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南前汛期已“遲到” 專家詳解為何今年入汛偏晚?

中國氣象網訊 又是一年春來到,而此時經歷了一個多月少雨的華南地區,雖不能確定今年前汛期何時來訪,但“遲到”已成定局,較常年偏晚。今年為何“遲到”?展望後期何時能入汛?

判斷前汛期是否到來的首要條件是降水

常年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在經歷冬春轉換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雨季悄然展開——華南前汛期。華南前汛期作為華南降水“獨家特產”,是我國最早開始的雨季。在這個時間段,華南降雨會明顯增多。一般來說,華南前汛期的降水能佔到全年的40-50%。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汛期只有一個,但在華南地區,則有明顯的前後兩個汛期。中國氣象網天氣分析師張娟介紹,華南前汛期是指我國華南地區4-6月間出現的多雨時期,後汛期則是7-10月間受以台風、熱帶輻合帶等熱帶氣象系統影響為主的雨期。判斷前汛期是否到來的首要條件就是降水。

每年的3-4月華南地區逐步開啟“入汛”進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省區其中之一入汛,即可宣布華南地區正式進入汛期。根據中國天氣行業標準《中國雨季監測指標華南汛期》(QX/T395-2017),廣東、廣西兩省從3月1日起,福建、海南從4月1日起,只要其中一個省份累計50%或以上的監測站出現日降水量≥38毫米降水,四省中最早出現的這一天就是華南前汛期的開始日期。

1961年以來,廣東大部分年份是帶領華南入汛的“領頭羊”。從歷史統計來看,華南前汛期的平均開始時間在4月6日,最早是1983年的3月1日,最晚是1963年的6月1日。這個日期主要是受冷暖空氣強度的影響。

如果冷空氣太強暖空氣弱,華南就還處於寒冷少雨狀態;但如果暖空氣太強,冷暖氣流交鋒的區域就北推至江南等地,華南地區就會出現降水稀少和乾旱;只有在冷暖空氣勢均力敵,華南才可能出現大範圍、持續性的強降水氣象。

華南前汛期具有降雨強度大、降雨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強對流氣象頻繁的特點,像是珠江水系年最高洪水位基本上出現在前汛期。尤其是到了5月中旬前後,南海季風爆發,華南前汛期進入盛期,也就是俗稱的“龍舟水”,同時冷暖空氣激烈“碰撞”下,降雨顯現出強烈的對流性。像是2019年的前汛期,廣東陽江5月24至27日連續4天大暴雨,累積降水量661.2毫米同期罕見,超越北京、天津等華北一帶城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副高為華南前汛期到來的阻礙之一

從近十年華南前汛期的數據來看,有4年推遲,6年提前。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今年華南前汛期何時來訪,但前汛期“遲到”已成定局。

針對今年前汛期為何“遲到”,張娟認為,“通常前汛期要開始,需要偏南暖濕氣流增強提供水汽,但今年暖濕條件偏弱,再加上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持續偏強、偏北,影響了華南地區,導致降水稀少和天氣乾旱發展,多種因素下,華南前汛期也遲到了。”

入汛偏晚意味著天氣乾旱或將持續

近一個月以來,華南地區“挺乾的”,降水量普遍較常年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區偏少甚至達8成以上,天氣乾旱嚴重。張娟分析,由於目前在華南地區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天氣乾旱,入汛偏晚意味著這一帶的天氣乾旱可能還將持續或發展。

隨著暖濕氣流增強,4月7至8日華南會有一輪較強的降雨過程,華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雖然近期華南地區有降雨,但可能達不到入汛標準,張娟提醒公眾和相關部門,仍需密切關注華南地區氣象變化,關注強降雨及強對流氣象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山區還要警惕降雨可能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時仍需注意戶外用火安全,防範森林火災。

另外,如果華南前汛期開始,則必然出現強降水過程,尤其是前期乾旱地區需防範洪澇及其次生災害。因此,華南地區要注意科學蓄水和節約用水,確保春耕生產用水,注意防禦強對流氣象可能造成的天氣災害。(文/劉珺 設計/陳玉潔 張莉 數據支持/張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