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說話慢不要著急,做好三件小事情,寶寶更快學會說話

早上鄰居遛娃回來又向我抱怨了,說早上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又聽到了別人這樣說孩子了。邊說邊嘆氣,自己和老公都不是寡言的人。怎麼孩子就不會說話呢?作為育嬰師的我就開始問鄰居了。平時回家是不是很少和孩子說話。

作為育嬰師的我就和他們說,現在很多孩子什麼都懂,和也機靈,就是不愛說話,是語言發展滯後的現象。父母可以根據一張表格來判定孩子是否有語言滯後的現象。如果有那就需要及時開導孩子說話了。

如何幫寶寶更快「開口」

如果寶寶的語言發展真的滯後了,寶媽們也不要慌,只要不是病理性的原因,就能通過經常陪寶寶進行這三種活動,來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

1、和寶寶展開有效對話

一些育兒專家教育寶媽寶爸,一定要不停的和孩子說話,就是變成一個話癆。不過,美國《兒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父母自顧自的說話,其實對寶寶的語言發展並沒有什麼益處。而我們必須和寶寶展開「有效對話」才能促進語言發展。

什麼是有效對話呢?首先你要蹲下來或者寶寶坐在餐椅上,和寶寶保證目光的交流。你們是對話,而不是你向他單項輸出。如果一開始沒有回應也沒有關係。二寶學說話的時候,我每次都會在飯前問他:寶寶你餓不餓啊?二寶都沒有什麼反應,只是看著我,一個多月後,二寶突然說:餓,他學會了,並且願意表達。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爹媽問我,我話很多啊,但為什麼娃會不說話呢。因為你一直在自言自語啊,他躺在嬰兒車裡,離你那麼遠,你說天真藍草真綠,對他而言,和馬路上的噪音沒啥區別。

2、通過親子閱讀展開對話

語言能力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第二個部分是表達。很多非病理性說話晚的孩子,都是表達能力欠缺,但理解能力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有超前發展,這可能就是很多老人說:「貴人語遲」的原因。通過親子閱讀,能夠很好的引起孩子表達的興趣,豐富孩子的辭彙,通過情節展開對話。

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寶媽們要注意這兩個點

第一點是專註,創造安靜單一的環境,進行這項活動,讓娃能專註於故事;

第二點是輕鬆,因為寶寶不開口,很多媽媽就會很焦急的追問,這是什麼,這什麼顏色,他的眼睛在哪裡?這種情緒很容易就傳遞給了寶寶,他因為緊張就更不會說話了。

3、遊戲中讓孩子學會交流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只要用得好,會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其實在促進孩子說話的過程中,和寶寶一起玩耍中學會說話,最適合做「破冰」遊戲。在我家做客期間,唯一一次那個兩歲半的小女孩說話,就是我們一起在戶外玩泡泡槍的時候,她追著泡泡高興的跑,含含糊糊的說,泡泡、泡泡。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知識學習,永遠和情緒相關,孩子興奮的狀態,更容易開口講話。比如模仿打電話遊戲啊,家長學動物讓寶寶猜啦,都是可以雙向交流的遊戲。

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家長要注意什麼?

讓寶寶開口說話,和別人交流,說得標準,慢慢豐富辭彙量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沒有什麼方法能讓「說話遲」的寶寶突然開口說話。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傾注愛心,用充滿愛意的眼光和動作,常常對寶寶進行鼓勵。即使寶寶可能比其他同月齡的孩子說話晚一些,也不要進行語言攻擊或跟家人埋怨,這些寶寶看在眼裡聽在心裡,不利於他身心健康發展。

枕邊育兒寄語:

如果你發現孩子說話慢不要著急,做好這三件小事,幫助寶寶更快的學會說話。這也是幾乎所有育兒專家都會告訴寶媽多和孩子交流,但一定要注意交流的方式,讓孩子覺得對話是件有趣的事情,這才是能讓她和爸媽,和世界更親密的工具。


高級育嬰師,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註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