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11”訂單配送高峰 快遞員夫妻上陣闖難關

11月12日,快遞小哥正在進行分類。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天貓“雙11”物流訂單已增4970倍,快遞員拉親戚闖難關,專家:粗放型向技術型轉變

“雙11”狂歡熱潮退去,作為電商“下半身”的物流行業年底大考接踵而至。

“去年是我表哥來幫我,送了一天怎麽都不願意去了,說太累。”申通石家莊市的快遞員孫磊告訴記者,年年“雙11”都是最累的時候,有限的人手要面對不停的收貨、卸貨與送貨,所以不得不請求親戚朋友來幫忙。

實際上,今年為應對“雙11”旺季高峰,快遞企業已通過員工親屬、勞務外包、聘用臨時工、鍾點工等方式,臨時補充了近40萬人。

儘管如此,隨著全電商、全民加入這場消費盛宴,快遞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與創新升級壓力不斷攀升。數據顯示,11月11日24時,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達到12.92億,11年增長了4970倍。

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隨著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電商市場日趨活躍以及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快遞行業需要(尋求)換道發展,改變勞動密集型的發展困境。如今,物流行業正處於加速變革期,從過去的粗放型、人員密集型向技術型、數字化轉變。

救急

快遞員“夫妻檔”上陣,旺季工資提高超2倍

“雙11”前一個月,孫磊正愁今年該如何運送大量快遞時,妻子主動提出在“雙11”的時候幫把手。“我妻子跟我提了好多次,前幾天正式把假請好了。”孫磊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妻子是石家莊某醫院的醫生,為了幫他闖過此次旺季難關,特地請了5天假。

“我會領她去各個片區熟悉一下場地,然後就開始分頭行動了。”孫磊稱,“雙11”期間,會有同事請親戚朋友來幫忙,網點也會急招一部分快遞員。“公司不允許壓貨,所以每個‘雙11’我都在不停卸貨、送貨,多數情況買個煎餅邊走邊吃就當午飯了,不這樣怎能叫‘雙11’”。

據申通方面不完全統計,“雙11”期間增加員工超過4萬人,主要用於分揀中心、末端等一線非專業和技術性崗位。“雙11”期間一線人員除了獎勵津貼外,基本工資多勞多得,基本會提高2倍以上。

對此,百世方面告訴記者,每年9月,進入快遞行業旺季,各快遞企業為應對“雙11”這樣的行業高峰期,會考慮補充勞動力,補充人員來源多樣,有的是外包、有的是員工借調、親屬來幫忙也是常見現象。

11日早上4點,新京報記者走訪時,韻達西城宣武公司(網點)正拉開大門,員工分散在分揀帶前站好,等待從京郊轉運中心開來的第一批送貨車。2分鐘後,貨車駛入庫房停好,兩名快遞員拉開貨車側邊的大門。車廂內塞滿大大小小的黃色紙箱,一名快遞員熟練地爬進車廂,將貨物推進了梯形收納箱導向分揀傳送帶。

“早上8點之前會到兩車,我們必須保證所有的快遞在8點前分揀完畢。”韻達西城宣武公司負責人徐飛告訴新京報記者,平日這樣的大貨車每天會來四趟,分別是凌晨4時,上午6時,下午2時、傍晚5時,“雙11”期間,快遞貨量激增,每天到來的車輛將增多,但公司要求不變,即不準壓貨,來了就得卸,卸完馬上分揀。

提速

預售訂單運至10公里內,包裹“天亮達”

“12.92億。”

11月11日24時,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定格。十一年來,從26萬起步,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到今年創下12.92億的新紀錄。

此外,截至“雙11”當天11時01分,中通訂單量破1億,較去年提前3小時40分鐘;同天,圓通“雙11”破1億較去年也提早4小時08分鐘;德邦大件快遞單產品收入也於18時42分破1億。

新京報記者梳理中通“雙11”快遞業務量注意到,從2009年的超35萬件到2011年136萬多件再到2014年超1657萬,十年間其快遞業務量如今已突破一個億,中通等快遞公司業務量正隨著快遞總量的上升逐年跨過一個量級。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1月11日,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件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高峰期間,日均處理量將達3.5億件,超過日常處理量的2倍。

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的“雙11”旺季高峰期將從11月11日持續至18日,高峰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

新京報記者從菜鳥方面獲悉,從11日凌晨至當天上午8點,天貓8小時發貨破億,刷新紀錄。從2013年來,同樣數量的訂單發貨時長已經累計縮短40個小時。

“真快,凌晨1點下單,下午就到了。”北京的李朝輝11日下午就收到“雙11”買的東西。此外,多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明顯能感受到這個“雙11”包裹發貨速度提升。而“雙11”發貨速度相關字眼也成為熱搜話題。

菜鳥總裁萬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菜鳥今年首次推出規模化的預售訂單下沉,提前發貨到消費者10公里範圍內,消費者提前購買預售商品,凌晨付尾款後,馬上就能收到貨物。

變革

13日預計為配送高峰爆倉大考面臨技術轉型

新京報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為了實現“兩不”(全網不癱瘓、重要節點不爆倉)、“三保”(保暢通、保安全、保平穩)目標,在現有服務能力基礎上,全行業臨時聘用近40萬人和增加12萬輛汽車,新增360多萬平方米處理場地和3000多套自動、半自動分揀設備。在技術上,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逐漸實現量產和規模化應用。

“末端網點確實會補充一些快遞員,對我們來說更大一部分人手會增加在轉運中心。”百世方面表示,隨著科技賦能,物流倉儲、轉運中心,都在不斷自動化升級,但人依舊必不可少。在轉運中心增加人手,最關鍵的是“盯”,即快遞從車上卸下被放置上自動分揀線,機器不能保證所有快遞的電子面單是朝上的,這些人員需要幫助快遞“翻面”,以便機器能夠掃到快遞上的電子面單。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北京多家網點均採用智能加人工分揀,即每個包裹會貼上電子面單,經過傳送帶會被機器自動識別入電子庫,人工在傳送帶一側,幫助將包裹分揀至代表不同的片區的隔間裡,提高效率。

徐飛稱,“‘雙11’第一天貨量並不多,主要是從片區收上來的貨與正常的配送貨,包裹預計會在11月13日迎來峰值。”

“從全國範圍來講,補充40萬人的數據不算多。”快遞專家趙小敏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雙11”物流整體情況特點為科技化和綠色化,對快遞小哥的關懷程度有很大提升。同時,物流行業正處於加速變革期,從過去的粗放型、人員密集型,正在向技術型、數字化轉變。“經過了十多年的考驗,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都已經適應了‘雙11’的高峰情況。”趙小敏稱,相關部門會提前發布消費提示、物流預警等,各方面和全鏈條都已經非常成熟。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目前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已經在行業廣泛應用。除了智能分揀機器人外,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也逐漸實現量產和規模化應用。目前,全國已經建成232個大型自動化分揀中心,順豐、京東、菜鳥、蘇寧等企業在全國建立多個無人倉。大批能夠負重的倉儲機器人、配送機器人在不同場合推廣應用。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今年“雙11”期間快遞業務量28億件的預計數量,幾乎超過2018年(18.8億件)近10億件。各企業為應對短期激增業務量,需要增加人力、運力等產能投入,反之可能出現爆倉等問題。

楊達卿對新京報記者稱,對一線網點來說,“雙11”帶來快遞業務量的增加,也意味著現金流的改變,快遞企業“樂此不疲”。隨著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電商市場日趨活躍以及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快遞行業需要(尋求)換道發展,改變勞動密集型的發展困境,加速在倉、運、配等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用科技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

新京報記者 程平 陳維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