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中國編劇一個乾隆,他能還你一個網紅

文章來源 | Vista 看天下(ID:vistaweek)

文章作者 | 王霜霜

文章編輯 | 沈佳音

乾隆很忙,從夏天到秋天一直霸佔著數億網民的螢幕和網絡話題焦點。《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兩部近期最火的電視劇,由兩套人馬演繹出兩個完全不同的乾隆時代宮鬥劇。網友興致勃勃地八卦乾隆的宮闈情事,戲裡戲外又吐槽他詩文不佳,農家樂審美。

乾隆擁有中國歷史上皇帝的諸多之最:最長壽、實際統治時間最長。在他的統治時期,是中國古代人口最多、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中國的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一。康乾盛世為後人津津樂道,但清朝也正是在乾隆手上由盛而衰。

如今,乾隆又有了一個歷史之最——中國影視劇裡最忙碌的角色,只是在不同的劇裡,他有著全然不同的面孔。1992年的《戲說乾隆》曾讓風流天子的形象深入人心,1998年的《還珠格格》又讓那個吹鬍子瞪眼的皇阿瑪卡通化。而今,在兩部打擂台的乾隆宮鬥劇中,同一個皇帝也恍如兩個人:一邊是毒舌的“大豬蹄子”,一邊是腹黑的孤獨帝王。

哪個是真實的乾隆?恐怕都不是。看到這些人設,乾隆地下有知,估計會朱筆一揮:“放你的屁!”不過,在影視劇裡,這個中央集權最頂峰的帝王只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隨時變身為現代人需要的“乾隆”。

清宮宇宙的C位之選

清朝滅亡不過十餘年,中國第一代導演就把鏡頭對準這個剛剛逝去的王朝。影視劇中的清宮宇宙開始建立,而乾隆一直是其中的C位之選。1929年至1931年,邵逸夫的哥哥、導演邵醉翁拍攝了《乾隆遊江南》系列。後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旗下的著名導演李翰祥也熱衷於這個題材,從1977年到1980年拍攝了“乾隆三部曲”,屢屢在台灣金馬獎上有所斬獲。

不過,大陸觀眾在螢幕上熟悉乾隆要到1992年的《戲說乾隆》了。劇中,乾隆不僅是個風流天子,三次微服私訪,與三個民間女子都發生了纏綿的愛情故事,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會點武功的“俠客”和嫉惡如仇的“反貪先鋒”。當時,這部兩岸三地合拍劇火遍大江南北,鄭少秋扮演的風流倜儻的乾隆成了一代人的偶像。該劇開啟了中國內地歷史題材“戲說劇”的先河,對之後出現的戲說類型的歷史劇影響深遠。

鄭少秋之後,扮演過乾隆的男明星多達數十位:焦晃、張鐵林、張國立、狄龍、劉德華、古天樂、吳京、聶遠、霍建華……不過,即便是同一位演員,在不同題材之下,塑造的乾隆形象也相差甚遠。

張鐵林是出名的“皇帝專業戶”。在電視劇《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和《還珠格格》中,他都曾扮演乾隆。

作為一部以君臣鬥為主題的戲說劇,《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中塑造的乾隆,自有風流多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時候,他是一位把“自古治國,臣子不吵,皇帝哪有安寧啊”放在嘴邊,深諳官場平衡術的權謀家

某種程度上講,紀曉嵐和和珅是乾隆的兩面,是他人格的外化。一個是他善的、追求正氣的一面;一個是他人性中黑暗、有私欲的一面。他一直在其中遊走,或者說在這兩面鬥爭。”《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編劇之一汪海林接受本刊採訪時說,“這兩個人是用來寫君王的,並不是單獨地寫這兩個人物。”

與《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裡的“黃三爺”不同,張鐵林在《還珠格格》裡扮演的 “乾隆”,則更加接地氣。他吹鬍子瞪眼嚇唬小燕子時,和普通家庭操心孩子功課的慈父無異。

到2018年,乾隆也更有當代人氣息了。《延禧攻略》裡,聶遠扮演的乾隆路過禦花園,看見一個嬪妃正在唱小曲兒,他走到近旁說:“這不早不晚的,跑到禦花園裡來唱歌,你是篤定了朕看中美色。你看著滿目的風竹唱柳樹,是蠢還是瞎啊?”妥妥的一個“吐槽大師”。

在《延禧攻略》第一集裡,這個乾隆出場就是個耿直Boy。宮中殿選秀女,乾隆上來就開啟diss三連:“這今兒風這麽大,她站著應該挺費勁的吧。”“這一日是要吃五餐嗎?”“這每天是頂著醬油曬太陽吧。”彈幕裡,一陣“皇上好皮哦”“皇上好可愛呦”“乾隆是個杠精”飛過。

《延禧攻略》刻意消解帝王的威嚴,萌點無數。作為一個皇帝,他也有早起不想上班,抵在妻子額頭上撒嬌的時候;起疥瘡,也會和平常人一樣在床上蹭癢癢;自詡“明君”,反應卻總是慢半拍,被女主玩弄於股掌之間。

《延禧攻略》劇照

聶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設計角色的理念是“把皇帝拉得和普通人更近一點”。觀眾也很吃這一套,甚至把他塑造的乾隆和現在流行的“深情貴”“口嫌體正直(意為傲嬌)”的偶像劇男主人設對號入座,親切地稱他為“大豬蹄子”“乾小四”“大清小鋼炮”。

到了《如懿傳》,霍建華扮演的乾隆陷入中年危機的雞零狗碎裡,成了最不高興的一個,整日眉頭緊鎖,不展笑顏,完全沒有了鄭少秋“四爺”時的瀟灑。他為后宮每個人都在算計他的利益而苦惱,被自己的多疑所折磨。他瞻前顧後,眼看著心愛的妃嬪蒙冤,也只能送她進冷宮以求保命。

孤獨帝王是影視劇賦予乾隆的又一人設。“十全老人到處寫詩,給人蓋章,狂刷存在感,正說明他心裡有空的一方面。你再看他收藏的東西,很追求外表的熱鬧,也說明他內心應該是一個孤獨的人。”《如懿傳》製片人黃瀾對本刊記者說,“就像前兩天非誠勿擾有個男嘉賓說,我發朋友圈,看讚少的,我就刪掉,讚多的,我就開心。這種愛表現,特別需要外界肯定的人,內心都很空。”

這一屆的乾隆后宮很忙

前朝很閑

儘管乾隆的出鏡很高,卻很少在一部正劇中擔當絕對主角,連《乾隆王朝》的實際主角都是和珅。

劇評人孔鯉覺得這是因為乾隆一生過得太順。他沒有經過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雍正的“九子奪嫡”,在25歲盛年,順順利利做了皇帝;朝堂既沒有像鼇拜這種危及統治的政治強敵,爺爺和父親又給他留下了豐厚的家底。在位60年,又當了4年太上皇,是歷史上難得順利接班,又平安降落的政治人物。

清朝乾隆皇帝畫像(@視覺中國 圖)

在一次採訪中,張鐵林總結過幾位“皇帝專業戶”的不同,“唐國強就是專門管政治的,雍正皇帝臨危受命。張國立是管旅遊的,因為(康熙)要微服私訪,帶著幾個家眷滿街跑。而我是管后宮的,專門管一些后宮家務瑣事。”

這幾年有關乾隆的電視劇,敘事重點越來越聚焦他的宮闈秘事,極少刻畫他的前朝形象。《延禧攻略》裡,一國之君忙著跟小宮女鬥嘴賭氣,還屢屢被戲弄。《如懿傳》裡的乾隆曾說,“朕首先是前朝的皇帝,然後才是后宮的皇帝。”可是,在這部劇裡,除了太監、太醫、宮中侍衛,連男的都很少見,幾個大臣在電視劇裡來去匆匆,太后更像是背後的大BOSS。

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可能的。乾隆對帝王的權力看得極重,他不許皇族親貴乾政,甚至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能逾越半步。

乾隆是著名的“孝子皇帝”,登基後,對母親依然保持“三天問安,五天侍膳”,關懷備至。但是歷史學家張巨集傑在《饑餓的盛世》一書中寫了一件事情,有一次太后與乾隆聊天時提到順天府東面有座廟宇很靈驗,不過年久失修,請乾隆撥點錢修修。乾隆滿口答應,但轉過臉,他就下旨嚴厲訓斥太后身邊的太監,不該向太后匯報宮闈以外的事務。

在以往《戲說乾隆》、《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電視劇中,癡情是女性角色展現魅力的一大特質,感情戲也多以皇帝如何用魅力征服了一個女人為切入點;而現在很多宮廷劇,更側重於敘述女人如何使用手段搶到皇上,同時又不把皇上當回事兒的故事。

《延禧攻略》中的女主魏瓔珞被觀眾稱為“馴龍高手”。與宮中爭寵獻媚的嬪妃不同,她總能把握好和皇帝的距離,對皇帝欲擒故縱,成功激起皇帝的征服欲,讓皇上對她患得患失。

汪海林認為這樣做必然會進入到一種有偏差的敘事當中,“對於封建帝王來說,他的情感在生命當中是不是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我認為不是。”除了《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汪海林還是電視劇《少年寶親王》的編劇之一,“我們當年還是專注於男性角色來寫的,因為在帝王歷史上,也是男性處在中心位置,但現在的戲有一個特點,它們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皇帝整天忙著談戀愛。”

據《如懿傳》的導演汪俊介紹,他們本來拍了大量的朝堂戲,但權衡之下,還是決定刪除了。

“現在看電視劇的多是女觀眾,男的比較少。她們可能更希望看到皇帝怎麽和嬪妃們相處,而不是和紀曉嵐、和珅相處。”汪俊也承認,這部戲時間跨度很長,竟然沒有出現和珅這個人盡皆知的人物,這是有問題的,“但我們是《如懿傳》,講的是如懿和乾隆的愛情。乾隆是為情感線服務的,可能和歷史上真實的乾隆不是一回事。”

《如懿傳》劇照

張巨集傑寫過《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他認為乾隆的性格不乏凶殘的一面,比如乾隆大興“文字獄”,還故意處死了很多瘋子,以製造文化恐怖。但關於這些,影視作品卻很少涉及。或者像電視劇《還珠格格》中,軟化事實。小燕子、蕭劍一家因“文字獄”被滿門抄斬,編劇把原因設計成一場因人陷害的誤會。

“如果你寫秦二世或是楊廣,不涉及他殘暴的一面,就是違背歷史真實。”汪海林說,但乾隆不一樣,在民間戲說、影視作品中,乾隆已經給觀眾留下一個比較正面的印象,就像諸葛亮,雖然也有狡詐的一面,但觀眾還是習慣他是智慧的、儒雅的,如果把他負面性格放大,觀眾反而不一定認可。“歷史創作是對一個人物粗線條的勾畫,不完全等同於歷史真實。”

對於影視劇來說,歷史上真實的乾隆是什麽樣子並不重要,他只是一塊背景板,一個什麽都可以往裡裝的筐。當創作者想探討帝王夫妻的婚姻圍城和后宮女性的命運時,乾隆就成為了《如懿傳》裡的“中年危機冷面帝王”,當編劇想給觀眾撒撒糖,讓大家爽一下時,乾隆就成為了《延禧攻略》裡專情於令貴妃的“大豬蹄子”。“所有的影視文化,它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對我們的一種補償,一種陪伴,一種交流。”《如懿傳》製片人黃瀾總結說。

自帶流量的話題皇帝

儘管乾隆不是歷史正劇的首選,卻是一位天生自帶流量,吸引民間關注的話題皇帝。他實際的統治時間長達六十餘年,故事比較多,一直以來關於他的傳說就非常多,有著大量的民間文學做基礎。“乾隆周邊還有很多人,比如紀曉嵐、香妃等,形象都非常豐滿。”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吳十洲如此解釋乾隆廣受關注的原因。

成書於道光年間的民間曲藝《官場鬥》便是演繹乾隆、劉墉、和珅之間三角鬥爭的故事,這對日後影視劇的創作影響很大,《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延續了這樣的三角格局。李翰祥的“乾隆三部曲”也部分取材於此,其中《乾隆下江南》在敘述上還改用說書人的態度,風趣地談論有關乾隆的軼聞掌故,並著重於君臣之間雅趣的鬥智。

“同樣是帝王,有些是值得寫的,有些可寫的價值不大,因為乾隆本身有作為,又處於康乾盛世,相對而言還比較正面。他又是風流皇帝,這些都是天然的。對文藝創作來說,他是比較好的形象種子。”汪海林說。他的作品《少年寶親王》講述的是乾隆登基以前的故事,一開始就是拿乾隆的身世做文章。

據清代皇帝的宗族譜《玉牒》記載,乾隆生在雍和宮,生母是滿族格格鈕祜祿氏,但民間卻多傳他是漢女所生。“乾隆是雍正和漢族宮女李金桂所生”的版本,也為許多影視劇採用。比如正在熱播的《如懿傳》,甚至據此對劇中乾隆的性格進行了分析。

“乾隆本身是一個宮女所生,身份低微,之前也沒有那麽受重視,後來被推上了皇位,他有自己的小自卑,疑心重,這是他的一個性格特徵。”黃瀾甚至把乾隆當成一個深受原生家庭傷害的人來理解,覺得乾隆像個文藝青年,他爸卻是那種傳統、理性,甚至有些刻板的人。他很崇拜爺爺,父子關係應該不太好,所以這個人的成長環境應該很艱難,並不是一個情緒穩定、平和、快樂的人,而是一個性格張揚、情緒波動很大的人,應該很難相處”。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還把乾隆劃給“浙江海寧的陳閣老陳世倌”當兒子,甚至還給乾隆安排了一個親弟弟——反清複明的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

張巨集傑認為乾隆的身世應該是確鑿的,“乾隆生母為漢人之說”之所以在坊間流傳,其背後有深層的政治原因:“清代漢族人對異族統治在心理上難以接受,所以才用戲說乾隆出身的方式,尋求心理上的平衡。”

乾隆晚期,流言凶猛,惹得他老人家親自出來辟謠。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初七,到雍和宮拜佛後,乾隆寫下《人日雍和宮瞻禮》一詩,並作注說:“余實康熙辛卯生於是宮也。”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更是給坊間留下了眾多談資。第四次下江南時,還發生了震驚朝野的繼皇后烏拉那拉氏斷發事件。由於當時的史書記載語焉不詳,背後的真實原因至今依然是歷史之謎,這為日後的文藝創作留下了極大的太空。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把這一事件作為故事的最高潮,給出了不盡相同的橋段設計。

《如懿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乾隆和繼後二人是由愛生恨,夫妻感情走向破裂,繼後一氣之下斷發。黃瀾剛聽到烏拉那拉氏的故事,就感覺很“嗨”:“你當一個皇后不好嗎?世界上最大的霸道女總裁,有兒有女有老公。就算老公小情人多一點,你難道就不能忍嗎?對,不能忍,這暗合我們這個時代的女性主義和平權主義的想法。”

歷史上“斷發皇后”的結局,已經決定了《如懿傳》的基調。黃瀾認為它傳遞的是這樣一個反思:“我為什麽那麽努力得到皇上的喜歡和認可呢?當我們本身就沒有那麽認可這套制度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所謂的成功嗎?”

作為流行文化的一種,電視劇更多的時候表現的是一種“時代意見”,而非“歷史意見”。汪海林說:“文藝創作和歷史學家的考證不是一回事,創作是只要歷史上有個影就可以寫,一些野史中的爭議和猜測,都是可以放大的。(編劇)鄒靜之老師有個說法,歷史是個筐,現實往裡裝。寫來寫去還是寫當下,哪怕是穿著古裝,其實都是寫的今天的故事。”

逆流的乾隆盛世

意氣風發的乾隆皇帝剛即位一個月,便發下了一個巨集願——繼述祖志,實現“三代之治必可複,堯舜之道必可行”的理想。意思是他要超過父親、祖父,直追堯舜,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因此,他十分勤政,“每晨起必以卯刻,長夏時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盡,尚須燃燭寸許始天明也。日日如此,此猶尋常無事時,當西陲用兵,有軍報至,雖夜半亦必親覽”。

乾隆初繼大統,一改雍正嚴苛的執政風格,以寬大為政,推行了不少惠民政策,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當時,吳中地方流傳的民謠唱道:“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吳十洲在《乾隆一日》中寫道:“乾隆帝初繼大統,就得了‘萬方忭舞’的好名聲。”

張巨集傑說,中國人有三個夢:明君夢、盛世夢、清官夢。乾隆常被影視圈塑造成盛世明君,很大原因是“乾隆盛世”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民眾對於這“三個夢”的想象。

16年前,聶遠就在電視劇《天下糧倉》中飾演過乾隆。該劇講述了乾隆初年國家的糧食生產和儲備危機。在該劇中,乾隆胸懷大志,也勵精圖治,要把整個清朝建設成為煌煌天朝。他為清官哭,為百姓哭,也在無奈時流下帝王淚。

乾隆初政的十幾年間,由於政府在“養民”政策上了下了極大工夫,使得社會人口數量大增。乾隆六年,第一次統計全國人口,發現已達到一億四千多萬,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中國人口更達到三億之眾。高王凌稱“其數量之高,為中國歷代所未曾有”。

除此之外,張巨集傑總結,“乾隆”時期還出現了幾個“第一”:中國的GDP達世界第一、乾隆時期是清朝版圖最大的時期、乾隆主持修訂了中國歷史上字數最多的一本書《四庫全書》。可以說,乾隆時期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創造了中國歷史的巔峰,堪當“盛世”稱號。

“到了中期,乾隆皇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懲貪態度最堅決、手段最嚴密、手腕最強硬的皇帝之一。”張巨集傑認為,乾隆十三年後,一改之前寬大仁慈的面目,由儒入法。

乾隆二十二年,雲南總督恆文按慣例準備“土貢(作為貢品的土特產)”,他打算買點黃金,做幾個金手爐送給皇帝。由於政府經費不夠,他攤派給下面的官員,讓大家自行想辦法。誰知道這件事被捅了出去,皇帝賜恆文自盡,與此事有關的五十多名官員都受到了處罰。實際上,恆文隻佔了幾百兩的便宜。

正是抓住了“懲貪”這一條,為治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讓老百姓在乾隆身上看到了“明君夢”和“清官夢”。在後世的民間故事和文藝作品裡,常常以乾隆微服私訪,查懲貪官汙吏為線索,同時點綴一些他與民間女子的愛情。

然而,到了晚期,乾隆老了,倦怠了,也開始對貪腐之風網開一面。甚至連他自己都熱衷於收受貢品,醉心享樂。“皇帝過度收受貢品,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張巨集傑評論道,要知道乾隆即位之初,曾下諭旨拒收貢品,“那些進貢最多最好最得賞識的大臣,後來多數都成了貪汙犯。”

也就是在乾隆的眼皮底下,和珅專權二十年,成為歷史上最有名的貪官之一。和珅像個魔術師一樣,為乾隆和自己撈取滾滾財源。

張巨集傑認為乾隆盛世是逆人類文明主流的產物,是“得不償失的盛世”:“在乾隆出生約二百年以前的1522年,麥哲倫就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全球化進程從此開始。任何國家想永遠閉關自守,已經不可能。乾隆所處的18世紀,更是人類歷史偉大的轉折點,世界文明大潮的主流是通過立憲製和代議製‘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化,把他們關到法律的籠子裡’。

乾隆皇帝卻在做著相反的事情。他視民間社會的活力和自發精神為大清江山永固的最大敵人,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製統治,把民眾關進了更嚴密的專製統治的籠子裡。”

清朝從此一蹶不振,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在乾隆朝的最後幾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最終他們提出的所有通商要求全部被駁回,無論是否合理。這讓後世扼腕歎息,中國就此喪失了一次與近代工業文明接觸,認識世界,改變封閉狀態的機會。

馬戛爾尼回去後,把清政府比作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乾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乾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果然,僅僅過了四十餘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就用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不過,這些東西在乾隆霸屏的2018年是看不到的,電視劇裡的焦點是后宮的情愛、爭寵與奪嫡。《延禧攻略》最後的對白是,乾隆問魏瓔珞:“當上皇貴妃,看眾人俯首帖耳,感覺怎麽樣?”“特別舒坦。”乾隆接著追問:“對於給予你這份榮耀的男人,你沒什麽想說的嗎?”

正如一篇劇評所說:“沒有信仰、沒有救贖、沒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權貴才是唯一的價值,裡裡外外無非是叢林法則的再現。應該說,這是借古裝劇抒發對權力和依附的向往。”

本文出自《Vista看天下》430期封面故事

原標題《網紅乾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