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未來黃金20年:醫藥健康行業大爆發

一、醫藥行業潛力巨大,發展正起風口

1、人口老齡化加速,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需求增長

從 2007 年到 2017 年,我國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從8.10%上升到 11.40%,老齡化比例高於世界總體水準。預計未來 20 年,中國老齡人口比例將突破 20%。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加,對於醫藥產業的需求明顯增加。過去 20 年,國內慢性病的發病率逐步提高。老齡化程度和慢性病發病率的提高也使得養老產業、健康管理產業需求迅速增長。

圖1:中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以及比重

2、中國衛生費用增長體現醫療行業穩定快速發展。

2010 年到 2016 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從 20000億元上升到4550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2%。同時人均 GDP 從 2010 年的 30876 萬元/人上升到 2017 年的 59660萬元/人,複合增速約為 11%。我們可以看出國內衛生費用的增速明顯高於國內 GDP 增速,體現出國內醫療整體需求正在快速提升。

圖2:近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及增長率

圖3:近年人均GDP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WIND、海銀財富研究部

3、經濟水準得到改善,醫療需求增長。

隨著國內平均收入水準的快速提升,從 2012年到 2017年,中國居民平均收入從 21986元上升到 33834 元,同比增長7.2%。國內人均衛生總費用從 2010 年的 1490 元上升到 2016 年的 3352 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4.47%。國民個人醫療衛生需求正在快速提升,收入水準的增高為人們尋求更好的醫療服務奠定了經濟基礎。

圖4:近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準及增長率

4、商業保險與醫保、健康管理合作力度加大,患者支付能力提高

2017 年 11 月 15 日,保監會頒布《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稿)》,提出商業保險、健康管理與醫保合作的模式,要求保險公司將健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


圖表: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新增健康管理服務與醫保合作章節主要內容
1 保險公司可以將健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提供健康風險評估和乾預,提供疾病預防、健康體檢、健康顧問、健康維護、慢性病管理、養生保健等服務,降低健康風險,減少疾病損失。
2 保險公司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的,有關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可以在保險合約條款中列明,也可以另行簽訂健康管理服務合約。
3 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其分攤的成本不得超過凈保險費的20%。
4 保險公司經營醫療保險,應當加強與醫療機構、健康管理機構、康復服務機構等合作,為被保險人提供優質、方便的醫療服務。
5 保險公司應當積極發揮健康保險費率調節機制對醫療費用和風險管控的作用,降低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
6 保險公司應當積極發揮作為醫患關係的第三方作用,幫助緩解醫患資訊不對稱和醫患矛盾糾紛問題。
7 保險公司與醫療服務機構和健康管理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不得損害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
8 在充分保障客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基本醫保部門等實現資訊互聯和數據共享。
資料來源:《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海銀研究部

在政策層面,國家已經將醫藥創新提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2016 年以來,國家發布了多項鼓勵藥品創新的政策,對臨床實驗、審評審批、藥品註冊、專利保護等各個環節進行了明確。 2017 年 10 月頒布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這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鼓勵藥品創新的政策,把醫藥創新提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2018年4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葯進口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針對「互聯網+醫療健康」指出:1、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2、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推動東部優質醫療資源對接中西部需求;3、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資訊共享。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一站式」結算。一加快、二推進、三探索與推行肯定了互聯網技術對醫療健康的附能作用,推動我國健康產業更快更強的發展。

時間 部門 檔案 要點
2016年5月 國務院 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建立現代醫藥流通體系,推動大型企業建設遍及城鄉的藥品 流通配送網路。
2016 年10 月 國務院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 主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
2016 年11月 國務院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長官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乾意見 1.加強醫保經辦管理職能。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 「六統一」。 2.推進支付方式改革。 3.創新基本醫保經辦服務模式。
2017年 1月 衛計委 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 製」的實施意見(試行) 2017年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 率先推行兩票製,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2017年6月 國務院 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2020年,全國範圍內普遍實施適應不同疾病、不同服務特點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
2017年7月 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軍委後勤保障部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 (2017-2021年)發展規劃》 到2021年底,在主要疾病領域和臨床專科統籌建成100家左右的中心;開展20-30項萬人以上規模的疾病人群隊列 研究
2017年 11月 國務院 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2018年1月 國家中醫藥局,衛計委 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 《計劃》提出了五項制度改革,自2018年起,建立預約診療制度、 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 社工和志願者制度。
2018年4月 國務院 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加快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與原研葯品質和療效一致的仿製葯、原研葯按相同標準支付。建立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
2018年5月 國務院 《關於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葯進口 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取消28項藥品的進口關稅
2018年7 月 CNDA 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 的技術指導原則 對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等均給予明確,鼓勵藥品的境內外同步研發,加 速進口葯國內上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海銀研究部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在重大新藥專項和藥品的研發經費,據統計,預計到2020年, 政府在藥品研發經費上的總投入將達760億元。國家高度重視醫藥行業的研發和技術創新,鼓勵發展醫藥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圖5:國家重大新藥專項投入和藥品研究經費(億元)

數據來源:科技部、海銀財富研究部、投中資訊

二、醫療健康行業投融資情況

1、醫藥製造行業增速緩慢回升,基本維持 5 年來歷史平均增速

自 2013 年以來,我國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 11.65%,2015 年受我國整體經濟放緩、醫療財政投入增速放緩、醫藥行業監管趨嚴、改革政策密集落地等多方面影響,醫藥增速降至最低 8.5%,2016-2017 年緩衝後有所回暖,2017Q4 的增速達到 13.6%。2018 年 1-4 月增速有所回落,整體在歷史平均值附近。

圖6:醫藥製造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

2、醫藥產業一級市場投融資動向

隨著國家對醫藥產業的大力扶持,一級市場融資事件也隨之發生同向變動,呈現波動中逐漸上升的趨勢。2018年上半年融資事件及融資金額已明顯超過2017年全年數量, 醫療健康行業一直是備受投資者青睞的熱點投資領域,預計未來醫療行業的吸金能力依然強勁。

圖7:2014-2018年上半年 中國醫藥產業融資事件數量及增速

圖8:2014-2018年上半年 中國醫藥產業融資金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海銀財富研究部、投中資訊

2016年底國家正式頒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生物醫藥正式列入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據投中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生物製藥在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上均保持較高增長,生物製藥產業發生的融資事件佔比已達到整體醫藥產業70%左右的規模。

圖9:2017Q1-2018Q2季度中國生物製藥融資事件數量及增速

圖10:2017Q1-2018Q2季度中國生物製藥融資金額及增速

此外,我國生物製藥產業融資輪次處於A輪、B輪的比例將近70%,產業發展相對處於早期,整體上來說,醫療健康行業受益於政策的支持,存在很大的發展太空,未來將迎來行業爆發期。

圖11:中國生物製藥公司所處融資輪次比例

是時候 贊一下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