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山藥機實控人再遭質押強平 超5億元借款即將到期

  千山藥機實控人再遭質押強平

  張婧熠

  在千山藥機愈演愈烈的違約風波中,並沒有哪一方能獨善其身。

  千山藥機8位實際控制人質押的股票先後跌破平倉線,且未按規定購回或補充質押。近日,部分實際控制人的股票被券商啟動強製減持。但按照現行減持新規,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階段內減持比例有明確的限制,而年初以來,千山藥機實際控制人被強平的股票數量已接近上限。排隊強製減持,是作為質權人的券商不得不面對的尷尬。

  而危機重重的股票質押之外,千山藥機的麻煩事遠未結束。據公司披露,除目前已披露的數十億元逾期債務之外,未來3個月又將新添5.18億元借款本金即將到期。

  實控人股票質押岌岌可危

  這是近兩個月裡,千山藥機實際控制人第二次遇到股票質押強平風險。

  3月30日,千山藥機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中的黃盛秋、鄭國勝接到券商通知,因股票質押合約違約,且並沒有按要求進行提前回購或償還,券商擬對上述兩人股票進行減持。截至目前,黃盛秋持有公司股票789.3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18%;共質押了776.25萬股,佔總股本的2.15%。鄭國勝持有公司股票7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4%;共質押688.9萬股,佔總股本的1.91%。

  平倉風險之前就已露苗頭。早在兩個月前,黃盛秋質押給國泰君安的11.83萬股股票就曾跌破平倉線。根據1月23日的公告顯示,當時黃盛秋質押了696.65萬股。對照其最新的質押股票情況,黃盛秋此後或進行過新增質押或補充質押。但截至目前,黃盛秋僅剩下13萬股未質押的股票,幾無回旋余地。

  其他實際控制人的股票質押情況,也不容樂觀。千山藥機的實際控制人達8人,即由劉祥華、劉燕、鄧鐵山、鍾波、王國華、黃盛秋、彭勳德、鄭國勝結為一致行動人。除了即將面臨股票強平的兩位實際控制人之外,其他多位所質押的股份也都岌岌可危。

  最顯危機的是公司董事長、第一大股東劉祥華。今年1月19日晚,質押給國泰君安的2980.8萬股跌破平倉線。千山藥機方面稱,劉祥華此次質押跌破平倉線並不會影響公司控制權。但僅僅幾天之後,劉祥華剩餘的質押股票也跌破平倉線。至此,其累計質押給國泰君安的4980.8萬股已全部跌破平倉線。截至1月23日,劉祥華目前還179萬股未質押股票。

  此外,今年1月,鄧鐵山質押給國泰君安的943.57萬股,全部跌破平倉線。鍾波質押給財富證券的300萬股中,有250萬股跌破平倉線;王國華質押給財富證券的414.4萬股全部跌破平倉線;彭勳德質押給財富證券的568.4萬股中,361.1萬股跌破平倉線。至2月,由於鍾波和王國華的違約質押未能補充質押或提前購回,被券商采取減持處置。

  在這場信用違約風波中,當事各方都難獨善其身。對於質權人券商而言,當前最大的風險是難以減持。

  以劉祥華為例,由於此時上市公司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按照現行規定,被立案調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公司股份。此外,劉祥華所持公司全部股票已被近十家法院執行司法輪候凍結,目前仍未全部解除。違約但不得強平,是國泰君安要承擔的尷尬局面。而其他多位實際控制人的所持股份,目前也涉及司法輪候凍結。

  作為質權人的券商還要面臨的難題,是對強平減持比例的限制。按照減持新規的要求,在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公司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統計千山藥機的8名實際控制人減持情況,彭勳德自1月25日至今已累計被強平328.78萬股,即公司總股本的0.91%。

  這也意味著,截至4月25日之前,實際控制人以集中競價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不得超過32.65萬股。

  超5億元借款即將到期

  危機重重的股票質押之外,千山藥機的麻煩事遠未結束。據公司披露,除目前已披露的十多億元逾期債務未清償之外,未來3個月還有5.18億元借款本金即將到期。

  自年初以來,千山藥機已先後披露了超過12億元到期未清償的債務,債權人包括銀行、信託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自然人。由債務違約而引發的訴訟也開始增多,相關銀行账戶被陸續凍結。

  從公司最新披露的公告來看,截至目前被凍結銀行账戶,涉及至少9起訴訟。其中不乏去年底資金鏈吃緊時,為應急周轉而進行的短期借貸。從訴訟的進展來看,千山藥機目前采取多種形式應對違約債務。如,去年11月20日,千山藥機向湖州市民間融資服務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借款7000萬元,約定期限60天,借款年利率8%,按年向公司收取3.5%的服務費用。但目前,本息逾期未歸還。在今年3月,雙方協商以千山藥機7618.13萬元的應收帳款作為質押物。此外,千山藥機方面還表示,未來將以實際控制人處置個人資產或質押融資、處置公司部分資產回籠資金、引進戰略合作夥伴等方式籌集資金。

  但違約債務的雪球並沒有因此緩解。根據公告披露,千山藥機未來 3 個月還有借款本金 5.18億元即將到期。公司方面還表示,受債務困局影響,原有製藥裝備業務訂單難以按期完成交貨,難以承接新的製藥裝備業務訂單。同時,公司應收账款等債權資金的回籠更為困難。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