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紫馬鄉栗樹村——產業鋪就致富路

晴隆縣紫馬鄉栗樹村是全州16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因當地土地貧瘠,貧困戶產業發展普遍以傳統種養業為主,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低。同時,栗樹村村民收入主要來自於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群眾自我發展能力較差,村民學歷普遍不高,殘疾戶、五保戶、低保戶等勞動力缺乏,需要政策兜底的對象較多。

採訪中,貴州大學博士後、晴隆科技團團長、紫馬鄉副鄉長龍見坤對記者說:「這裡的老百姓確實是在地無三分平的環境下,做產業確實不容易。那麼只有因地製宜,按照自己的優勢,挖掘特色產品來帶動老百姓致富。」

年,紫馬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決定依託栗樹村的傳統優勢,下大力氣圍繞產業做文章,走出一條適合栗樹村老百姓發展的短平快產業致富之路。

在栗樹村桐子組,為將搬遷群眾的閑置土地充分利用起來,提高貧困群眾收入,栗樹村通過流轉土地,打造500畝野菊花種植基地,並依託野菊花發展成立殘疾人養蜂點,現已覆蓋貧困群眾150餘戶。

栗樹村包村領導周宇介紹:「這些老百姓搬遷出去後,土地閑置,流轉來種野菊花,他們不但得流轉費,有些村民雖然搬去興義了,但是農忙季節,他又回來務工。剛好又能解決他們的務工收入,2018年務工費發放了40幾萬。不但給老百姓有土地流轉費,有勞務費,還給量化資金入股的那些貧困戶分紅。」

栗樹村野菊花種植基地因地製宜,以市場化手段運作扶貧項目,通過成立平台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模式,有效助農增收。

此外,栗樹村還結合當地野菊花的豐富蜜源稟賦和綠色生態優勢,讓貧困戶通過土地、技術、資金等方式入股,按照「合作社+養殖戶」發展機制,走蜜蜂養殖產業新路子,帶動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其中6戶為殘疾人,使蜜蜂養殖產業成為栗樹村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甜蜜」路子。

蜂農陳啟富高興地說:「以前一家人的收入一年大約就是三四千塊錢,種玉米也不管錢。去年10月29號,蜂場進蜂,11月29號,我們取蜜就取了200多斤,我們8戶人家,6戶殘疾人加上2戶貧困戶,一家分了幾千塊錢,一個月下來,自己分的蜂蜜共有三幾千塊錢。」

養蜂戶陳啟科接過話題:「因為沒有費好多力氣,都能在自家門檻腳下都可以賺點錢,維持一下生活。一家人像我們,以前每年只是兩三千塊錢的收入,自從我們養這個蜂子以後,和著前些年比起,收入倒是比較可觀的。一個月將近有個3000來塊錢的收入,和原來比起,一個月相當於一年的收入。」

「2018年10月份,進的蜂蜜有36箱,現在已經有50幾箱了,然後第一期割蜂蜜就收入了幾萬塊錢。而蜂蜜按照140一斤的市場價,收益明顯,所以老百姓積極性特別高。他們自己自發性的想做,就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從而讓這一扶貧項目的成效更明顯。」包村領導周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脫貧路上,栗樹村還積極發揮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年近50歲的李躍福,2008年開始養羊。2018年,紫馬鄉整合100萬元扶貧資金,發動貧困戶積極參與到養羊產業中來,通過合併像李躍福這樣的養殖大戶,壯大栗樹村養殖產業,積極帶動貧困戶參與養殖,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最終實現貧困戶增收、羊產業不斷擴大的效益目標。

李躍福感激地說:「得到政府的扶持,拿錢給我們買羊,現在有800多隻羊,一年的收入大約是十八萬左右。我們帶動的50多戶貧困戶,第一年是6萬的分紅,第二年是7萬,第三年是8萬。現在餵了一年還是可以的,第二年估計利潤還要高一點。」

此外,貧困戶平時還可以在農忙時節幫忙做活,又從務工方面增加了收入。

「這些貧困戶不需要參與養羊的管理,或者放羊這些,只是在比較忙的季節,比如牧草不夠的時候,他們幫忙去割一下草,幫忙去賣一點養羊的飼料給養羊戶,這樣呢,又從務工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周宇如是說。

據悉,栗樹村現已帶動貧困群眾200多戶走上產業致富路。相信栗樹村的產業發展終將帶動更多貧困群眾邁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陳安樂 羅用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