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窺信陽大地的茶俗

中原大地的飲茶習俗別具一格,獨具風采。中原人們把茶分為細茶和粗茶。細茶,即從茶樹上採摘的鮮葉,經過加工製成的茶葉。細茶之中,尤以綠茶和紅茶最受歡迎。粗茶,則是採集各種樹木的葉子、如竹葉、柳葉、棗葉、梨葉等,經過加工後當茶喝,人們稱它為粗茶。

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是待客之禮,喝茶名目繁多,禮儀也講究。招待客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客人執杯沏茶。為客人沏茶時,即使是乾淨茶杯,也要有清水再沖洗一下。而在中國南方茶壺內的茶漬是不清洗的,茶漬積成茶垢,茶垢越厚,表明茶壺「有年頭了」,茶壺也就越珍貴;洗茶漬是不懂事的表現,廣東潮州就把那些好心辦壞事的人稱為「洗茶漬的」。

中原地區恰恰相反,如果客人來家做客,主人用積滿茶漬的茶壺和茶杯為客人倒水,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會被客人視為不衛生而引起反感。所以,待客的茶具必須洗涮得乾乾淨淨。河南人平時飲用的綠茶,最多是信陽的毛尖茶,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細茶。信陽毛尖常被列入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它色彩碧綠,香氣馥鬱,味道醇厚。唐代時信陽已把茶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說「淮南茶,信陽第一」,對信陽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信陽毛尖茶主要產於信陽的西南崇山峻嶺之中,以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雲陽和黑龍潭、白龍潭的茶葉最有名,當地人稱這幾個地方為「五雲兩潭」。這裡山高地勢好,一年四季雲霧瀰漫,故而茶葉香味濃鬱,質量上乘。此茶一年採摘三季,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春茶碧綠,先苦後甜。夏茶味澀,顏色發黑。秋茶風味別具一格,產量又低,特別珍貴,故而有「秋茶好喝捨不得摘」的說法。民謠有「早茶留著送朋友,晚茶留著敬爹娘」,表現了茶鄉人對朋友的誠摯和對爹娘的孝敬。春茶和秋茶為茶中上品,以它作為饋送禮物,確實再合適不過了。

在信陽茶鄉,如果客人來到,以茶待客是必不可少的禮節。客人用的茶杯應是透明玻璃杯,這樣做的用意是讓客人在喝茶時,透過茶杯,可以鑒別茶葉的好壞,體會主人待客的誠意。民間用兩葉一芽的茶葉做成菊花形狀,俗稱「菊花茶」。開水沖泡後,膨脹的茶葉似盛開的菊花,形態優美,味道芬芳。但菊花茶用料考究,製作工藝複雜,只有貴客臨門,主人才大顯身手,故而當地有「不是貴客不製花」的說法。

在農村,農民飲用的大多是自製的樹葉粗茶。常用的樹葉有柳葉、竹嚇、柿葉、棗葉、蘋果葉、梨葉等。人們把這些葉子採摘收集,用開水焯熟,置陰涼處瓊乾,稱它為「粗茶葉」,一年四季用它來泡水飲用。人們喜喝粗茶的原因,一是受經濟條件製約,農民無力購買價格昂貴的細茶。二是喝粗茶可以強體健身,如柳葉、竹葉茶可敗火去毒,棗葉、蘋果葉茶可養肝安神,斂汗化瘀等。槐豆也是人們常喝的一種茶。每到秋季,槐樹葉子發黃落去,樹枝上只剩下一團團一簇簇的槐豆莢。人們把它採摘下來,上籠蒸熟,然後曬乾。用它當茶葉喝,據說可以養血止血。

另外,人們還用菊花泡茶,疏風清熱,健腦安神。用艾葉泡茶,溫胃散寒,疏理氣血。傷風感冒時,以薑茶祛風發汗。咳嗽時,把白蘿蔔切成塊熬水喝,蘿蔔茶可以止咳化痰。婦女月經不調,小腹陣痛,喝一些紅糖茶,便會調理血脈,止痛活血。若得了便秘,把青菜煮成菜茶,喝下後可通瀉腸胃,清熱散結。小孩出麻疹高燒不退,有經驗的老人會煮上一碗芫荽(香菜)菜,孩子喝過不長時間,就會退燒去熱,解表發汗。

中原人吃熱饃時,配上一碗蒸饃用的開水,一頓簡單的飯就算吃過了。這種水叫蒸糖菜。家裡來了客人,碗裡撒把白糖讓客人喝,叫作糖茶。夏天,農民下地乾活,氣候炎熱,燒開水時撒把綠豆,這叫綠豆茶,喝了它可以防暑降溫,祛熱敗火。民間的粗茶形式多體現了勞動群眾勤儉持家的精神。粗茶的來源多是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植物,人們利用它的自然屬性,飲茶的同時也達到了防病治病的目的。(文章來源:世界茶文化圖書館,圖片來源:南茗佳人)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