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媒:貝索斯稱亞馬遜的行業統治力被誇大,外界無需懼怕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新浪科技,編譯:木爾,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認為,外界不應忌憚亞馬遜在過多領域的存在。他的話或許有些許道理。

據CBNC獲得的記錄顯示,在2017年三月份的公司內部全員大會上,一名員工曾向貝索斯提問,他對外界擔心亞馬遜可能在多個行業內扼殺競爭的看法。提問者指出,隨著該電商巨頭向每一個重要的業務類別進軍,部分亞馬遜的合作夥伴和客戶已經開始隱隱擔憂。

貝索斯回答說,這些擔憂“一直”都有,而且經常被誇大,因為這是“非常有料”的新聞報導。有些公司股價,甚至在聽聞亞馬遜可能要進軍新領域的傳言時,也會出現下跌。對於這樣的情況,貝索斯不以為意,稱其為“短期”效應。

“事實上,共贏的局面十分寬廣,”貝索斯在那次全員大會上說道,“這些公司也並沒有倒下。”

貝索斯的觀點或許是對的。

最近幾年,擔心亞馬遜統治全世界的顧慮已然達到巔峰。2017年第四季度,在標普500指數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亞馬遜被提及的次數最多。但亞馬遜的一些主要競爭對手並沒有倒下,甚至在這家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競爭壓力下,欣欣向榮。

上周,沃爾瑪的財報表現強勁,這主要得益於與亞馬遜直接競爭的在線業務增長穩定。亞馬遜的影視製作負責人詹妮弗·塞爾克(Jennifer Salke)承認,公司的影視業務面臨艱巨挑戰。與此同時,微軟在雲業務領域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谷歌則在語音助理領域給亞馬遜製造壓力。

在亞馬遜剛剛涉足的領域——運輸、醫療及食品雜貨等,這裡的公司到目前為止仍未受到亞馬遜存在的影響。

事實上,標普500指數公司中,有65家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了亞馬遜,35家在2018年大盤表現出色。

“人們高估了亞馬遜‘擠兌’競爭對手的可能性,”華盛頓大學的商學教授查爾斯·希爾(Charles Hill)說,“這單純是對大公司的一種非理性恐懼。”

一名亞馬遜發言人指出,公司十分多元化,在各個業務領域也都面臨大量競爭壓力。甚至在公司的最大規模業務——電子商務領域——“我們依然不到全球零售業的1%,不到美國零售業的4%,”公司表示。

市場並非你死我活

希爾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亞馬遜所在的市場空間巨大,足夠多個參與者共存。

在AWS開創的雲計算市場上,微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谷歌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增加。在運輸方面,聯邦快遞和UPS的物流網絡之龐大,亞馬遜在短期內幾乎構不成真正威脅。再有,即便亞馬遜在在線購物領域的領先地位無可置疑,擁有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電子商務仍然只是美國整個零售行業的一個零頭,其他參與者的增長空間綽綽有余。

“這從來都不是你贏我輸的遊戲,”希爾說,“大公司和小眾競爭對手共存的空間必然存在。”

在2018年3月的全員大會上,AWS的首席執行官安迪·傑斯(Andy Jassy)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在AWS發布了直接與之競爭的產品後,人們曾經預測New Relic、MongoDB和Cloudera這些軟體公司將紛紛倒閉,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自上市以來,New Relic和MonggoDB的股價已經上漲了兩倍多,只有Cloudera的股價下跌了20%。

“我們在新的領域推出產品並不意味著,另一家開發了出色消費體驗和擁有忠誠客戶群的公司就會受到影響,”傑斯說,“這樣的說法很有市場,但實際上很少發生。”

一名發言人補充說:“如果回顧AWS的歷史,你會發現,我們是根據自己的客戶需求開發產品和服務的。有時候,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與我們客戶提供的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但是大多數細分市場規模廣大,能容納多個成功的入局者。而且,對於那些已經開發了具有重要功能的有意義產品的客戶,我們未曾看到他們的增長因為AWS在同一領域的出現而受到影響。”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商學教授拉胡爾·卡普(Rahul Kapoor)認為,很多亞馬遜已經涉足的市場也多處於初期階段,允許競爭產品同時存在。這些市場包括視頻流媒體和語音技術,它們仍在期待一個“主流設計”,因為不同的用戶群體有著不同的偏好。

卡普說:“亞馬遜進軍的市場仍在發展中。”

真正的失敗者

貝索斯在那次大會上表示,獲得最多關注的報導都提到了亞馬遜的競爭對手恰好也是AWS的客戶。新聞報導指出,近來包括沃爾瑪、克羅格、塔吉特等在內的大量零售商都準備放棄AWS,因為他們在零售行業與亞馬遜存在競爭關係。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商學教授阿比謝克·納格拉哈(Abhishek Nagaraj)認為,雖然大公司是有能力與亞馬遜抗衡,但真正的失敗者更有可能的是那些資源較少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數受到影響的不太可能是像微軟這樣的公司,”他說。

特別是,隨著亞馬遜推出越來越多的自有品牌產品,又大肆發布廣告爭奪銷售額,大部分銷售均依賴亞馬遜市場的賣家和品牌商恐會面臨更大的阻礙。

波士頓大學的商學教授安德烈·哈谷(Andrei Hagiu)說,有必要對亞馬遜的一些商業行為進行進一步的監管審查。比如,亞馬遜的政策不允許第三方賣家在其它平台上提供更低的價格,這裡就存在壟斷可能。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亞馬遜無可厚非,因為公司通過低價和豐富的產品為消費者帶來了益處。

“說‘亞馬遜正在吞噬互聯網’實在言過其實,”哈谷說。

亞馬遜發言人指出,公司的自有品牌業務僅佔“我們銷售額的1%左右”,並強調亞馬遜通過承擔各種基礎設施和物流工作,讓小型企業得以與大品牌競爭,而這些工作是小型企業獨自無法承擔的。

“全球有數百萬千萬的中小企業在亞馬遜上出售商品——僅在美國就有百萬家,而且我們平台上出售的半數以上產品均來自這些中小企業,”亞馬遜說。

或許,如今亞馬遜面臨的不過是每一家大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要面臨的問題。就好比幾十年前,當微軟或沃爾瑪進軍某個行業時,人們也時常哀歎一大批競爭對手恐無法生存。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指責的對象換了一茬又一茬,”希爾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