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廣們的記憶,全藏在了這間酒店裡

故 事

/

Vol.477

都說每座城市,都應該要有一間酒店可以代表市民們的集體回憶。如果選一間酒店代表廣州,那麽一定是白天鵝賓館。

戳 視 頻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白天鵝賓館:老廣們的記憶

說起五星級酒店,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會比廣州更有發言權。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上世紀90年代,國內首批三家五星級酒店全部花落廣州。其中最早開業的白天鵝賓館也位列其中,成為中國實質意義上的第一家五星級酒店。

都說每座城市,都應該要有一間酒店可以代表市民們的集體回憶。如果選一間酒店代表廣州,那麽一定是白天鵝賓館。

與其他五星級酒店相比,白天鵝賓館算得上歷史悠久。站在廣州塔向西眺望,這座臨江而起的城市地標,36年來兢兢業業的矗立在珠江畔,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誕生。

酒店與城市

白天鵝賓館的故事,得從商人霍英東講起。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神州大地,對外經濟貿易迎來高速增長期,來中國的外國客商日益增加。祖籍番禺的香港愛國實業家霍英東響應號召,來到內陸興建中外合資酒店。在當時,廣州能住的賓館大多仍是標準的“招待所中國”印象。

當時的廣州城區佔地面積不過54平方公里,約只有現在的137分之一。天河也還不過是一片農田窪地,霍英東則相中了廣州白鵝潭邊環境優美的老租界區——沙面島。

為了不破壞沙面島的整體環境,在香港有填海經驗的霍英東選擇在島外的江面圍堰造地,把賓館建在了寬闊浩渺的河面之上,取名【白天鵝】

在100米限高內,以1000個房間為目標,白天鵝賓館一開始便迎難而上。彼時中國尚處於計劃經濟中,很多建築材料和家具不得不選擇從海外運輸。在那時沒人知道一個真正的五星級酒店應該是如何的。但從設計到施工經營,霍英東先生都堅持由自己人做,一定要建造一間有中國特色的五星級酒店。

1983年2月,白天鵝賓館正式開門迎客。作為80年代初為數不多的高檔酒店,白天鵝賓館迎來的第一批客人是來參觀的廣州市民。抽水馬桶、柔軟的手紙、金色的水龍頭,這些越洋而來的現代化物件一度成為賓館的明星。據老員工回憶,當時洗手間一天用掉幾百卷紙都是常有的事情。

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家酒店的包容能與白天鵝賓館相比。重新裝修後的白天鵝依然遵循“四門大開”的經營理念,將一、二層免費向公眾開放,早已成為一個大眾標誌性的旅遊景點。

而對許多廣州人來說,白天鵝賓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威水”史。那時候有能力在白天鵝吃一餐飯的家庭,非富即貴。普通家庭也就只有在節慶喜宴或港澳的親戚回鄉才能去裡面擺上一桌。現在時代發展了,偶爾去白天鵝歎一次早茶,漸漸變成了老廣們的日常生活。

在大堂的正中央,高三層的空間裡,一處園林景觀鑲嵌其中。亭台瀑布,流水潺潺,此處名為“故鄉水”。中國人講究飲水思源,故霍英東先生題寫的“別來此處最牽縈”環繞在側,代表了海外僑胞的對祖國濃濃地思鄉情。

故鄉水不僅承載了白天鵝的歷史,也是老廣們的集體回憶。不論何時來白天鵝,老廣們在故鄉水旁拍張全家福都是一個隆重的儀式。

二十年前,街坊李阿姨抱著自己幾個月大的女兒在故鄉水下的紅色小橋上拍攝了一張全家福,如今女兒長大成人,自己也不再年輕,看著對比的照片才會發現二十年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36年過去了,站在這個故鄉水觀景台上拍照的還有很多人,有的尚在繈褓之中,有些已於古稀之年。但是他們都呼朋引伴,笑望著鏡頭,一如幾十年前的景象。

也許當下一個十年、二十年過去的時候,白天鵝的故鄉水依然如故,只是這畫面裡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正如張國榮的一句歌詞所說: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

注:封面、海報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說你小的時候

都去哪裡拍全家福,

那個地方現在還在嗎?

|

歡迎留言分享!

|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