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城市更新的創新與堅守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許蕾)老城區是每個城市發展的歷史博物館,承載城市變遷,歷史沉澱,文化記憶的重要區域,國內每個城鎮鄉村都有一個承載歷史記憶的老城區,微改無疑是將老城區在注入現代的審美觀、現代的商業功能及滿足現代化生活化場景的基礎上尊重文化脈絡傳承,人文風情的最好方式。因此,城市微改造和老城區商業活化的市場太空巨大,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四線城市還是鄉村小鎮,如各城市的新天地系列,上海田子坊,成都的寬窄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及上下杭等。

  以永慶坊為樣本,廣州老城區微改造和商業活化頗有成效。從最初的“拆不動”遭遇層層困難,到老騎樓風情街區成功變身網紅打卡地,永慶坊的成功無疑是廣州城市微改造模式的樣板與裡程碑。仲量聯行廣州戰略谘詢部副董事黃勝認為,從“拆,改,留”變為“留,改,拆”,是對區域文化脈絡的尊重,對文化傳承的弘揚,不僅成功將區域的歷史內涵,文化風情重新發掘,還將重新渙發社區活力,改善區域的公共太空。這樣的依托在地風情的微改造,不能簡單的只看作是區域的商業活化,而是城市文化自信的體現,同時也是助推城市文化,城市風情及城市旅遊活力等方面的重要環節。

  過去“大拆大建”是迅速城鎮化“多快好省”的模式,該模式下對城市歷文化脈絡,社區文化價值的不尊重使舊成區的改造面臨拆不動的困難及居民參與度低等局面。城市改造在由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居民參與、價值共享、文化傳承無疑是能否改造的原則,實力企業的參與更多體現在資本的助力及資源的導入。永慶坊的成功無論在改造模式,合作機制,文化脈絡傳承,城市風情保育等多方面提供借鑒的樣板,是城市文旅化發展的重要推力。

  從永慶坊微改造的實際效果來看,理順內街肌理,活化空置房屋,保留傳統嶺南民居,融入現代創意文化元素,不但重新集聚了人氣,也塑造了新的城市名片;城市的一些老街區,通過微改造和產業導入,讓房子煥然一新,可以同時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打造成功的樣本,大大刺激城市舊區微改造和商業活化的積極性,有利於加快舊城改造的進程和提升區域的整體價值。

  雖然萬科方面表示,在改造過程中,永慶坊也探索積累了許多經驗,將在未來的其他城市更新項目中加以借鑒和推廣。不過,業內認為,城市更新的微改造模式是否可以複製,各方還在不斷摸索中。永慶坊的改造,政府掌握了若乾房屋作為項目載體,項目後續的策劃、設計、施工、運營則相對順水推舟,實力開發商基本都具備操盤能力實現。更重要的是,物業所有權一直是城市改造難以逾越的問題,也限制了政府在其中發揮的直接主導作用,這也是目前舊城改造及活化存在的普遍問題。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更多情況下政府的主導作用轉向采取間接促進的方式會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對某些歷史街區提供一定的財政、規劃上的扶持政策,由業主自發、漸進地改造和活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