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太空遇上直播,鬥魚直播冠名衛星 “鬥魚666號”

12月7日,鬥魚第一顆獨家冠名的衛星“鬥魚666號”(TFSTAR),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按照計劃,這顆衛星搭載長征二號丁火箭升空後,將運行於軌道高度約547km 的太陽同步軌道。

這是全直播平台首次冠名商業航天衛星,鬥魚直播直播團隊還邀請了航天專家、衛星工程師為大家帶來了生動的科普節目與鬥魚主播及水友互動。

直播+太空的想象空間

為什麽一家直播平台要進入太空領域?

這從此前鬥魚直播創始人兼CEO陳少傑提到的“直播+”戰略可見端倪。他曾對外透露,“直播+”戰略主要強調直播不僅僅限於直播間,而在於直播和多方場景的結合和衍生拓展,甚至通過包括線下擴張等方式提升直播的影響力。

一方面,“直播+”在內容消費端開創出更豐富的直播內容,帶來更多元的垂直切入機會,從而不斷提升直播平台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另一方面,“直播+”可看作是直播平台在內容供給側方面的更新,滿足用戶更多元化的心理與精神需求,也將極大提升用戶的黏性。

太空這一稀缺性場景,對於直播行業可以說是另辟蹊徑。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鬥魚的合作方是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星宇航”)。這是一家從事衛星研製、星聯網運營服務的軍民融合創新企業,2018年成功發射過四川省首顆商業AI試驗星和四川省首顆自研商用衛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衛星等產品。

此次的“鬥魚666號”衛星是一顆微型智能對地觀測衛星,採用異構6U立方星平台,星上不僅搭載寬幅可見光推掃成像相機,還搭載了由團隊自行開發研製的第二代星上AI智能處理系統,其影像處理能力是傳統衛星的1000倍以上。

那麽,太空+直播有怎樣的想象空間?

鬥魚網絡攜手國星宇航共同打造“鬥魚666”,開啟“太空+直播”。

其中,鬥魚的平台研發、產品、營收、項目團隊將與國星宇航展開合作,開發鬥魚衛星可視化系統,“鬥魚666”號衛星在軌運行模擬畫面將在鬥魚平台永久直播,作為今後發射活動的後續官方傳播管道,為網友進行科普知識及AI智能技術產品對接的測試直播間。

而太空+直播也帶來不小的商業化想象空間。據了解,未來雙方會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合作:第一,國星宇航與鬥魚將共同圍繞“鬥魚-666號”衛星展開深度的產品合作,建立起從線上到線下,從地面到太空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打造新型直播概念,共同打造“太空+直播”IP新標杆。

第二,依托雙方優勢資源,共同助力航天科普事業教育,利用直播平台普及航天知識、展示中國航天事業巨大成就,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勇於創新的熱情,傳遞科學探索正能量。

直播的“星辰大海”

此前,盯上“太空”的科技公司不少。其中一類與網絡覆蓋相關,從獲得軟銀、高通和維珍集團的投資的OneWeb,到Facebook旗下PointView Tech計劃明年初發射自有網絡衛星Athena,以及不久前宣布將在明年搭載長征系列火箭進入太空的衛星“連尚一號”。在業界看來,衛星技術有望促成下一代寬頻基礎設施的重要因素。

另一類則是為“太空旅行”做準備。例如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已經成功發射 “獵鷹”重型火箭;以及亞馬遜CEO貝佐斯創建的民營太空企業藍色起源,該公司將於2019年實施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相對於高投入的火箭領域的技術,他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精神,給業界帶來更多思考。“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你不能永遠地在搖籃中沉睡。”馬斯克曾說。

而對於發射冠名衛星“鬥魚666”號的鬥魚來說,“星辰大海”才剛剛開啟。

衛星屬於基礎類行業,國際上曾測算,航天產業的直接投入產出比約為1∶2,相關產業的異塵餘生可達1∶7至1∶14。業內人士預計,圍繞衛星,未來大數據處理、分析、產業應用等累積起來非常可觀。

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銥星全球組網完成後,鬥魚平台正在策劃的項目“全球互聯網首次南極直播”技術上將得以實現,銥星中繼星具備通信功能後,將有條件實現鬥魚主播衛星連線全球直播包括南極冰川大陸等地,為直播行業帶來新突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