟樣管型和寬大管型。

(3)腎病綜合征常見有脂肪管型,容易見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有透明管型。

(4)急性腎盂腎炎:少見有向細胞管型,偶見有顆粒管型。

(5)慢性腎需腎炎:可見較多白細胞管型、粗顆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異常尚可見於應用多黏菌素、磺胺嘧啶、順鉑等藥物所致。

尿沉渣結晶

尿沉渣中的無機沉渣物主要為結晶體,多來自食物和鹽類代謝的結果。正常人尿沉渣中的磷酸鹽、尿酸鹽、草酸鹽最為常見,一般臨床意義不大。而有些結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值

正常尿液的結晶有磷酸鹽結晶、草酸鹽結晶和尿酸鹽結晶等。

臨床意義

(1)磷酸鹽結晶常見於pH鹼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鹽結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別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療期問,如發現有X線可透性結石並伴血清尿酸水準增高,則為有力的證據。

(3)尿酸鹽結晶常見於痛風。

(4)大量的草酸鹽結晶提示嚴重的慢性腎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鹽尿增加提示有小腸疾病及小腸切除後食物中草酸鹽吸收增加。

(5)胱氨酸結晶可見於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遺傳病、肝豆狀核變性可伴隨有胱氨酸結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結晶常見於有嚴重肝病患者的尿液中。

(7)膽紅素結晶見於黃疸、急性肝萎縮、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脂肪醇結晶見於膀胱尿瀦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攝護腺增生、慢性腎盂腎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葯、氨苄西林、巰嘌呤、撲米酮等藥物,可出現結晶尿。

尿酮體(KET)

酮體包括乙醯乙酸、13-羥丁酸、丙酮,是體內脂肪酸氧化的中間產物,酮體在肝臟產生,在血液中循環,在其他組織中氧化生成CO2和H2O,但在正常人體中極少有酮體。當糖供應不足和組織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降低時,脂肪氧化加強。如酮體產生的速度大於組織利用的速度,則血液中酮體增加出現酮血症。

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1)非糖尿病酮尿

嬰兒、兒童急性發熱,伴隨有嘔吐、腹瀉中毒常出現酮尿;新生兒如有嚴重酮症酸中毒應疑為遺傳性代謝性疾病;酮尿也可見於寒冷、劇烈運動後緊張狀態、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嘔吐、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惡病質、麻醉後、甘糖累積病、活動性肢端肥大症及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分泌過度等。另外,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熱病及氯仿、乙醚、磷中毒也可見尿酮體陽性反應。

(2)糖尿病酮尿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療,持續出現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體,常早於血液中酮體的升高。嚴重糖尿病酮症時,尿液中酮體可達69/d。

尿澱粉酶(UAMY)

澱粉酶催化澱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產生糊精、麥芽糖或葡萄糖。它是一種需鈣的金屬酶,易由腎臟排出,半衰期很短。

參考值

碘—澱粉比色:100~1200U。

臨床意義

1.尿澱粉酶增高

(1)急性胰腺炎發作期尿澱粉酶活性上升稍晚於血清澱粉酶(發病後12~24小時開始升高),且維持時間稍長。

(2)其他疾病:如胰頭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潰瘍穿孔也可見尿澱粉酶增高。

2.尿澱粉酶減少

主要見於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