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尿檢正常、血肌酐升高,什麼情況?

這是一個粉絲的諮詢:李大夫,我在頭條上才看到你,關注了。我前幾天在醫院體檢,尿檢查出隱血+-,紅細胞1.3,尿蛋白陰性,醫生說不要緊,問題不大,沒讓做腎功能檢查。我想問下像我上面這種情況需要進一步做腎功嗎?臨床上有沒有尿檢基本正常腎功能卻不正常的的情況?比如說尿檢基本正常,腎功卻肌酐高?

這位粉絲的尿檢是正常的,估計她還是擔心自己的腎臟有問題,所以有了以上諮詢。

一般來說,常見的腎臟病最早出現蛋白尿、血尿等尿檢異常,當病情嚴重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腎功能下降,表現為血肌酐升高。但是,臨床上尿檢正常而血肌酐升高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一、蛋白尿是怎麼產生的?

簡單的說,腎臟由腎小球、腎小管和腎間質組成。

腎小球的主要功能是濾過功能,腎小管的主要功能是回吸收功能,腎間質的主要功能是組織支撐和電解質調節等功能。

血液每天流經腎臟,經腎小球濾過後,代謝廢物(大多是小分子物質)隨尿排出體外,而血液中的紅細胞和大分子物質比如蛋白質、脂肪、糖等不會被濾出。

正常情況下,也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質、糖通過腎小球濾過,但都被腎小管回吸收,所以,尿中既沒有紅細胞,尿糖和尿蛋白也都是陰性。

腎小球損傷後,紅細胞漏出,更多的蛋白質和糖也漏出來,超出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就形成血尿、蛋白尿、糖尿等。所以說,血尿、蛋白尿是腎小球損傷的結果。

當然,腎小管損傷後,對正常濾過的小分子蛋白質無法回吸收,也可能出現微量蛋白尿。

二、血肌酐高是怎麼形成的?

長期的疾病導致腎小球不斷受損,腎小球的結構遭到嚴重破壞,濾過功能大大下降。人體兩個腎臟大約有240萬個腎小球,當一半多的腎小球遭破壞後,小分子的代謝廢物比如肌酐、尿素氮、尿酸等的排泄都出現問題,就出現血肌酐升高,這就是慢性腎功能衰竭。

三、哪些情況會出現尿檢正常而血肌酐升高的情況呢?

腎小球疾病的主要特點是蛋白尿、血尿,而非腎小球疾病就不一定出現蛋白尿,或者蛋白尿比較輕微。比如:

1、缺血性腎臟病:

我們都知道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缺血性腦病(腦梗),其實還有缺血性腎臟病,嚴格的說,三者是一個病,都是動脈粥樣硬化。

腎動脈粥樣硬化後腎動脈狹窄,腎臟長期缺血萎縮,就會出現血肌酐升高。但這種疾病的腎小球濾過膜沒有明顯損傷,所以一般不會出現蛋白尿,患者血肌酐都比較高了,尿檢還是正常的。

發現下列情況,高度懷疑有缺血性腎臟病:

  • 55歲以後的嚴重高血壓;

  • 原本控制穩定的血壓出現了波動;

  • 雙腎大小相差超過1cm;

  • 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升高;

  • 不明原因的心衰;

  • 不明原因的肺水腫。

缺血性腎臟病的治療,除降壓、降脂外,早期也可以做腎動脈支架治療。

2、痛風性腎病

長期高尿酸血症,尿酸鹽沉積在腎小管和腎間質引起腎臟損傷,主要導致腎小管間質纖維化,腎小球病變相對較輕,所以血肌酐升高了但尿蛋白陰性或者輕度蛋白尿。

高尿酸血症出現較早,尿酸往往超過540μmol/L,常伴有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等。

降尿酸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

3、慢性腎小管間質腎炎(藥物性腎損害):

解熱鎮痛葯和許多中藥,主要損害腎小管和腎間質,腎小球的病變較輕,所以沒有蛋白尿或者尿蛋白輕微。

有長期服用中藥或者解熱鎮痛葯的病史,血肌酐緩慢升高。

停止服用可疑的藥物,部分患者可以使用激素治療。

4、高血壓性腎臟病:

長期高血壓導致腎內小動脈硬化。腎小管損害早於腎小球損害,所以高血壓性腎臟病早期表現為腎小管損傷,尿濃縮功能下降,表現為夜尿增多,尿比重變輕。早期沒有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甚至早於蛋白尿的出現,中晚期可以出現蛋白尿,但尿蛋白定量很少超過1g/d,可有鏡下血尿及管型尿。

患者年齡多在40~50 歲以上,高血壓病史5~10年以上,常有高血壓的其他併發症比如冠心病、腦梗等。

強化降壓治療,首選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聯合地平類降壓藥、利尿劑等。嚴格控制血壓是高血壓性腎臟病最有效的治療。

5、多囊腎:

是一種遺傳病,表現為雙側腎臟多個大小不一的囊腫,並逐漸增大,雙側腎臟腫大,繼發腎功能損害,血肌酐升高,血壓明顯升高,最終發展到尿毒症,或者因為嚴重高血壓導致的心、腦併發症去世。發病年齡越早,病情越重。

血肌酐升高,蛋白尿不明顯或者陰性。

除了腎臟多囊以外,肝臟、脾臟、甲狀腺等實質臟器也出現多囊,而且家族中多人發病。

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嚴格控制血壓,延緩腎損害,避免高血壓的心腦血管併發症。早期患者可以服用托伐普坦治療,可延緩囊腫的生長。

總之,對長期高血壓、高脂血症、抽煙、高尿酸血症患者,懷疑有腎臟損傷者,或者多囊腎患者,除檢查尿常規之外,還要進行腎功能及腎臟超聲檢查,避免漏診。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