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Nature子刊:人造胚胎取得新突破

近日,科學家們使用3種乾細胞直接構建出了人造小鼠胚胎,並且成功將該胚胎引導到了原腸胚形成階段。這是迄今為止最為逼真的人造胚胎,促使胚胎學研究邁出一大步。

來自劍橋大學Zernicka-Goetz教授長官的研究團隊近日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發表了最新科研成果:利用三種小鼠乾細胞直接構建人造胚胎。

其實早在2017年3月,Zernicka-Goetz教授及其同事就已經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描述了他們使用基因改造的小鼠胚胎乾細胞(ESCs)、滋養層細胞(TSCs)以及被稱為細胞外基質的3D「果凍」支架來構建人工胚胎的過程。這種人造胚胎能夠正常生長並且組裝自己,其生長過程和結構都非常類似於天然胚胎,而且兩種乾細胞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說,細胞正在告訴對方在胚胎的哪裡放置自己。

但這兩種細胞組成的胚胎無法發育到原腸胚形成階段——在這個階段,胚胎會從單層轉變成三層,這些分層決定了細胞以後會發育成哪些器官。

「正常發育中,原腸胚的形成只有在擁有所有三種類型的乾細胞時才有可能。為了在人工胚胎中重建這種複雜的結構,我們不得不添加缺失的第三種乾細胞,」Zernicka-Goetz教授說,「這次,我們通過將早期實驗中使用的果凍支架替換為第三種類型的乾細胞(PESCs),使人工胚胎產生了正確的原腸胚結構。」

合成的胚胎由黃色,粉紅色和綠色三種不同的乾細胞組成

「我們的人造胚胎經歷了培養皿中生命最重要的階段。」Zernicka-Goetz教授補充道, 「它們現在非常接近真正的胚胎。但為了進一步發展,它們將不得不被植入母體或人工胎盤內。」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他們應該能夠通過改變其中一種細胞的信號通路,來了解這個通路對其他一種或兩種細胞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了解三種類型的乾細胞在促成胚胎髮育中的相互作用。

「我們現在也可以嘗試將其應用於類似的人類乾細胞中,藉此研究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過程,從而避免使用天然的人類胚胎。」Zernicka-Goetz教授說。

通過這些研究,科學家可以對哺乳動物發育過程的第一階段有更多地了解。現在限於國際通用的「14天準則」——在實驗室中觀察人類胚胎的時間不得超過兩周,科學家們目前只能探究14天內的胚胎髮育過程。

責編:浮蘇

End

參考資料:1)Scientists reverse aging-associated skin wrinkles and hair loss in a mouse model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