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萬字實錄:滬江夢碎,獨角獸掉隊

文/劉璐明

編輯/葉麗麗

5月20日,互聯網教育科技公司滬江宣布,整體累計用戶已經突破2億,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用戶佔比近三分之一。

這是滬江在近期陷入困境傳聞後的首次正面發聲。

然而,滬江上市夢碎儼然已成事實。

按照港交所上市6個月申請期限的規定,5月7日前,若滬江無法更新申請或掛牌上市,上市之路就已經宣告失敗。如今,已過了6個月的期限,而滬江最近一次更新招股信息還停留在去年7月。

危機早在年初便開始了。

2019年春節剛過,王佳佳收到了滬江的裁員通知,此時距她入職滬江還不足一年。

離職的那天,她平靜地收拾完物品,辦好離職手續,走出了滬江的辦公樓。對於這次裁員,她並不意外,這已經是公司進行的第二批裁員。

第一批發生在1月份,主要集中在滬江網校口語、留學、金融等業務線。“1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沒什麽工作內容了,基本是國企放養狀態,然後看人事什麽時候裁到我們部門”,那段時間,王佳佳和部門同事們已經無心工作,等待著裁員的降臨。

她回想起幾個月前加班熬夜,零點才走出辦公室的場景,和這段時間無事可做的狀態對比強烈。

裁員的氛圍在公司蔓延,李濤負責的是CCtalk業務線,回憶那個時候,他形容公司內部慌張的情緒彌漫,“到底裁多少?會不會裁到自己?裁的話怎麽談賠償,那一段時間,同事們天天都在討論這些”,後來,有領導透露“不會裁到CCtalk”,才算穩定了軍心。

最終,王佳佳的部門裁掉了大部分人,隻留下了幾個人維持運營,沒想到的是,李濤所在的CCtalk業務線也裁掉了三分之一,他感到有些吃驚,“很多人才剛招進來的,並且都是從別的公司挖進來的,公司當時也花了不少錢。”

李濤注意到,公司系統上顯示的總人數,已經從去年高峰時期的2600人,降到了3月份的不到1700人。這意味著,滬江裁掉了將近一半的員工,幾乎涉及所有部門。亦有員工爆料,這其中,還包括被集體裁撤的武漢分公司,主要負責電話銷售和教研重點。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裁員,有消息傳出,是公司的對賭上市協議失效。一位員工爆料稱,“消息很接近了,對賭不是管理層,是阿諾(滬江創始人兼CEO伏彩瑞)簽的,大股東層層對賭,離個人破產不遠了。”

曾是在線教育領域獨角獸的滬江,正在迎來它的至暗時刻。它的處境,也折射出整個在線教育的困境。英語流利說的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其淨虧損為4.88億元,51Talk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其淨虧損4.17億元。

盈利難題,是在線教育許多玩家面臨的困境。

斷臂謀上市

去年加入滬江的李濤,見證了它提交上市申請的過程。

李濤來之後不久,公司便提交了上市申請,因為是第一個向港股提交的在線教育平台,在公司內部便有“赴港教育科技第一股”的說法,僅隔14天,新東方在線也在其後遞交了赴港上市申請。

“那個時候我們沒怎麽在乎新東方在線”,李濤對公司抱有信心,他覺得滬江做了十幾年,要比新東方在線更有希望上市,在他看來,新東方一向都是以線下為主,沒有線上的基因,而滬江在互聯網領域深耕多年,從品牌本身來說要比新東方在線更有優勢。

那段時間,李濤和同事們也度過了一段非常開心的時光,領導也會向他們提到“公司提交上市申請了,大家要繼續加油,要把數據做的更好”,他們對上市抱有希望,且認為“公司提出申請上市是非常謹慎的一個操作,肯定是做好了至少80%的把握。”

在為即將成為“上市公司員工”而欣喜的同時,李濤也感困惑:CCtalk課程交易額低,一直沒有出現較大的爆款,幾個頭部的爆款比較依賴老師本身,平台的作用較小。他們渴望找到快速複製爆款的模式,而不是僅僅靠運氣,不然很難有大批量地增長。

在滬江提交上市申請之後,便進入了靜默期,但市場並不平靜。

兩個多月後,2018年9月28日,英語流利說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這家僅僅成立了6年的公司,比滬江提前實現了上市夢想。11月19日,新東方在線通過了上市聆訊,三天之後,滬江才通過了上市聆訊。

此時的滬江,在風平浪靜的背後,是正在醞釀中的一場暴風雨。

有員工發現,此前公司提供給員工的牛奶零食等小福利消失了,加班晚餐也險些“斷供”。“這些牛奶零食真花不了多少錢”,李濤說,很明顯能看出,公司已經開始在資金上收緊了。

2018年年底,滬江開始經歷一輪“管理層降薪、崗位優化”。據當時滬江員工曝出的內部郵件截圖顯示,滬江稱為了進一步對接資本市場,提升公司運作效率,公司核心管理層集體降薪20%~50%;所有高管貢獻出獨立辦公室,用於業務拓展、協同辦公或會議室使用;組織架構有相應調整。

李濤記得,當時的這份通知郵件,公司給所有員工都發了一份。他當時感到,上市有可能不太順利,降薪就成了一個表決心共患難的做法,“他們都是有拿著股份的人,若是比較在意工資的話就走了”,李濤聽說有領導在降薪之後就離職了。這段時間滬江教育進行了一系列調整,CTO唐小浙,總裁辦公室主任曹建的職務都被調整,高級副總裁唐紅浙卸任。

2018年年末,是滬江通常舉辦年會的時間,但在多數員工的印象當中,去年“沒有年會”,實際上,公司隻找了200多名員工代表,去會堂裡走了一個很簡單的流程。

每年在公司樓下拍一個全體員工的巨大合影是曾滬江的傳統,去年原本通知員工,要用無人機拍一個2000多人的合影,但也突然通知“不拍了”。公司原本準備邀請平台的所有老師在一個豪華賓館舉辦答謝宴會,後來也取消了。

但這些節約成本的方式似乎都是杯水車薪,大刀闊斧的裁員便接踵而至,“主要是因為需要控制成本,當上市壓力來臨的時候,成本太高了,要降低成本,裁員是最快的方法。”李濤告訴鋅財經。

儘管滬江否認了上市對賭協議,但皖新傳媒披露的公告中卻顯示:其在2015年10月與滬江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以1億元的價格認購26.67萬股,佔滬增發後的總股比例的1.43%,每股的價格為375元。

這一數據與滬江遞交的招股書中的信息吻合。招股書顯示,D-1輪系列投資者每股的認購價格為375元人民幣。

回購條款顯示,除不可抗力之外(包含且不限於國家政策及上市排隊因素),如滬江未能按時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發行(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戰略新興版),滬江需以回購價格對投資者持有的股份進行回購,價格為投資金額加上按年息10%複利計算的利息之和。

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8日,滬江教育科技公司還發生了股權質押,出質人為上海互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質押的股權數額約為1.24億元,質權人為錢洪菊。

根據滬江向港交所提供的招股書顯示,互捷投資持有滬江31.99%的股權。滬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伏彩瑞也是該公司的大股東。

股權質押與大面積裁員的背後是滬江所面臨的資金壓力。

滬江的連年虧損額引人注目。招股書顯示,滬江在2015~2017年,虧損額分別為2.80億元、4.22億元、5.37億元,累計虧損12.4億元。而在2018年的前8個月,營收和虧損分別為4.36和8.63億元,這一虧損已遠超2017年的數值。

“聽到一些前同事說上市不太順利,說直白一點就是上市有可能會不成功,可能會選擇放棄,在上海科創板上市”,李濤告訴鋅財經。

這已經不是滬江第一次與上市失之交臂了。近幾年,滬江曾多次嘗試上市,但均因各種原因折戟。2012年,滬江便表示具備上市條件,但為選擇“進入互聯網行業”放棄上市,2015年,創始人伏彩瑞表示準備登陸A股戰略新興產業板,後因“戰興板”被取消再次失去機會。

身陷危機的滬江,不禁令人回想起曾經的巔峰時刻。

輝煌之路

2001年,還在讀大三的伏彩瑞大概不會料想到,他當時創辦的滬江語林網,後來會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教育平台之一。

這也是滬江的前身,一個提供免費外語學習資源的社區。那時候的伏彩瑞意氣風發,踏入了互聯網論壇時代的浪潮。

2006年,伏彩瑞研究生畢業,用湊來的8萬塊錢,帶著8個人的團隊在小區的出租屋裡正式創業,此時的他們已經積累了20萬論壇注冊用戶。同年8月,江蘇老鄉俞敏洪的新東方成功登陸美股,點燃了教育行業的一把火,無數看到火光的人,前赴後繼奔向這個領域。

此時的伏彩瑞,在琢磨著如何進行商業化之路,網站建立之初,一直是公益化運營,憑借免費的學習資料積累了大量用戶,商業轉型之後,流量也就成了變現的重要途徑。

那時候,滬江憑借廣告投放,年收入高達千萬量級,而當時滬江員工才不足百人。

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部分廣告主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付款不及時,甚至有客戶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這影響了滬江以廣告為主的收入模式。

伏彩瑞發現,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了,於是公司業務開始轉向to C,伏彩瑞曾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裡回憶那時候的決定:“我相信to C才是滬江的未來。”

2009年,滬江的辦公室從民宅搬到了張江高科技園區,曾風靡一時的滬江網校便是在這裡誕生的第一個產品,這是一個B2C在線學習平台,初期以外語培訓為主,面向學員收費。

那時候,市場對B2C業務還處在觀望狀態,在線支付還並不普及,而這時候的滬江已經決定砍掉廣告業務,專注C端發展,在當時,這個具有前瞻性的決定,還曾遭到內部一些成員的反對,因為從靠廣告變現到純粹賣課生存,並非易事。與此同時,滬江網把品類從純外語向興趣、K12、職教等領域延伸。

毫無疑問,滬江踩上了第一個快車道。

三年之後,這個模式已初見成效,滬江以前靠廣告每年只能收入一千多萬,而滬江網校2012年營收接近1個億,初創時期滬江只有20萬用戶,到了2012年,滬江總用戶突破了1000萬。

李濤告訴鋅財經,滬江網校也成為了滬江的立身之本,“當時這樣一步一步做到了頂峰,也可能是它最輝煌的時候。”

至此,滬江已經從一家初創公司發展成一家備受矚目的教育新星,完成了從天使輪到A輪融資,緊接著2013年完成了2000萬美元B輪融資,踏入了行業的第一梯隊,也奠定了滬江的根基。

2012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浪潮掀起,各領域的創業者們都在搶佔先機。

滬江再次踩上了風口,推出工具化APP——開心詞場、滬江小D詞典,踏入移動端市場,三年後,滬江的用戶量過億,飛漲10倍。

但是,到達頂峰之後的滬江,在風口上卻沒能抓住新的機遇。

在風口上掉隊

在移動互聯網風口之年,滬江積極擁抱變化的同時,還要面對後起群雄爭奪市場。

2012年,英語流利說誕生在移動端,上線後數月,用戶數便迅速突破了一百萬,也是在這一年,成都軟體園區內,另一家互聯網教育企業“超有愛”成立,這家公司先後誕生了百詞斬、薄荷閱讀、番茄英語等軟體,在朋友圈內獲得病毒式轉發,迅速累積了大量用戶。

移動端在線教育的風口來臨。2013年1月,英語流利說完成天使輪融資,10月完成紀源資本、IDG領投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4年,超有愛完成經緯中國投資的3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在融資方面,滬江也不甘落後,2013年完成B輪融資,2014年獲得百度1.23億元戰C輪略融資,打破當時在線教育領域單筆融資額記錄。

備受資本寵愛,但滬江在群雄爭奪賽中,卻沒能打造出一個爆款。移動端主打產品開心詞場的用戶數雖多,但後來出現的百詞斬、英語流利說、扇貝單詞、網易有道詞典等產品快速佔領了高地,“搶”走了部分原本屬於滬江的用戶。

“這幾樣工具對滬江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因為現在的90後、00後基本都在用這些工具背單詞了。”李濤告訴鋅財經。

滬江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15年4月,滬江網在14周年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品牌升級為“滬江”,業務上,把平台化和移動化作為當年公司的主要戰略目標。

此次品牌升級之後,滬江旗下分為四大業務體系:滬江網校等錄播直播平台、CCtalk等學習工具、滬江社團提供學習社區、滬江網專注於學習谘詢。對此,伏彩瑞曾對外表示:“我們需要重塑滬江品牌,讓外界了解一個更加全面、立體的滬江。”彼時,滬江已經計劃一兩年內在A股上市,因此此舉也被認為是為了上市鋪路。

2015年10月,滬江完成D輪10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互聯網教育領域的獨角獸。至此,滬江的故事也到達了高光時刻。

行業的火熱也在這一年達到了頂峰,但是好景不長,2016年,風口轉冷。投資周期長,難以盈利的問題成為行業困擾,這一年,在線教育領域的投資也大幅減少,蝦兵蟹退出舞台,頭部企業激流勇進。

難以盈利的問題也同樣降臨在滬江頭上,只是充足的現金流並未讓它有危機感。

滬江領跑行業的用戶數,背後是高昂的獲客成本,而移動端競爭中,將產品打造成“爆款”,從而自生流量的低成本獲客方式已成為主流,持續虧損的滬江在這個時候便已埋下了定時炸彈。

滬江也意識到了“爆款”的魅力,但是卻沒能打造出一個這樣的產品來。

薄荷閱讀火了之後,滬江也曾想複製它的成功,李濤提到:“他們一個月能賣十萬二十萬單,一年開二十四期,一個月兩期,大家看了這個數據都眼紅了,都想複製,滬江也不例外,但是沒做多久就被砍掉了。”

招股書顯示,滬江以往在做的研發項目達59個,包括基礎設施21個、智能學習系統11個、大數據技術5個、人工智能技術7個、其他自由品牌課程功能10個和其他CCtalk平台功能5個,僅2017年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就為2.3億元,但是即使是這樣的高投入,也並沒有誕生出爆品。

雖然自有品牌課程、CCtalk和開心詞場數百萬級別的月活數據還稱得上不錯,但並未能給滬江帶來足夠的收益。

在王佳佳看來:“滬江在風口上沒有趕上最佳時機,雖然是行業老大哥,但是前進步速過於緩慢。相比其他競品,它的模式、內容都很老舊。”

這頭互聯網教育領域領域的獨角獸,在逐漸壯大的同時,也開始暴露出了問題與疲態。

內憂外困

危機最早開始於公司內部。

2015年3月,在一條有關“滬江的工作環境怎麽樣”的知乎問題下方,湧現出自稱是滬江前員工的集體差評,僅幾天時間,評論就已達兩百多條,他們將自己在滬江的個人經歷分享出來,並從不同角度揭露滬江的問題,相比惡意攻擊,這更像是一場無組織的情緒宣泄。

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層面:領導管理迂腐、形式主義嚴重、待遇差等。這些回答者的身份雖有待核實,但此時滬江內部管理,儼然已經顯露出了問題。

其中一位員工還提到,在2014年底,滬江網校曾進行過一次裁員,裁撤100多人,其中還包括老滬江員工、有忠實用戶但是沒有業績的老師,甚至有人評價老東家“為了上市,不顧一切”。

很快,公關刪帖,伏彩瑞出面平息風波,表明“很多滬江的問題的確存在,感到痛心,發展快不應該成為借口”,在滬江內部,這次事件也被稱為“知乎事件”。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滬江的發展皆趨於平穩,此時的市場上已經湧現出大批在線教育公司,2017年,51Talk成功赴美上市,成為“在線教育第一股”。

滬江在2017年公布的成績依然奪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宣布累計用戶數突破1.6億,其中移動用戶數突破1.3億。數據亮眼,在線教育領域用戶數破億的公司並不多,但是,滬江的症結在於龐大的用戶量並沒有帶來相應的營收。

在滬江後來公布的招股書中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其擁有約1.86億用戶。然而,同一時期,其自有品牌課程平均月活躍用戶只有860.6萬。

這幾年裡,在線教育領域的創業公司不斷推出風靡一時的App,滬江的策略是從當紅的創業公司裡挖人,野心勃勃地想打造出屬於自己的App工場。

2018年,滬江的總員工數也快速增加了1000人左右,李濤提到,“滬江花了很多錢在各個領域成功的那些公司裡面挖人,招進來去做這些產品,他們是有這個決心的,因為他們自己有做在線教育的基因,就趕緊去搶佔賽道。”

去年,李濤來到了滬江,負責CCtalk業務線,這時候的CCtalk200餘人,人數最多的時期,大約是260人,這在彼時擁有總員工數2000餘人的滬江,僅是一個小的分支。

李濤因為滬江的名氣和平台來到了這裡“鍍金”,也對自己要做的事業抱有野心,但是進來之後卻發現,這家公司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他還記得來到公司的第一天,整個環境規規矩矩,牆上掛著的是行為規範、保密協議、規章制度,座位是格子間,“真的有點像政府的行政部門,大家也比較安靜,不太像一個互聯網公司的那種開放、隨時溝通的氛圍。”

在李濤看來,滬江在互聯網領域,是一種慢公司的感覺,相比其他公司,溝通效率並不高,一線員工的目標感模糊,“可能也是公司管理風格的問題,雖然挖了很多人,但是卻激發不出來,大家好像慢慢地就懈怠了。”

在李濤負責的業務線,基本很少有管理者開會,因為傳達不到位,他注意到,幾乎每個一線員工都在做最基礎的工作,在各大公司都在搶人的時候,滬江卻沒有將挖來的人才“人盡其用”。

他曾親眼見過一個從某熱門知識付費公司挖來的員工,因為無事可做,僅待了兩個月就走了。“很多時候我們的同事天天盼著領導來找我們開會,希望管理層跟所有人聊聊,站在工位上跟大家聊一下天都行,但是領導都沒有做好這個傳達,大家都很迷茫。”

即使是中層領導的開會次數,也是一個月一次,例會後來變成了兩周一次,裁員風波之後,例會的次數就更少了。“領導們只知道一個大目標,做收入,做GMV。”李濤說。

成也網校,敗也網校

在滬江陷入裁員風波的時候,同期遞交上市申請的新東方在線,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赴港教育科技第一股”之爭,塵埃落定,而直至今日,滬江更新的上市信息,仍停留在6個月前。

在線教育領域,獲客成本、轉化率和續費率,是衡量一家企業的重要指標。而滬江作為老牌在線教育機構,即便有超2億的用戶,在這三項指標上的表現上,卻日漸衰落。

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襲時埋下的定時炸彈,終於爆炸。

此時的滬江,身陷上市失敗、對賭協議的負面新聞,一面是裁員風波,另一面是顯出疲態的業務模式,這位在線教育領域的獨角獸跌入了谷底。

滬江的廣告及推廣費用2018年前八個月就達到了2.09億元,佔據了營收的47.9%。2016和2017年,這筆費用也高達2.67億元和3.75億元,分別佔當年營收的78.5%和67.6%。

而相比之下,新東方在線的獲客成本卻低出很多,2018財年的行銷費用為1.05億,佔總營收的16.2%,2016財年和2017財年更低,分別為12.4%和14.1%。

李濤表示,在線教育高客單價的課程需要大量去買廣告引流,滬江招了很多電話銷售,而這會產生很高的銷售和廣告費用,課程的銷量也會到達到一個天花板,“相當於它賣出去1萬塊錢的課,成本接近2萬。”

除了傳統的電話銷售獲客方式,推動這筆支出增長還有是名人代言費用。滬江還曾邀請湯唯、吳磊作為代言人,促進Hitalk產品的課程銷售,招股書顯示,滬江僅邀請明星代言,就在不到三年內花了超6000萬。

轉化率和續費率上,滬江的表現依然普通。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滬江自有品牌的轉化率為9.47%,到了2018年,僅有4.43%。而續費率也有所降低,2016年為31.7%,2018年前八個月為20.4%,在該領域,這樣的續費率也並不算高。

而這些問題都直指向滬江的核心業務線“滬江網校”,這個在2009年B2C轉型時期,讓滬江一越而上的產品,如今卻增長乏力。

“每個公司在做夢之前,都要有一個基礎,滬江網校就是滬江的基礎,而CCtalk等產品,就是滬江未來的一個夢想”,李濤表示,目前,滬江還是靠滬江網校存活,雖然成本支出高,但現金流是業務線中最大的。

高客單價的自營課程是滬江網校的核心,但李濤認為,高客單價的課程,讓用戶產生的猶豫成本也比較高,包括CCtalk等產品的客單價都較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長GMV,給投資人看數據,但高客單價的課程很難談分成,因為很難區分這個用戶到底是老師的鐵粉,還是衝著我們平台來的。”

依賴名師的模式,讓滬江與老師的利益分配問題易產生矛盾,也導致大量名師離開滬江,另尋出路。

如今,滬江網校成了此次裁員的重災區。

艾瑞谘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2517.6億元,其中作為滬江重點的高等學歷教育在全產業中的佔比逐年壓縮,與此同時,K12逐年崛起,但這卻是滬江的業務短板,K12課程的交易淨額佔比僅為4.5%,且增長乏力。

“很明顯,沒有現在的創業公司玩得動了”,李濤說。

在資本市場,滬江曾一直受到青睞,自2007年起共完成9輪融資,融資總額近17億元。

在王佳佳眼裡,伏彩瑞是一個有情懷愛教育的人,但投資人也不會因為情懷買账,是商業變現和運營能力的問題,導致公司走到現在的局面。李濤則認為,這是滬江的至暗時刻,但非走向衰亡的前夜,只是想要飆升式的增長更加困難。

“我們曾有一千種理由可以死掉,而沒有一種理由可以活下來,所以我可能比全世界任何人都了解一個教育創業者的孤獨與期待”,兩年前,伏彩瑞在一次演講當中頗為感慨地談起了滬江的過去。

也是在那一年,面對未知的未來,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寫道:“我覺得危險正在臨近”。如今,這樣的時刻終於到來,在線教育行業也正期待著,滬江,這個曾經的獨角獸的故事該如何續寫。

(應採訪對象要求,李濤、王佳佳為化名。)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