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圖繪史:八國聯軍眼中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的八國聯合軍隊。

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後以中國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中國付出白銀4.5億為終。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清光緒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奧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入侵中國所引發的戰爭。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11國簽訂《辛醜條約》,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主權。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清光緒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奧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入侵中國所引發的戰爭。圖為天津戰役

八國以日本派遣的軍隊人數最多,派遣士兵23000人,軍艦18艘,陸戰隊540人總派遣的軍隊人數為23540人,奧匈帝國派遣的人數最小只是象徵性派遣75人,日本成為八國聯軍的主力。

當時洋人干涉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內政,慈禧太后為首的滿清守舊貴族強烈排外,甚至連基本國際關係準則都不顧,要把洋人全部趕出去,斷絕與外國的所有關係。這是激起當時重大變故的一個導火線,慈禧決定順應義和團"助清滅洋",要將八國聯軍趕出中國而向八國聯軍宣戰,因而有了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

八國聯軍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十一個國家簽訂辛醜條約為終,其中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四億五千萬即當時中國總人口,以示每人一兩,達羞辱中國人之意),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稱為庚子賠款。 圖為天津南門爭奪戰

在戰爭中,俄國出兵侵佔中國東北全境,這也為日後的日俄戰爭埋下了伏筆。 圖為天津武器庫戰鬥。

後來美國為了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向清政府減少了約1千萬兩白銀的賠款。退款主要用於中國向美國派遣公費留學生,清華大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

《辛醜條約》的賠款總數在10億兩以上,後來由於形勢的發展,經過延付、停付及退還,實際賠款並沒有達到這個數目。據歷史資料統計,至1939年1月15日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出通告宣稱停止支付庚子賠款為止,1902-1938年這37年間,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海關兩,扣除美英等國退款等,中國實際支付給帝國主義的賠款數額共五億七千六百多萬兩,約佔總數的58%。

北京動物園裡有一座西式建築,名為陸謨克堂,可能很多人路過都沒有正眼兒瞧過它。

陸謨克堂建成於1934年,是目前國內已知的唯一 一座法國庚賠建築,共三層,洋灰鐵筋結構,建築面積共2000平方米,由三所共同使用,三層為植物學所的標本館。

很多國家都向中國退還了庚子賠款,尤其是荷蘭,將中國的賠款100%全部退了回來。雖然日本也退了,但極其不情願,而且在其中還玩了很多花招。1936年以後,退款更是全部投入了侵華戰爭當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