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租房也能落戶了?看看沒房也能結婚!

車遊

看精彩頭條,享去玩推薦;

天天特價車,人人有福利。

THIS IS MY LIFE

每天清晨

車遊

問你一聲早安

祝福你今天

快樂而順利

國家發展改革委8日稱,2019年我國將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從“鼓勵”到“明確取消”

發改委日前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稱,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這意味著大城市取消或放鬆落戶限制,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相比2018年,I型大城市落戶政策也有不小變化。

2018年的任務是“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任務》明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梳理資料顯示,上述的I型大城市主要有大連、長沙、濟南、廈門、南寧等。主要為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

這些城市2019年將“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重點群體則主要為高校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城市間轉移就業人員等等。

例如,根據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廈門市警察局2018年9月29日發布的《重點群體來廈落戶實施細則》,重點群體就包括應屆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往屆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中等職業院校畢業生、技工(師)院校畢業生通過參加職業資格培訓,按照技能人才落戶;符合規定的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等。《任務》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顯示,超大城市為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為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

據媒體報導,《2016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發布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特大城市主要包括成都、南京、杭州、鄭州、沈陽等,以省會城市居多。

租房的常住人口允許落戶

發改委在《任務》提到,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而在去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說法是,2018年我國將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從“探索”到“允許”,反映出政府在落戶政策態度上的改變。

公共戶口又稱集體戶口,是戶籍關係掛靠在某一個集體戶頭上的居民戶口。“公共戶”沒有戶口簿,有需要使用時,可拿身份證前往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

在北京,2018年4月10日發布的《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顯示,簽訂了《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約》的公共租賃住房,也是可以辦理落戶手續的合法住房。

但滿足條件的租房是積分落戶的其中一項而已,要想在北京落戶必須得滿足《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各類積分指標,如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教育背景、職住區域等指標,具體上為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及以上,無刑事犯罪記錄等。

另舉個例子,如果你在西城區某小區租房生活,並想落戶,落戶前提是已有北京戶籍(包括北京集體戶口),並不是外地人也能落戶。

多地已放鬆人才落戶政策

最新消息顯示,4月4日,杭州市發文降低落戶門檻,專科及以上、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可直接落戶。

“南京、合肥、大連、常州、嘉興、襄陽、海口、柳州、太原、紹興、長沙、南寧、南昌等”,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2019年以來發布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超50個!從力度與數量看,刷新歷史記錄。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發布人才落戶,補貼購房等政策井噴!

“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主要考慮到了用降低門檻吸引人來,”張大偉認為,這種情況下,容易吸引來的很多是購房者,甚至有可能出現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不同城市購房落戶的可能性。

擴大持居住證所享福利

《任務》中提出,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

具體項目包括: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

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各地區要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持續深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

這意味著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福利將大大向城市常住人口傾斜。

專家解讀

針對這份《任務》可能帶來的重要影響,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至少會產生三個比較重要的影響。

1、將出現更多“城裡人”

專家表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將對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不過,這些城市由於就業吸納能力、公共服務水準等也有差異,對非戶籍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高有低。

2、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更廣

很多人擔心,隨著更多人實現城鎮化,將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一定的衝擊,不僅是數量,也包括質量。專家表示,從通知來看,這一擔心大可不必。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養老等大家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相關的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

3、房價將迎來考驗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告訴記者,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人口流動總體上將向大都市和大都市周邊聚集,或許會對區域房價帶來一定影響。

對此,他建議重視兩個問題:一是在放開戶籍同時,人口和土地要掛鉤,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應;二是做好房地產市場管控,防止借機炒作。

作為人口過千萬的西安,應該也是很快了。。。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經濟日報》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