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飯局上的這些習慣正透支著你的生命!現在知道還不晚……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標 我 們飯局文化|意不在飯而在於局也

不管是慶祝還是談生意都喜歡組個飯局,

好像沒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再多吃幾頓,多喝點酒。

更有網友調侃:

飯局是一種生活方式,

而飯局「玄機」則是一種生存方式。

播放GIF

但你知道嗎?

這些你認為繞不過的飯局,

很可能在一步步透支著你的生命……

吃太晚

晚上時間較充裕,一般飯局都會安排在晚上,吃吃喝喝聊聊天,結束就半夜。

但是晚上身體的代謝率下降、消耗能量的途徑少,脂肪容易在體內堆積,引起肥胖甚至是各種疾病。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超過晚上9點吃晚餐,將增加罹患乳腺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

日本東京大學也有研究發現,晚上人處於靜止狀態,胃黏膜的修復速度較快,若過晚進食,則會影響胃黏膜修復,導致消化不良、胃腸動力不足、食道反流等,增加胃癌幾率。

不僅是腸胃功能,胰島功能、胰腺功能都會受影響,糖尿病、胰腺炎等也可能會找上門。

播放GIF

大魚大肉添滿桌

中國人的習慣,請人吃飯一定少不了滿桌的大魚大肉,以顯示自己的「大方」和對客人的「尊重」。

在餐桌上,更有熱情者會不斷的給你夾菜,勸你多吃些,雖是一片好心,但可能也暗藏健康危機。

其一是導致蛋白質、膽固醇攝入過多,引起肥胖、三高、心血管問題;另外,不用公筷夾菜,口水交叉,通過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就很容易發生,比如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易誘發胃炎甚至導致胃癌。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人均禽畜肉攝入量40~75g,也就是大約1個手掌大小的肉量,多燉蒸,少煎炸;另外,要養成使用公筷的習慣。

播放GIF

感情深,一口悶

正所謂無酒不成席,聚會應酬,最不能少的就是酒,經常是「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據統計,在中國每年由於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而這其中近過半是由飯局導致的。

更有研究數據顯示,全世界5.5%的癌症發生和5.8%的癌症死亡都是酒精引起。

英國科學月刊《成癮》刊登的一項文章更指出:酒精至少與七種癌症相關,包括口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和乳腺癌。

播放GIF

喝酒與嘔吐那些事

除了酒精本身的危害,喝酒導致的嘔吐或者為了面子憋住不吐,都有較大的殺傷力。

在酒精的刺激下,胃產生了強烈的收縮,於是食物被返回到口咽,這時就產生了嘔吐感,憋住不吐,易導致食管破裂,嚴重的可能出現失血性休克,搶救不及時就會致命!

而劇烈反覆的嘔吐不僅會引起食管爆裂,還會引起賁門撕裂,導致出血。

這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該怎麼辦呢?不喝!

減少酒精危害

如果實在避免不了,請記住以下幾招:

①喝酒前先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給胃搭建保護膜,再補充維生素C,加強肝臟的解酒功能;

②喝酒時別兌其他酒或是飲料,這樣反而更容易醉,多喝水,加速代謝,提高酒精的排出速度;

③酒後不宜喝濃茶,適當吃些酸味水果,可以緩解醉酒癥狀。

建議:男性每天攝入酒精的量不宜超過25克,女性不宜超過15克,而肝病患者一定要忌酒。

播放GIF

煙酒同行似神仙

一支煙、一杯酒,快樂似神仙?「雙管齊下」,對健康的威脅同樣是雙倍的……

首先,香煙中的尼古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弱酒精對人體的作用,酒精被尼古丁「麻醉」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飲酒量,進而加重傷害;

另外,酒精會削弱肝臟的解毒能力,大量尼古丁等有毒物質就無法及時清除,存留在體內,危害可想而知。

飯菜趁熱吃

中國人講究「飯菜趁熱吃,湯水趁熱喝」,而這一習慣則很容易導致食管癌。

據數據顯示,食管癌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

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維持在體溫,也就是37℃左右,食物過燙,口腔和食管黏膜都會被灼傷,長期以往容易引發炎症,增加食道癌變的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更是將高於65℃的飲品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

播放GIF

飯後茶、果消消食

酒足飯飽,很多人喜歡再來點水果,覺得既解膩又消食。

本來一餐飯吃下來你的熱量就已經超標了,你還要再來點水果,這對腸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水果中所含的單糖類物質通常在小腸被吸收,而飯後吃水果,容易被阻滯在胃中,不但影響消化,停留時間過長還會引起胃脹、胃酸等不適癥狀。

不僅是水果,飯後也不能立即喝茶,茶葉會沖淡胃分泌的消化液,影響人體消化功能;而且茶中的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並影響蛋白質的吸收;研究數據還顯示,飯後喝了15克茶葉泡的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降低50%,長期如此,可能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播放GIF

一些常見的「中國式飯局」,

傷害的不僅是健康,也在傷害家庭,

所以還請常回家吃飯,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