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烈火英雄》裡,我活成了真的消防員 專訪黃曉明

作者|徐小怪

心潮澎湃。

這是黃曉明拿到《烈火英雄》劇本的第一感受。

在此之前,博納影業總裁於冬突然有一天要約黃曉明見面。到了約定的時間地點,黃曉明發現在場的除了於冬,還有導演陳國輝和劉偉強。同時,席間還有一位他不認識的人。

這個人是一名消防員戰士。

他的身材中等,皮膚黝黑,似乎有些拘謹,不太愛說話。

接著,這位消防員戰士給黃曉明講了一個故事。一場發生在七八年前的真實大型火災。

這場火災就是電影《烈火英雄》的原型事件。

在聽完整個事件過程後,黃曉明驚呆了。

“他們怎麽做到的?他們當時怎麽想的?那麽重大的一場火災,萬一人進去出不來怎麽辦?”

一連串的疑問在黃曉明的腦中接連出現,他緊張得不行,他很難想象那些親身經歷的消防員是怎麽辦到的。

回到家後,黃曉明馬上去看了那本紀錄真實事件的報告文學——作家鮑爾吉•原野撰寫的《最深的水是淚水》。

8月1日,由這部報告文學改編的電影《烈火英雄》正式公映,首周內,已累積5.38億票房。日前,烹小鮮(pengxx01)對影片的主演黃曉明進行了專訪,對方以演員的角度講述了消防題材拍攝的難度。

準備期嚴格培訓

《烈火英雄》的拍攝難度,遠超於黃曉明的想象。

首先是需要對行業有所了解。消防員是一個普通人距離較遠的職業。在正式拍攝前,黃曉明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材料,並且積極和現實中的消防員戰士深入交流。

其中有兩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我只想平安地活著出去,見我的老婆孩子”,“別人過節,消防員過關”。黃曉明特意把這兩句話加到了台詞裡,希望大家看完《烈火英雄》後,可以提高日常生活的消防意識,降低消防員的工作風險。

其次是專業技術的培訓。消防員作為特殊的救護職業,需經過體能、技能及心理素質的訓練。

黃曉明在拍攝前曾經進行過扛水袋、扔水袋、接水槍、扛水槍、救火、穿衣服等一系列訓練,每一項都讓他印象深刻。

“比如穿消防服,因為消防員要在30秒之內出警,所以穿衣服要非常快才行。我記得我第一次穿的時候用了1分30秒,但他們說最快的消防員8秒鐘就能穿好,我們當時就覺得這怎麽可能呢?”

日以繼夜的訓練,讓黃曉明穿衣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其他問題也隨之而來——曾經的傷病困擾。

據透露,黃曉明在以往拍戲的時候,從兩層樓高的威亞掉下來過。當時他的腳是粉碎性骨折,後來打了六顆鋼釘。在那之後,黃曉明只要一站到高的地方就緊張得不行。

這次拍攝《烈火英雄》,黃曉明必須練習“索降”,就是控制繩子從高處往下降,這是消防員的必備技能,也是對黃曉明來說,壓力最大的練習。

“我記得第一次站到三層樓那麽高的時候……說實話我當時渾身都在冒汗,但是還得假裝很鎮定,因為不想讓別人看低了自己。後來咬著牙堅持下來了,就覺得人其實還是能夠克服內心的障礙,還是能夠戰勝自己的。”

克服了心理障礙,黃曉明得以用最佳的狀態進入影片的正式拍攝。

拍攝期真火實景

百裡不複有人煙。

《最深的水是淚水》裡的這七個字,高度概括了火災現場的慘痛情景。在電影《烈火英雄》的拍攝中,導演陳國輝為了還原真實性,選擇了放真火“燒”演員:在片場製造了1:1的火災現場,油罐跟真實事件中的一樣大

“劇組用長的煤氣管,圍演員一圈。地上澆石油,澆酒精,開拍前就點,拍完了之後就拿泡沫和水把它們澆滅。火燒起來之後就會有一種很強的壓迫感。面對那樣的場面,每個人的恐懼乃至絕望都是真的。”

導演的這種狠行為在黃曉明看來是“魔鬼”,但是也極為認同。據他表示,後來陳國輝有和演員講,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真的感受到恐懼。這樣才能體會到一個真正消防員面對這種場面做出的每個決定,以及他們當時的心情

因為是真火拍攝,演員在現場不可避免受傷。不過為了電影的拍攝,黃曉明認為這些都是演員應該做的本分。同時,之前的訓練在影片的正式拍攝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穿上那一身裝備,一進入拍攝,就已經忘記了自己,覺得自己就是消防員。再加上之前一個月多的特訓,所以每一道程序,每一個操作都不用再去回憶是如何做的,身體都已經有了那一份記憶,自然的就知道如果扛起水槍往裡衝。”

影片中,黃曉明有非常多直面火情的戲份。從準備期的生活體驗到真實的拍攝過程中,他直言發生了很多“第一次”。

影片是在零下20多度的北京郊區拍攝的,無論是危險的戲份還是體能的要求,對演員都是極大的挑戰

“面對的是全身點的火,一喊停就要往身上澆水來保證安全,凍得已經完全麻木。”

連續幾天幾夜這樣拍戲,黃曉明的手已經凍到不能彎曲。他想到了曾經看到的一張照片,消防員冬天去救火,帽子上、臉上、身上全是冰,但是頭上冒著熱氣。

當黃曉明在親身訓練以及拍過《烈火英雄》後,才知道照片的故事有多麽真實和感動。不同於演員,消防員要時時刻刻做好準備,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衝進火災第一現場,他們非常偉大。

英雄亦是凡人

黃曉明在《烈火英雄》中的角色叫江立偉,導演陳國輝在看到劇本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角色非他莫屬。

談及演繹江立偉最大的難度,黃曉明直言:“演偉大高光的時刻不難,難度在於演出他平凡的一面。”

雖然消防員戰士職業特殊,但是在生活裡也是平凡的老百姓

片中有一處這樣的情節,江立偉的兒子一遍又一遍地跟老師同學說:其實我有爸爸,我爸爸是消防員。這個細節來源於絕大多數消防員的真實家庭生活

在現實中,消防員的孩子們在學校裡經常被老師同學誤以為沒有父親。因為每次開家長會也好,逢年過節也好,爸爸都在加班,只有媽媽陪著他們。

黃曉明和飾演的江立偉都是父親,同樣的家庭角色讓黃曉明更深入體會到角色的內心情緒。

“江立偉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對孩子心有愧疚,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多點時間陪孩子,這點讓我非常非常感動。“

在拍攝江立偉去學校這段情節的時候,黃曉明代入了自己,想到可能有很長時間見不到孩子,甚至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孩子,他的情緒就上來了。此情此景,每個有孩子的人都會感同身受。

“雖然我們的片名叫《烈火英雄》,但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是最平凡不過的人。江立偉也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高大上的英雄,更不是什麽鐵打的漢子,就是個普通的男人,有老婆孩子要守護,有上級要服從。”

和普通人一樣,消防員戰士也有脆弱和無奈的時候,有正常的情緒起伏和情感爆發,會因為一次意外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甚至於在困難面前也曾經退縮過,這些都是一個普通人會有的反應。

為此,黃曉明想盡力把江立偉塑造成一個接地氣、甚至還有些缺點的普通人

他去跟導演商量,他希望用一些平和的、完全貼近的方式去塑造這個人,不希望人物是臉譜化的英雄,而是活在身邊的普通人。

“這麽平凡的人,只要他選擇戰勝心魔,為守護他人而戰,他就是英雄。所以我也希望可以通過這個電影能夠真實地再現這些英雄們的心路歷程。”

在親自飾演了消防員戰士後,黃曉明對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英雄”在這個時代會有一些新的解讀,不再只是於傳統意義上的有智慧、有雄心。

消防員戰士在日常中和大家沒有什麽區別,但是在面對祖國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時,他們心裡會有一把火,一把時刻準備犧牲生命去保全他人的火。這把火會迅速轉換為實際行動,把自身的利益和安危放在人民之後。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