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旭:進入化境的表演藝術家

2018年9月15日凌晨,朱旭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在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的強大陣營裡,朱旭是一位獨具個性和風格的表演藝術家。在幾十年的舞台實踐中,他先後演出《左鄰右舍》(飾演李振民)、《紅白喜事》(飾演三叔)、《鹹亨酒店》(飾演阿Q)、《嘩變》(飾演魁格)、《芭芭拉少校》(飾演安得謝夫)、《北街南院》、《屠夫》(飾演伯克勒)、《非這樣生活不可》(飾演休特爾)、《明朗的天》(飾演孫榮)、《武則天》(飾演唐高宗)、《慳吝人》(飾演雅克大司機)、《女店員》(飾演衛默香)、《蔡文姬》(飾演左賢王)、《駱駝祥子》(飾演二強子)等。

任何人看過他演出的《嘩變》,都會為他扮演的魁格而傾倒,他那口若懸河的台詞功夫,震撼著觀眾的靈魂,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絕。他在《屠夫》中扮演的伯克勒,更達到表演藝術的化境。

我對朱旭先生的表演,歷來是一個崇拜者。不論是話劇,還是電影,甚至電視劇,只要是朱旭先生演出的,我必看。我喜歡他的表演風格,我欣賞他的台詞的魅力,我更沉迷在他的表演韻味之中。

我不知道他屬於怎樣一個表演派別,又有怎樣的傳承。我認為在北京人藝的老一輩藝術家中,他也是獨樹一幟、獨具一格的。

他的表演有一種從容悠然的書卷氣,但他絕不是書呆子,也不是演什麽角色都像書生,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一種內蘊深厚的氣質。因此,你聽他的台詞,其中的抑揚頓挫,都具有一番韻味。而他的舉手投足,絕對是具有分寸感的,具有尺度的。這分寸、尺度同樣來自對人物的深切體會。如他扮演的伯克勒這樣的喜劇人物,其表演的難度對於演員是極大的挑戰——人物所在的環境,不允許他有半點失去分寸的地方。但是朱旭先生不但完成了這個角色,而且成為朱旭先生的“這一個”伯克勒。伯克勒具有不信邪的性格,完全是憑著他對生活的直覺來行動的。他對希特勒的輕蔑,絕不是因為性格的高傲,也不是有什麽超人的勇敢。朱旭先生僅僅把握住這一點,就在他的率真正直的挑戰中,帶來他特有的喜劇性的輕蔑和嘲諷,而沒有任何做作的地方。似乎,讓人感到他有一種天生的喜劇感。

朱旭的喜劇表演的特點在於:往往以喜劇來演悲劇,令觀眾於捧腹大笑之後,又能引起苦澀的回味。一些舞台形象經他的演出,在觀眾中形成永不磨滅的印象。如朱旭在話劇《紅白喜事》中飾演的直率木訥的“三叔”,他以高超演技細致入微、原生原態,頗受行家讚譽,因此,他榮獲了文化部頒發的表演一等獎。在話劇《芭芭拉少校》中,他飾演的軍火商安德謝夫,是一個具有相當演出難度的角色,但是由他演來,從容若定,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幾十年來,朱旭先生不斷地探索著話劇表演藝術的秘密,從而使他的演技日趨成熟,達到了化境。所謂表演藝術的化境,這是一個將“我”(演員)和“他”(角色)達到最完美最契合的境界。不但將人物的性格風采演繹得惟妙惟肖,而且讓觀眾看到就是“我”——一個唯有“我”才能演繹出來的“他”(角色),是他人不可企及的。這種表演藝術的化境,並非本色演員所能望及。本色演員,演得也很生動,但是,如果他沒有深厚的修養,也只能停留在本色表演的階段。

朱旭在回答“一個演員怎樣才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這個問題時,說:“一個演員要演好戲,講究的是戲外功夫。演員的道德修養,綜合文化素質,藝術造詣的高低,對其飾演角色的成功與否是至關重要的。”他說:“我是趕上了好時候,能有點成績,得歸功於‘人藝’,‘人藝’有個好傳統,講求演戲做人和讀書進取。40多年了,我演了不少戲,能有所收獲,主要是因為‘人藝’給我鋪就了成長的階梯。在‘人藝’大夥都能自覺讀書,精心演戲,這樣的環境真難得,我能有今天,全靠‘人藝’的栽培。”

朱旭在影視界的聲譽,在北京人藝的演員中是極為突出的。在《變臉》《洗澡》《刮痧》等影片中,他的表演贏得世界性的聲譽。他參演電影數十部。他還參加了《末代皇帝》(電視劇)《似水年華》等大量電視劇的拍攝。他以爐火純青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1984年,朱旭先生偶然涉足影壇,就在後來獲得第五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的《紅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的父親。1985年的《小巷名流》中飾演賣花圈的司馬二哥,以其表演的幽默感和喜劇性而著稱。1987年,因參演《鼓書藝人》《心香》而深受好評。在《闕裡人家》中,他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譚這一人物,獲1993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最佳男演員獎,並於1995年獲日本第33屆銀河賞個人賞(日本電視界最權威獎項)。1995年,在吳天明執導的《變臉》中,他成功地扮演了老藝人變臉王,獲得電影界內外的好評,獲1996年第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大地之子》(CCTV與NHK合拍)獲1996年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還獲得了2001年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刮痧》)、2007年第11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等特別榮譽。

朱旭的每一部作品都為觀眾留下一個難以忘懷的形象。有評論指出:“當他身懷幾十年練就的高超的演技,以豐厚的文化底蘊從80年代中期躋身於影視圈起,他的聲望便逐步由話劇的小舞台輻射到億萬影視觀眾的心裡。起初熟悉他的人說他是舞台老將、影視新兵,可如今人們欣賞到他那非凡的表演功力,看到他在銀幕、熒屏上頻頻亮相,並一鳴再鳴皆有驚人之舉,甚至惋惜他為何不早日出山在影視片中扛鼎奪旗。”

我深深懷念這位進入化境的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創造的藝術形象,一定會長留在觀眾的心底。

本文刊發於2018年9月20日北京日報熱風版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新媒體制作人員 陳戎

北京日報副刊

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

除注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

北京日報副刊部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