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歐EPA聯手對抗美貿易戰,三大經濟體自貿立場趨近

  簡介:中日歐是美國的三大進出口貿易夥伴,也是美方此輪貿易衝突中重點“關照”的對象。在短期彷徨後,日歐均調整了此前以美為自貿談判重點的戰略,歐盟選擇更積極姿態同中日締結貿易協定。

  川普政府推行“美國優先”貿易政策一年以來,全球抵抗貿易保護主義的決心並未在衝擊之下支離破碎,反而在區域融合與整合方面有加速之勢。

  7月17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東京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

  歐盟和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佔全球經濟總量大約三成,總人口超過6億。就參與方經濟規模而言,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根據EPA,歐盟取消了對約99%的日本商品的關稅,日本取消對約94%歐盟商品的關稅,其中包括82%的農產品和水產品,這一比例未來數年內也將上升到99%。

  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在EPA簽訂後意有所指地表示:“我們向世界釋放出強烈信號:全球最大經濟體中的兩個仍然相信自由貿易,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歐背後的美國推手

  安倍曾被川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舉動搞得焦頭爛額,但在權衡利弊之後,他選擇了在通往自由貿易之路上越來越主動出擊的姿態。

  同樣因“美國優先”策略而一度在貿易政策上彷徨的歐盟也做出了類似決定:歐盟宣布將正在進行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視為最優先事務,並在歐日談判開啟近5年之後,與日本正式簽署了EPA。

  中日歐是美國的三大進出口貿易夥伴,也是美方此輪貿易衝突中重點“關照”的對象。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日本安倍政府主導《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談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安倍政府的態度從消極轉向積極,到歐盟積極同中國就《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其背後的刺激因素都可以說是美國。

  美國並不希望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歐洲。周世儉補充道,近日川普在歐洲接受採訪時說歐洲是美國的仇敵,這說出了一部分美國人長期不好意思說出的心裡話。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由於美方意識到多邊貿易的談判難度,因而選擇更多轉向雙邊和區域協定,在奧巴馬政府時期選擇的是用TPP和TTIP兩個貿易協定談判來合圍全球。

  川普政府上台後退出TPP、冷處理TTIP談判,令上述貿易談判進程嚴重受阻。在短期彷徨後,日歐均調整了此前以美為自貿談判重點的戰略,歐盟選擇更積極姿態同中日締結貿易協定。

  日歐尋求共贏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此前歐日談判出現突破的時間點,也正是在2017年美國宣布退出TPP的數月之後。

  2013年就開談的EPA原本並不是歐日任何一方的談判重點:在歐方,2013年6月歐盟與美方就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開始談判;在日本方面,2011年11月正式宣布加入TPP談判後,也將全部的談判重心放在了TPP談判上。

日歐EPA談判始於2013年日歐EPA談判始於2013年

  安倍政府希望以TPP為支柱,使日本到2018年實現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間的貿易比例佔到日本整體貿易的70%左右。具體而言,日本希望以TPP為範本,推進同歐盟之間的EPA及在東亞區域內的RCEP談判等。

  據歐盟委員會介紹,在EPA達成後,歐盟每年向日本支付的11億美元關稅中的“絕大部分”關稅都將被消除;日本將在農產品領域對歐盟取消貿易壁壘,這意味著日本從歐盟進口的葡萄酒、豬肉、奶酪、巧克力和餅乾等產品價格將下降,而作為交換,日本出口到歐盟的機械配件、茶和魚類價格同樣下調。對此,有媒體精辟概括為:“日本汽車開進歐盟,歐洲奶酪進入日本。”

  在簽署EPA的現場,雖然沒有直接談論美國和川普,歐盟和日本的高級官員卻在每一句話中都表達了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滿。

  容克指出,“我們今天簽署的這份檔案不僅僅是一份商業合約。我們相信公開、公平、守序的貿易;一個貿易協定並非零和遊戲,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贏。”

  安倍則表示:“目前,全球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與日俱增,我們為全球提供積極信號,強調了自由、公平的規則對貿易系統的重要性,這具有重大意義。”

  在簽署儀式前,日歐進行首腦磋商並發表聯合聲明說,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發揮重要作用,並確認將為維持自由貿易體制展開合作。而圖斯克則直接對美國進行批評,稱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是全球經濟的風險因素,稱美國不負責任。

  目前該協定仍需雙方有關立法機構的批準,歐方希望協定能在2019年年初,即英國同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前生效。

  中歐貿易關係向前推進

  從日本帶回這份重要的歐日協定之前,容克的中國之行也多有斬獲:在同中方達成的《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長官人會晤聯合聲明》(下稱《聯合聲明》)中,中歐雙方指出,將建立WTO改革副部級聯合工作組。

  《聯合聲明》還指出,雙方視正在進行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為最優先事務,是為雙方投資者建立和維護一個開放、可預期、公平和透明商業環境的關鍵。雙方對交換清單出價表示歡迎,這將推動談判進入一個新階段。雙方將致力於加快討論合並文本和清單出價。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啟動於2014年,內容包括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國有企業競爭中立、高端服務業開放等,目前已經舉行了18輪談判。

7月16日李克強總理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長官人會晤  7月16日李克強總理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長官人會晤

  這一進展將推動中歐投資貿易關係向前發展,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歐雙方還約定,聯合起來捍衛WTO,保衛WTO多邊貿易規則。“而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高漲情況下,中歐也須聯手:2017年如果以進出口額區域類別來計算的話,從中國進出口貿易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歐盟,第二才是美國,第三是東盟。”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中方一方面要盡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球化進程已經進入了谷底,多邊貿易體制在短期內恐怕難有起色。“我們首先應該繼續進一步擴大開放,加速深化改革,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積極擴大內需。在此基礎上,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推動RCEP、中日韓等自貿區談判,推動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TTP縮水促日本轉向RCEP

  在TPP轉為CPTPP且嚴重縮水的情況下,安倍政府一方面主導著CPTPP的談判,一邊重新思考著自己同東亞區域經濟的關係,而東亞區域內的國家以及RCEP相關談判國也希望抓住此契機促進區域整合。

  TPP變成CPTPP後,經濟體量全球佔比從40%降至13%,經濟規模總計約為13兆美元,而這樣的協定對於此前雄心勃勃的安倍政府而言,並不如意。

  早在2016年底,當川普勝選消息傳來,安倍在參加日本參議院TPP特別委員會會議時即表示,如果TPP協定不能生效,那麽今後東亞區域經濟重點將轉移到東盟發起的RCEP協定上。近期,在遭遇了鋼鋁關稅以及汽車稅威脅後,安倍政府轉向東亞的跡象愈加明顯。

  通過近期一系列高層訪問和政治家表態可以看出,日方的態度發生了較大變化。周世儉表示,中方高層長官人訪問日本,安倍全程陪同,一直陪到北海道,體現了日方在希望同中方改善關係方面的誠意;中國外交部也宣布,中方已邀請安倍在雙方方便的時候訪華;此外安倍在RCEP問題上的表態也轉向積極。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日方態度轉變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需要海外市場,由於同第一大市場美國目前出現矛盾,日本及時轉向了中國、歐洲和東盟。

  7月1日,為期兩天的RCEP第5次部長級會議在日本東京結束。會議發表了《聯合新聞聲明》,表示在當前全球貿易面臨單邊主義挑戰的背景下,盡快結束RCEP談判至關重要,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形成一攬子成果。安倍在致開幕詞時表示,參與這一協定的國家的總人口佔全球的一半,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且“鑒於面臨世界上保護主義抬頭的問題,亞洲各國必須團結起來”。

參加RCEP第5次部長級會議的代表們合影參加RCEP第5次部長級會議的代表們合影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截至2017年底,RCEP涵蓋超過35億人口,佔全球將近48%;GDP達23.8兆美元,佔全球比例超過31%。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稱,目前RCEP談判正在穩步推進,在各領域都取得積極進展。各方對推動談判均表現了積極的態度,談判節奏正在加快。

  以國別計算,目前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是美國,第二是日本,第四是韓國。為此中方也要抓住機遇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周世儉表示,不容忽視的一點是,正如商務部所說,美方措施本質上打擊的是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簡單來說,美國是在向全世界開火,也在向自己開火。大部分中國對美出口產品都是加工類產品,產業鏈很長,而且其中的日韓產部件比重極大,因此日韓對三國FTA也很有積極意願。

責任編輯:霍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