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作業系統新戰事:盤古開天地,華為創鴻蒙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湯輝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的一句“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研作業系統即將面世”,使平靜了許久的手機作業系統市場波瀾再起。大家都在猜測和期待著,國產作業系統是不是又迎來了突圍的機會。

這一次,華為“鴻蒙”系統的呼聲要比7年前阿里YunOS大。2012年初,阿里YunOS問世,這被公認為中國真正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國產手機作業系統。如今,YunOS已經沉寂,國內廠商挑戰自主手機作業系統铩羽而歸。

回顧歷史,實際上海內外廠商不少都嘗試過做作業系統,1999年Symbian(塞班)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手機作業系統,2013年曾經呼風喚雨的“塞班”宣布退出作業系統的江湖。將塞班趕下歷史舞台的是安卓,在安卓出現之前,蘋果的iOS已經發布並站穩腳跟。

蘋果和安卓出現後,就再也沒有給其他的作業系統留下太多的活路。2010年,微軟發布Windows phone(以下簡稱WP),但是WP前前後後也就活了不到8年。2012年,手機第一大巨頭三星公司主導推出Tizen系統1.0版本,僅僅3年後,Tizen“出逃”手機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卓和蘋果iOS盤踞著全球手機作業系統超過95%市場份額。倘若國產系統與這兩個巨頭要有一戰,“鴻蒙”為代表的國產作業系統勝算在哪裡?

“前赴後繼”的作業系統

在谷歌暫停與華為的部分合作之後,華為的“鴻蒙”被外界賦予了重大的意義。要談“鴻蒙”的競爭力,就要了解手機作業系統的產業發展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公開資料梳理發現,不少海內外廠商“前赴後繼”為自主作業系統奮鬥過。

全球最早出現的智能手機作業系統是塞班。1998年Psion正式聯合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組建了Symbian公司進攻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作為一個開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為支持Symbian的設備開發軟體。2000年,搭載塞班系統的愛立信R380發布。2004年諾基亞收購塞班公司股權並獲得控制權,諾基亞的風靡也將塞班系統帶向輝煌。2006年前後,塞班成為智能手機作業系統“一哥”,市場份額超7成。

2005年,手機作業系統市場迎來了兩位重量級“選手”。在那一年,谷歌宣布注資收購Andy Rubin開發的Android(安卓)系統。隨後谷歌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另一位是黑莓,2005年黑莓作業系統BlackBerry OS 4.1發布。

追溯起來,塞班從2007年開始走下坡路,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掀起一輪觸屏手機風暴。諾基亞後來逐漸被蘋果趕超。iPhone面世的同時,蘋果發布自己的作業系統iOS。到2010年,全球主流手機作業系統已經是Android、iOS和BlackBerry OS,塞班系統沒落。

2010年,微軟宣布推出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 7。2012年,諾基亞官方宣布放棄塞班品牌。由於盯上了諾基亞在塞班上的積累,2013年微軟不惜以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旗下手機業務,想要做大WP。當時,產業界紛紛對WP寄予重望。後來隨著黑莓的沒落,手機作業系統走到了谷歌、微軟和蘋果“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過很快,作業系統江湖由安卓和蘋果牢牢佔據。根據全球網站通訊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統計,截至2019年4月,在移動端作業系統中,谷歌安卓系統佔74.85%,蘋果iOS佔22.94%。

除了這些知名的作業系統外,這個細分領域也出現過不少“曇花一現”的作業系統。比如,諾基亞還曾在2005年推出Maemo系統,2010年諾基亞又合並推出MeeGo系統,但是這兩款系統都沒有做起來。2009年三星電子自行開發的BADA智能手機平台發布,隨後三星還聯合其他手機廠商推出過LiMo系統。

在中國,阿里巴巴是嘗試做自主手機作業系統的代表企業。2012年,伴隨著天語W800手機全面上市,隨機搭載的阿里YunOS也宣告面世。2014年至2015年,YunOS達到其發展的巔峰,市場份額一度達到7%。但是很快,天語也放棄使用YunOS,YunOS最終沒能擺脫被邊緣化的宿命。

此外,小米的MIUI、華為的EMUI、VIVO的Funtouch OS等都是國產廠商基於安卓系統的二次深度開發的手機系統。

安卓、蘋果因何一統江湖?

回顧手機作業系統發展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一個手機系統成敗往往伴隨著手機品牌本身的命運變幻(三星除外),也取決於其生態規模。

6月10日,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安卓和蘋果累計佔全球手機作業系統的份額在95%以上,其他的作業系統中,Yun OS、WP和黑莓還有部分在用用戶,“但是這些系統要想發展新用戶也很難了。”

付亮表示,目前做得最好的兩個系統是兩個極端,一個是軟硬一體化、自成生態的蘋果iOS,另一個是開放的安卓。“iOS是借著3G智能手機帶來的新機會,快速切到這個市場裡,迅速獲得比較大的用戶群體,形成一個封閉的、但是用戶規模足夠大的生態,這使得蘋果得以生存。”

在他看來,安卓的成功則是因為谷歌帶來了全新的互聯網思維,打造了一個低門檻進入的開放平台,把能吸引的廠商全部吸引過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並且這個生態還能自我調節、自我優化。“蘋果是另類,黑莓之後,這種封閉的作業系統就越來越難,”付亮表示。

一位在IT行業沉浸10余年的人士則告訴記者,安卓系統能做起來,主要是因為開源、免費,更重要的一點是契合了當時由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巨大潮流,而iOS則從性能、技術的角度來看,本身就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同時也得益於蘋果的完整的生態模式。

付亮告訴記者,安卓開源之後,其他系統想要再切入就很難。“三星的Tizen系統沒有做起來,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因為在iOS和安卓下,三星很難再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生態體系。比三星更有機會的WP,也沒發展起來。”

記者注意到,三星在搭建Tizen系統過程中,並沒有下決心堅決不用安卓系統,反而是安卓與自家系統都有使用。最終,市場選擇了安卓。2016年黑莓也被安卓打得節節敗退。當年4月,黑莓時任CEO程守宗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我熱愛我們的手機業務,但我們更要考慮的是如何盈利。”事實證明,沒有用戶規模,難談獨立手機系統。

“阿里也算大規模投入過,YunOS得到一些小品牌廠商的採用,但也很難再像安卓這樣得到全球的TOP10手機廠商的支持,實際上阿里一直沒走出這一步,全球TOP10手機廠商,沒有一家接受他的系統。形不成應用規模,廠商的繼續開發的積極性也會減弱,這是一個負面循環。”付亮說道。

華為鴻蒙勝算幾何?

目前,華為已申請“鴻蒙”商標,同時,華為也被曝出在歐洲注冊了“ARK OS”商標,“ARK”在英文中是“方舟”的意思。在余承東的眼裡,華為作業系統也的確有著與海思芯片一樣的戰略意義,屬於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那麽,華為“鴻蒙”的勝算有多大?

付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安卓和iOS巨頭壓製下,其實當年阿里YunOS的切入方式是對的,但是如何讓頭部手機廠商接受,這就是問題。對於“鴻蒙”而言,道理雷同。

此前,飛象網創始人項立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為有2億部手機的出貨量,蘋果也是2億部手機,“蘋果的生態能做起來,為什麽華為就不能做個生態呢?”

但在付亮看來,他更傾向認為,華為能有2億部手機出貨量,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安卓產業鏈。華為的“鴻蒙”系統即使宣稱是重新編譯後速度更快,不需要單獨開發應用,“但是我相信,這中間還是會有差異的,這些應用,包括這些服務對它的支持。”

付亮告訴記者,軟體需要不斷更新迭代,檢測發現bug,然後修正,“現在還沒法說華為有沒有勝算,華為作業系統如果能挺住,堅持一年以上,在國內先‘練兵’,形成足夠大的影響力,然後再走出去,在全球市場得到認可,這個機會肯定還是有的。畢竟中國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市場。但是在主流的發達國家,運營商的集采佔比相當大,運營商在集采時會考慮包括作業系統、安全性等因素,至少在這一點上,安卓是經過多年沉澱得到認可的。鴻蒙現在還沒經歷這個階段。”

他還強調,5G是一個機會,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將鏈接成一體。在這個新的變數上,華為能不能在物聯網上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力,這對鴻蒙的開放性提出要求。

“如果美國的持續高壓,將谷歌系統這條路堵住,那華為有可能通過連續數年投入,逼出一套全球第三大作業系統。但如果谷歌一直保持開放性,華為想發展起來好像就比較難了。”付亮坦言。

前述IT從業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如果美國繼續態度強硬,鴻蒙系統在國內用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像Windows當初那樣讓大家用盜版也不管,那就很難做了。”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