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悟空打仗的時候為什麽不用定身法或隱身術?

孫悟空會許多神奇的法術,比如定身法,在大戰黃獅精那回提到過,這個定身法甚至還給出了咒語“唵吽吒唎”。隱身法也是孫悟空常用的法術,比如在五莊觀,孫悟空偷打人參果用的金擊子,又如在祭賽國碧波潭,孫悟空用隱身法偷豬八戒的釘鈀。

有的小朋友問我:既然孫悟空這麽厲害,遇到妖怪,何必面對面地真打呢,使個隱身法鑽進洞府,趁妖怪睡覺的時候,出其不意地一棍子打死不就行了麽?既然都能在妖怪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偷走釘鈀,冷不防給他一棍,又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或者見了妖怪就使一個定身法,把他定住,然後拿棍子打,豈不是更方便?

當然,我們不知道隱身法或定身法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因為我們發現《西遊記》裡孫悟空定住的妖怪,都是法力低微的小妖、普通人類,或沒什麽反抗能力的七仙女。對法力高強的妖怪,是不是沒那麽容易定住?

如果用隱身法,是不是對某些妖怪是無效的?他們是不是能看穿,就像《哈利·波特》裡的“瘋眼漢”穆迪,用一隻魔眼就可以看穿哈利·波特的隱身衣一樣。

但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沒有任何正面或反面的證據。我想說的是:

即使孫悟空這些法術總是有效的,他也多半不樂意用來打妖怪。

孫悟空心高氣傲,喜歡乾的,是面對面憑真本事搏鬥。從空中偷襲,孫悟空尚且不願乾,更何況是使隱身法、定身法打人?“一生豪傑,再不曉得暗算計人”,這是對孫悟空性格的定評。

而且,敵人越強,孫悟空就越不願憑陰謀詭計取勝。如果別人說他是個背後算計人的卑鄙小人,那是要了他的命也不肯認的。比如在獅駝嶺,孫悟空使計策,被青獅精一口吞到了肚子裡。結果孫悟空在他肚中打拳踢腳,害得青獅精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於是大鵬精就用激將法,想把孫悟空激出來。按理說,獅駝嶺三妖青獅、白象、大鵬,再加上手下數萬小妖,算得上取經路上最強的勢力了。在這樣的威脅之下,豈不是能偷襲就偷襲,能暗殺就暗殺,總要先搞死幾個再說。

然而孫悟空卻完全相反,明明對自己有利的局面,卻輕易地就放棄了,而一定要和對方真刀真槍地一決雌雄。

於是,孫悟空第一次降伏了青獅精,第二次又打敗了白象精,卻都饒了他們,沒有傷他們的性命。三個妖怪趕緊畢恭畢敬,抬轎送唐僧過山,然而大鵬精將計就計,安排下調虎離山的計策,三個妖怪敵住師兄弟三個,眾小妖把唐僧捉到獅駝城裡去了。

然而這一場鬥爭,孫悟空雖然敗了,卻雖敗猶榮。

因為別看孫悟空聰明伶俐,足智多謀,心理卻並不陰暗。他和敵人打鬥,一定要光明正大,勝也勝得堂皇,輸也輸得服氣。

即使面對小妖,孫悟空也表現出了高度的自律。

比如在平頂山,兩個小妖拿著紫金葫蘆和玉淨瓶,要來裝孫悟空。孫悟空變了一個老道士,和小妖周旋。小妖不知是假,就把葫蘆、淨瓶給了孫悟空,讓他仔細看。孫悟空拿著寶物,心理活動是這樣的:行者見了,心中暗喜道:“好東西,好東西!我若把尾子一抉,颼的跳起走了,隻當是送老孫。”忽又思道:“不好,不好!搶便搶去,只是壞了老孫的名頭。這叫做白日搶奪了。”

然後他把葫蘆、淨瓶依然還給了小妖,自己用毫毛變了一個大葫蘆,又編了一大套“裝天”的故事,請哪吒太子把日月星辰遮掩了起來,才順理成章地把葫蘆、淨瓶騙到手。即使是騙,他也得設一條巧妙的計策,騙得對方心服口服,乖乖把葫蘆、淨瓶雙手奉送,才心滿意足。趁人不備,抱起就逃,容易雖然容易,卻是“壞了名頭”,是他不願做的。

自然,孫悟空這種性格,給自己招來了不少麻煩。本來很容易解決的事情,明明有便捷的手段,卻不愛乾,搞得大費周折,甚至差點兒把自己或師父的性命搭進去。

然而他從取經開始直到結束,這個習慣一直不改,這就說明,這是他內心堅守的某些東西,寧可付出代價也不願改變的了。

這種心態,說來卻是很古老,又很現代。放在古代,這叫“士”;放在今天,那就是“公平競爭”,英語叫“fair play”。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必然在意自己的尊嚴。

很多人,是實用主義者,他們信奉一個原則:但凡做什麽事情,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

只要能在運動會上拿金牌,就可以使用興奮劑。

只要能在工程上得標,就可以請客送禮,賄賂官員。

只要能考上好的大學,就可以作弊。

甚至生活中,隨處都可以到處看到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排隊加塞,托關係辦事,過馬路不等綠燈,地溝油,注水肉……

甚至很多人教孩子,要成“大事”,就得“不擇手段”,甚至“心狠手辣”“無毒不丈夫”。在他們眼裡,只有成功和失敗,沒有其他的標準。

然而,我們看到,孫悟空絕不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他雖然也使用暴力,也行騙,但打要打得當面鑼對面鼓,騙也要騙得光明正大。這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件商品的價值,只有進入市場,發生了交換才知道。同理,我們每個人的價值,也不是靠自己吹出來的,而是靠與別人的交際(包括合作和鬥爭)衡量出來的。孫悟空如果不大鬧天宮,不降妖除怪,誰也不會知道他的價值所在。天兵天將,妖魔鬼怪,其實是衡量孫悟空價值的砝碼。打敗了更厲害的神魔,孫悟空的價值就又高了一截。

所以,孫悟空特別重視這些砝碼,絕不肯暗殺偷襲,趁人不備,乘人之危,因為如果這樣做,等於把砝碼從自己這一方的天平托盤裡扔掉。

所以,尊重別人,尊重對手,等於尊重我們自己。

以上內容節選自《為孩子解讀》

想了解完整解讀請關注本書

《為孩子解讀》

作者:李天飛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5月

ISBN:978-7-5016-1393-9

定價:35元

適讀年齡:8歲以上

《為孩子解讀》以問題為綱,提煉出了小讀者最關心、興趣最濃厚的一些問題,並從這些問題出發,深究《西遊記》的文學魅力及背后豐富的蘊含。作者用一種活潑、生動、“接地氣”的口語化演說形式來對《西遊記》進行解讀,幽默、有趣、好讀,並和嚴肅認真、一板一眼的學術考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能引起小讀者的興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