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小川:當機器真正掌握語言,這世界會變成怎樣?

中新網10月10日電,昨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主辦的“甦盛典?新商業TALK2018”在北京舉辦,《哈佛商業評論》主編何剛與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對“長期主義”進行了全面的闡述,而搜狗CEO王小川對強人工智能到來的預言則把會場氣氛引向高潮,他認為,“語言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當語言真正被機器掌握的時候,強的人工智能時代就到來了。”

在嘉賓介紹環節,作為主持人的吳聲稱王小川是“人工智能領域深耕者,卻也有著樸素的生物智慧。”此次演講中,王小川分享了“搜狗在人工智能、新物種模式下做的思考和探索”。

以創新驅動AI技術落地,掀人工智能時代的翻譯革新

“人工智能已成為一種新的物種,從智能手機到音箱、機器人、同傳、翻譯、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等。”在互聯網領域工作十九年,王小川對人工智能新模式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認為,在人工智能新模式中,圍繞語言的AI創新是兵家必爭之地:智能音箱大戰如火如荼,會打電話的AI、會辯論的AI……語言“黑科技”正在不斷更新。

王小川與現場觀眾分享了《聖經》中巴別塔的故事:人類希望通過建造一個通天塔來與上帝對話,上帝卻認為建造通天塔是藐視他的權威。因此上帝讓不同民族的人開始說不同的語言,通天塔計劃因此失敗。他認為,語言是人類在思想交流、溝通合作中最關鍵的環節。因此,搜狗的AI戰略從語言切入。

王小川以搜狗的輸入法和搜索為例,“搜索引擎需要通過語言獲取資訊,輸入法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資訊。”在搜狗“讓表達與獲取資訊更簡單”的使命下,翻譯成為重點突破領域。

翻譯的歷史要從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說起,“這場翻譯運動,將當時被納入阿拉伯領土的希臘、羅馬的文獻翻譯為阿拉伯語。不僅讓阿拉伯的統治政權更加穩定,為其民眾帶來更多的文化養分,也帶來了前後五百年黃金的盛世。這是跨語言文化交流的意義。”

百年來翻譯技術不斷發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首次出現基於規則的機器翻譯,四十餘年的技術迭代間,從SMT統計機器翻譯系統到2016年上線的神經網絡翻譯系統,機器翻譯的效果顯著提升,王小川說,“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翻譯將取代或者擴展每個人的外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首先想的不是怎麽賺錢,而是有機會參與人類文明發展進程。”

不管是出國旅遊、學習,還是參加高大上的國際會議,語言不通是一個令人頭大的問題,而搜狗翻譯技術正解決了這一問題。2016年,搜狗與清華大學聯合建立了天工研究院,對AI翻譯技術進行更多的研究與應用;2017年,搜狗發布全球首次商用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同傳翻譯技術。目前,搜狗已經能做到61國語言的互譯,並且在2017年國際賽事WMT中獲得第一名。

同時,搜狗從軟體到硬體都取得了落地成果,王小川介紹道,“一方面,我們在輸入法、搜索中融合進翻譯功能,讓用戶能直接通過中文,簡單地跨國表達和獲取資訊;另一方面,翻譯APP、搜狗翻譯寶pro等產品的發布,也補足了學習、會議、旅遊等場景下對翻譯的大量需求。” 以前的翻譯軟體,只能通過文本進行翻譯,而生活中存在大量圖片、語音中需要翻譯的內容,使翻譯過程效率低下,搜狗翻譯不斷革新,目前已具備文本翻譯、語音翻譯、對話翻譯、拍照翻譯、文檔翻譯等多種形式。

AI拓路者:搜狗AI走向虛擬個人助理

翻譯技術不斷創新的背後,是搜狗以語言為核心的自然互動和知識計算的AI理念。王小川解釋道,“圍繞語言為核心,使得人機互動更加自然,讓機器更加聰明,能夠對網上的知識進行計算,我們稱為‘自然互動’和‘知識計算’。”

“在人機交流過程中,更難的是理解語言承載的知識和概念,這就是知識計算。” 知識計算板塊,搜狗從翻譯、問答、對話三個方面發力,推出搜狗翻譯APP、搜狗翻譯寶pro、搜狗立知等軟硬體,王小川說,“我們希望讓搜索更新為問答,輸入法走向對話,通過翻譯連接華語世界與全世界。”

自然互動板塊,搜狗在語音、影像方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不僅擁有中國最大的語音輸入引擎——搜狗輸入法,中文的語音識別率已經做到了98%,日均語音輸入調入次數峰值達到4億次,還擁有多項“黑科技”成果。大會現場,王小川“唱起了”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當然不是現場真唱,而是向觀眾展示了由自己的語言數據與歌曲相結合生成的王小川版《我的滑板鞋》。該技術來自搜狗語音合成,“通過搜集少量聲音素材,就可以生成具有這位說話人特色的合成音色。”

這還不夠,緊接著,一條以“甦盛典?新商業TALK2018”為內容的新聞影片讓觀眾感到震驚,竟然這麽快就出新聞了?原來這是搜狗的另一項黑科技——“虛擬主播”技術,僅需向虛擬主播輸入文字,即可生成主持人播報新聞的音影片內容,與真人播報無異。

在自然互動和知識計算的融合下,王小川表示,“未來,搜狗的目標是實現虛擬個人助理,實現人機互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