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有暖茶,「小寒」不寒

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這寒氣其實是陽氣上升,逼迫陰氣所為。此時舊歲近暮,新歲即將登場,蟄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經開始醞釀。此時選一款適宜的香茶在手,溫暖怡人。

喝茶——三類茶最適宜

紅茶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冬季飲之,可補益身體,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從而增強人體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

冬季人們的食慾增進,進食油膩食品增多,飲用黑茶還可去油膩、開胃口、助養生,使人體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

六大茶類中,有一個茶因為「藏」而屢屢出名。它有著越藏越香的美名,更有著「藏三年可成藥,藏七年可成寶」的盛譽。它,就是白茶。一個因藏而出名的茶,也是特別適合為人體的養藏打基礎的茶,非常適合冬日溫養,畢竟冬日要靠「藏」。此時喝白茶讓我們一起斂藏陽氣。

煮茶——最佳品飲法

最佳的品飲方法,應該就是煮茶了,煮上一壺陳年的白茶,帶有淡淡的葯香,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預防冬季多發的流行性感冒。煮上黑茶,濃濃陳香飄滿整個屋子,祛寒保暖效果好。

紅茶:適合煮茶調飲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因為發酵程度高,高溫沖泡如果沒有控制好時間很容易產生酸澀味,反而掩蓋了紅茶原有的清甜,所以,紅茶也是不適合煮的。

如果要煮紅茶的話,一般會做調飲茶,如紅茶加入一些乾花、牛奶等。煮茶讓紅茶滋味更加濃鬱,雖然難免有一些酸味、苦澀,但會被牛奶、糖等所掩蓋,而且滋味更融合濃醇。

烏龍茶:新茶宜泡老茶宜煮

烏龍茶香氣是最突出的,具有豐富的花果香和恰到好處的焙火香,喝起來很有韻味。

新烏龍茶一般不煮,沸水快速沖泡更能激發它的高香和甜韻,煮茶容易悶出熟氣,破壞茶本身的鮮爽感,因此不建議煮飲。

老烏龍茶像陳年鐵觀音、陳年岩茶等,青澀味已經褪去,滋味特點也變得更加平穩,沖泡幾次過後,可以再煮一煮,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味道。

白茶:嫩茶宜泡老茶宜煮

白茶因採摘嫩度不同而一般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銀針和牡丹用泡茶法更合適,且溫度不能過高,更不適合煮茶;而壽眉沖泡可用沸水。

當白茶經過幾年的存放以後,各種內含物質發生了轉化,原來清鮮的風味慢慢轉變成陳醇,用煮茶的方法更能凸顯其韻味。

老白茶可以直接煮,也可以泡過之後再煮,只不過煮的時間不一樣而已,可根據自己喜好的濃度來調整。

黑茶:最適合煮飲的茶類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其採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鬱,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

黑茶也可以沖泡,但煮茶更能體現黑茶醇厚的風味。

煮黑茶適合用陶壺,陶製品良好的吸附性可消除一些茶葉發酵和存放時形成的雜味,使黑茶的陳香更為突出。此外,陶質茶具的粗獷、大氣搭配黑茶,淳樸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陳韻。

除了常規的茶類,像小青柑、陳皮茶、紅棗、桂圓等也是非常適合煮飲的。煮茶能持續保持高溫,煮出來更加濃鬱香醇。除了單獨煮飲,還可以適當搭配一些牛奶、紅糖、薑片等等,也有不一樣的體驗哦。

煮茶不容忽視這些細節

85℃溫水入壺,滋味更協調

煮茶時,加入85℃左右的熱水比較合適,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比較好。如果用涼水煮,茶湯會很濃厚。

留根續水,多次出湯濃淡均一致

每次最好不要把壺裡的茶湯全部倒完,應該留部分茶東加水再煮。茶水煮開了,也繼續可以放在炭火上慢慢燉,味道會更好。

避免乾燒,避免驟冷驟熱

不管什麼材質的容器,為了安全都請不避免乾燒,避免驟冷驟熱。(作者:葉嘉來源:俊豐茶藝,圖來源:南茗佳人)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