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一定要有產業的注入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7月23日報導 在今天舉行的2019第二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城市設計中心主任李楠接受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打造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同時,一定要注入產業元素。

歷史文化名城的打造要有產業的注入

「歷史文化名城的打造,它是一種形態保留,是精神繼承。」在李楠看來,與此同時,還一定要有新的產業。「保存和保留是一個概念,接下來怎麼去發揚它,去往下去發展它?這個時候就要有產業的注入。」

在李楠看來:「首先要把保護的文章做好,把繼承的文章做好。因為文化非常豐富的時候,我們就很難去分辨它。所以要把最核心的文化要素識別出來。然後再把它提升,把它做寬。」

他舉例說,成都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比如包容、友善、羅曼蒂克、飲食文化等等。「這個時候文化很寬,我們就需要把它變窄,要提煉出我們精神。」創新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把這些文化的要素通過城市的形態表現出來。比如建築形態、規劃的形態、景觀形態把它表現出來。

綠道建設要保證生態、體育、服務等功能

2017年,《成都市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方案》正式對外公布——1.69萬公里的天府綠道體系。目前,成都正在推進天府綠道建設。對此,李楠建議,綠道打造第一要保證它的生態功能。「什麼叫生態功能?簡單說就是所用的材料,能夠把水滲下去,要保水,這就它的一個最基本的生態功能。」

第二,要有體育、休閑功能。「綠道裡面能夠騎車、跑步,早上大家起來可以在裡面做體育運動,這樣它就有體育休閑的功能。 」

第三,綠道裡面要有的便民設施。「這個要根據綠道服務的周邊居住情況而定。比方說,周邊是大量的學校,可能就是它的體育功能會比較強。如果周邊是養老院,可能就休閑座椅會比較多等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