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星美困難時刻:資金緊高負債擴張 欠薪欠租糾紛盤旋

  誰來拯救星美:回A征程險阻重重 路在何方?

  上個月底,有媒體報導稱,光線傳媒突擊融資70億擬並購下遊院線資產,潛在交易對象為港股上市的星美控股影院業務。

  這一傳聞隨後被雙方公告辟謠。但關於星美影院的出售卻不是空穴來風。

  星美院線的擴張步伐凶猛。2017年底,星美旗下的影院就達到了365家,今年還會推動“一縣一院”的策略,年底影院總數要達到450家,目標直指行業老大萬達院線。

  如此激進的擴張策略一方面給所屬的上市公司星美控股帶來一定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後續管理跟不上,導致影院經營屢屢出現問題。

  根據娛樂資本論了解,北京世貿天階的星美影院已經賣給了耳東影業;濟南一家星美影院已經賣給某個人,並掛靠新世紀院線;廣東中山小欖星美倒閉……

  不僅如此,各種欠薪糾紛、官司糾紛同樣盤旋在星美上空。天眼查數據顯示,星美發行是最高法公示的失信部門。

  星美控股借殼回A失敗,ABS計劃被疑違約,債務壓力巨大,資金鏈持續緊張。有兩位星美發行旗下中層員工表示,現在是星美系公司的困難時刻,星美發行、星美影業、星美影管、星美生活等公司都面臨欠薪、裁員等各種問題。

  對於資金鏈問題,星美集團獨家回復娛樂資本論稱,星美控股2018年主營業務持續向好,一季度票房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2%,非票收入佔比也在行業內屬領先水準。 ABS歸集償還屬正常的企業發展行為,和個別影院關店不存在因果關聯。從2017年至今,公司已提前歸集了超過20億的ABS和相關融資,不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

  星美系掌舵人覃輝更是不認輸,一場出乎市場意料的反擊正在醞釀……

  星美發行團隊“優化”,從80人縮減至20多人

  不久前,星美發行又惹上了一起發行官司,目前跟原告方世紀影業正在對峙,等待法院判決。這並不是星美發行最近遇到的唯一麻煩。

  受到互聯網發行衝擊,傳統影視發行公司正在經歷洗牌。不止一家電影公司開始收縮業務,砍掉發行板塊。一位院線從業者稱,星美的城市和區域發行團隊兩三個月前已被裁撤,接到項目會交給其他家發。

  而一位在職的星美發行人員向娛樂資本論證實,星美發行並非整體裁撤,而是在“優化”人員,以前發行團隊大概有80人 ,現在還有20幾個人,只剩下總部的職能了。

  在星美發行高層看來,公司人員變動主要是為了適應發行行業的變化,需要把駐地員工集中在北京。因為項目期和非項目期很難有協調,駐地發行參與程度太低,風險不可控,社保辦理、公司文化融合都比較麻煩。

  不過,據網上以及娛樂資本論所得到的消息,星美發行確實存在欠薪的問題。上述高層表示,在辭退的過程中,談得比較緩慢,有些確實存在欠薪,但正在解決。

  “未來核心團隊會放在北京,增加行銷業務,市場發展趨勢也是這樣的。宣傳行銷會在發行中佔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具體的駐地裁員,解決起來比較複雜,工資方面也會有相應的賠償承諾,大公司也不會跑。公司正常運轉,業務還在正常做。下半年和明年的十幾個項目都在做。”

(星美發行並不屬於星美集團上市公司體系,但實控人均為覃輝。)(星美發行並不屬於星美集團上市公司體系,但實控人均為覃輝。)

  星美影院的困境

  最先曝光在大眾視野中的,是星美院線的資金緊張狀況。

  2013年星美還只有83家影院,582塊螢幕。截止2017年,星美控股在中國擁有約365家影院、2,290塊螢幕。而擴張步子太大的後遺症幾年前就開始顯露出來,到了2018年,星美各地影院欠租情形愈演愈烈,屢屢被告上法庭。天眼查數據顯示,星美國際影院有限公司涉及到的法律訴訟多達40條,近幾個月的訴訟案由多為房屋租賃糾紛。

  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世界城星美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山星美百倍影院管理公司、上海星美樂莫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已被最高法公示為失信公司。據界面此前報導,北京回龍觀星美影城、望京星美影城、濟南星美美蓮影城、青島星美東方城店則因拖欠物業或租金被迫停業。

  7月20日,北京海澱法院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100萬!海澱法院向“星美影商城”開出強製執行最高“罰單”》的長文。

  沒過幾天,南通市中院也對常熟市星美影院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查封,因其因拖欠工程款。

(常熟市星美影院管理公司因拖欠工程款,被申請查封。)(常熟市星美影院管理公司因拖欠工程款,被申請查封。)

  百度“星美吧”中,一眼望去,幾乎全是員工抱怨欠薪、拖欠社保公積金的帖子。據員工的公開申告,包括上海、深圳、福州、安慶 等地的部分星美影城已拖欠3-4個月的工資,南京則有影城最新發放了4、5、6三個月的工資。

  此外,由於拖欠分账款,星美影院出現密匙被鎖、影片無法上映的情形。今年5月,《複聯3》放映五天后密鑰被停,兩天后補上分账款又才重新開始排片。去年8月的《戰狼2》、10月的《王牌特工2》都出現了前期密鑰被停的尷尬局面。

  有星美院線前員工稱,任職影院去年8月被星美收購,收購前業績全市第一;賣給星美以後,變成最後一名,密鑰一停就是兩個月。

  為了解決院線無片可放的窘境,星美購進了很多老片子的版權進行放映,有個別片子的上映時長甚至達到400多天和1000多天。此前娛樂資本論報導過,觀眾可以購買“隨影卡”觀看這些星美買斷版權的老片子,3人以下免費。通過發售 “隨影卡”,星美鎖定了新片之外的部分票房收益。

  最新的排片情況顯示,《小偷家族》《巨齒鯊》等影片在星美有排片,而UME院線同期正在上映的《媽媽咪呀2》《超人總動員2》《摩天營救》《侏羅紀世界2》等引進片則未出現在星美院線。

  星美影院擴張的困局在於,票房的盈利增速遠低於銀幕數增長,儘管努力融資,但難以支撐隨擴張而來的房租水電人力成本大幅增長。正如一位星美影院員工的抱怨,星美拿到了好的影院資源,自己卻缺乏資金維持其健康運營,吃得下去,卻消化不了。

  但據公開消息,儘管欠薪欠租問題仍未解決、部分影院開始轉手出讓,星美影院的仍未停下既定的擴張步伐:今年6月,星美集團旗下5家星美影商城APPle授權店開業,提供Apple產品售賣服務。7月初,星美控股在一周內新增三家影商城,分別為星美影商城重慶紫荊店、星美影商城上海奉賢佳源店、星美影商城南寧盛天地店,前兩家店物業自持,物業購買金額合計近2億元人民幣,屬於“重資產”運營。

  低現金流,高負債擴張

  星美系的實控人覃輝在涪陵做通訊產業發家,在資本市場征戰逾20年,目前其掌控的星美集團旗下有星美控股(00198.HK)和星美文化(02366.HK)兩家香港主機板上市公司,以及一家A股上市公司*ST聖萊(002473.SZ)。

  覃輝還有另一個更知名的身份,天上人間的前老闆。儘管在天上人間出事前覃輝早已退出投資,網上對其的資本背景和這一段投資經歷不吝關注,畢竟這麽多年以來,神秘的覃輝在網上沒有一張其本人照片。

  刻意低調的星美系掌舵人,在資本市場卻以頻繁的資本運作著稱。不過,星美控股的財報並不好看,2017年年報中透露出幾個事實:

  其一,虧損。星美控股2017年營收33.21億元,淨利-1.29億元,同比減少138.08%。這是星美控股自2013年來首次虧損,虧損原因是“銷售和財務成本大幅上升”、“新收購影院營業額未達預期需進行大幅商譽減值”、“附屬公司星美文旅虧損”。

  其二,現金流緊張。星美控股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淨額11.25億港元,去年同期為9.43億港元。期末現金餘額為9716.5萬港元,大約人民幣7000多萬元。影院業務在星美控股營收中佔比達到近80%,市值65億港元的上市公司账面上僅有7000萬元的現金,要支持365家影院的經營、後續的並購擴張,這需要何等高超的財技。

  與躍進式擴張同步的是星美控股近年劇增的負債。2017年度負債雖較2016年的總體債務峰值下降,但流動負債與2016年相比卻增長了24.73%,短期債務佔比上升。而從近5年的區間來看,流動負債增長了549.32%!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星美控股的資產負債率約45%;若減去商譽,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則高達86%。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報數據顯示,星美控股向財務機構借了兩筆無需抵押的貸款總計約1.75億港元,用於收購星美文化旅遊及一般商業用途。

  今年5月,星美控股還與TVB達成協定,後者同意以現金認購星美控股於2020年到期、本金總額為8300萬美元(約等於6.52億港元)的可換股貸款。當中約3億元擬用於償還計息借貸;約3億元擬用於發展其現有業務,包括增加影院數量;及約5000萬元擬用作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而今年5月底,關於“星美影院信託受益權ABS觸發擔保啟動事件”的報導廣為流傳,雖然星美控股之後公告稱公司運營與現金流運作正常,並於6月底完成到期兌付,但仍令市場敲起星美系高負債下資金鏈可能斷裂的警鍾。

(2015年星美推出首例以院線收益為資產支撐的“ABS”,參考利率為10%,北京名翔、覃輝及星美控股為擔保方,兩期融資規模共28.5億元。)(2015年星美推出首例以院線收益為資產支撐的“ABS”,參考利率為10%,北京名翔、覃輝及星美控股為擔保方,兩期融資規模共28.5億元。)

  回A征程險阻重重,星美路在何方?

  解救星美脫離此怪圈的最優解就是在A股上市。

  在回應公司ABS的兌付情況時,星美高管曾對媒體稱,公司去年下半年出現問題的時候,希望回歸A股拿到新的融資,從而替換掉ABS這個融資產品。鑒於ABS是每月歸集、再發放,對公司整體擴張不利。

  覃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透露,早在2014年,他就已經開始籌謀退出港股。

  2015年,覃輝便通過資本運作入主A股上市公司寧波聖萊達電器,但由於後者經營不善,隨後被ST,後續又涉及資訊披露違規,最終導致星美借殼失敗。2017年,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院線巨頭接連上市成功。A股的估值普遍較港股溢價,看到此種情形,星美再動借殼回A念頭。

  2018年1月,A股上市公司宇順電子發布重組公告,擬收購成都潤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作價200億元,以2016年財務數據計算,市盈率超過30倍。星美集團最優質的資產就是成都潤運(影院、新零售)和星美聖典文化(影視劇製作發行等)。星美聖典文化和星美控股(通過VIE結構,即星美國際影院公司)分別持有成都潤運40%多的股權。如果重組順利達成,星美院線資產將成功借殼上市。

  但星美此次借殼再度折戟。

  宇順電子2018年4月16日發布公告稱: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標的公司成都潤運實際控制人覃輝被中國證監會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本次交易的繼續推進構成實質性障礙,本次交易存在變更或者終止的風險。公司擬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對於此次借殼失敗,覃輝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等深線》採訪時表示:“我負責任地講,宇順電子發布的公告是不尊重夥伴。我們怎麽礙著你們股東的利益了,這種是帶著敵意了,真的很過分。”

  但此次挫折並沒有讓覃輝打退堂鼓,他重申星美控股依然會設法重回A股,“我們現在按照原來年初的計劃繼續走,跟香港兩個同類企業談重組,跟內地的公司也在談,我們計劃10月份完成”。

  但就在覃輝“逐夢A股”還沒有更進一步好消息的時候,星美控股影院資產“賣身”光線的傳聞又給這家港股上市公司一記重錘。好在光線傳媒及時發布公告澄清。

(1. 星美控股6月下旬有過一波急跌,因市場傳聞控股股東大量拋售股票。上市公司方面稱或存在股份操縱,嚴肅調查。2. 7月30日,星美控股盤中閃崩20%,因有媒體報導,光線傳媒擬並購星美院線資產,雙方隨後均否認。)(1. 星美控股6月下旬有過一波急跌,因市場傳聞控股股東大量拋售股票。上市公司方面稱或存在股份操縱,嚴肅調查。2. 7月30日,星美控股盤中閃崩20%,因有媒體報導,光線傳媒擬並購星美院線資產,雙方隨後均否認。)

  一位星美生活的管理人員告訴娛樂資本論,星美現在的問題是所有大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能保持到現在的狀態已經很好了。“目前中植系也跟星美在一起,幫助解決問題,正在進行盡調。”

  要知道,覃輝與另一民營資本系族“中植系”淵源不淺。此前星美回A要借的殼是宇順電子,後者正是中植系上市公司。

  中植系介入,會給星美體系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如果能緩解資金之患,星美影院如何通過精細運營提高營收、利潤?回歸A股之路又會經歷多少波折?這些問題,都有待觀察。

  市場給覃輝“安排”了一條甩手賣身之路,但這位資本市場大佬看來是不會輕易投降。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