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崔永元:理想主義者的“潰敗”

  

  崔永元

  馮小剛要拍《手機2》,崔永元卻跳出來大懟馮小剛是“渣子”。若不是牽扯出范冰冰,這新聞估計看看標題也就過了。娛樂產品真是速朽,我在95後中問了一圈,看過《手機》沒?大家集體搖頭。很多新聞帶著“娛史鉤沉”的口吻,在公眾號裡講述著15年前這段過往。

  網上並沒有多少人支持崔永元。從反轉基因事件開始,崔永元的形象開始走低,他易怒,暴躁,四面樹敵,如同“杠精”。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他沒權干涉馮小剛拍什麽題材的電影,把范冰冰的陰陽片酬拿出來說事,也顯得不太厚道。他的性格、做派和人設,一點也不討社交媒體的喜歡。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崔永元這麽評價自己,“小崔是非常純潔的人,他認為這個世界特別好,有壞人也是少數的,壞人也是有底線的,是盜亦有道的。”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於世界的美好想像,規則、道義、底線以及大同世界的未來願景,一一清楚明白,並且人人認同遵守。然而,這種理想主義者在社交媒體上很難生存。且不說理想,在社交媒體上談夢想也是危險的。汪峰上《中國好聲音》常問選手“你的夢想是什麽”,結果引來網友群嘲。

  騰訊談話節目《與陌生人說話》有期節目請來王諾諾(號稱知乎女神)和吳曉辰(花了400萬整容)做了個對話。王諾諾說,自己想要的是100年後的人們覺得,曾經有個叫王諾諾的有部作品挺牛。吳曉辰就說,100年後人都不在了,現在能美美的就好。結果網友多數支持吳曉辰,覺得她真實,而王諾諾則“太裝了”。這就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價值觀,拒絕理想主義,隻問當下、遍地犬儒,默認存在就是合理。對每一個個體,都試圖通過榨出其“皮袍下的小”來獲得平等和滿足。那原來隻不過是為人基礎的“真實”,卻已變成了至高評判標準。

  理想主義和社交媒體兩者的基因是互斥的,可是如今崔永元卻又只有這一個“平台”。熱衷文化綜藝的央視不再需要他;他身在中國傳媒大學,沒有教師資格證教不了書;他又“嫉惡如仇”,不那麽沉得住氣,忍得住各種批評、謾罵和詆毀。也許崔永元並非不懂得這一點,他完全可以出出書、念念詩詞、開開講座、培養些新人,擺出過來人模樣,這難不倒他。畢竟現在大家都在乾這個,連吳亦凡、易烊千璽都做過評委了,張泉靈已經在演講“別被時代拋棄而不自知”了,“央視良心”白岩松也寫了一本書叫“白說”……可崔永元還在社交媒體上乾著新聞一線的活兒,還想方設法盼著馮小剛劉震雲來應戰。

  崔永元的姿態讓人心酸,他就像魯迅《狂人日記》裡的“狂人”,《聰明人、傻子和奴隸》中的傻子,安徒生《皇帝的新衣》裡的孩子,他一直在呐喊,周邊卻一片沉寂。

  崔永元有抑鬱症很多年,只是想問一句,到底誰病得比較厲害?

  馬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