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你的子宮留不住孩子

小靜說:

自然流產的原因很多,大體可分為胚胎染色體因素和母親因素,早期流產常見的原因是胚胎染色體異常、孕婦內分泌異常、生殖器官畸形、生殖道感染、生殖道局部或全身免疫異常等;而晚期流產多由宮頸功能不全、母兒血型不合等因素引起。

胚胎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是自然流產最常見的原因,在自然流產中,46~54%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而且流產發生越早,胚胎染色體異常的頻率越高。染色體異常包括數量異常和結構異常,在數量異常中染色三體居第1位,佔52%,染色體異常結構異常主要是染色體易位(3.8%)嵌合體(1.5%)等,染色體倒置、缺失和重疊等。

母親因素


母親多囊卵:有人發現在習慣性流產中多囊卵巢的發生率可高達58%,而且其中有56%的患者LH呈高分泌狀態。現認為多囊卵巢的濃度的LH可能導致卵細胞第二次減數分裂過早完成,從而影響受精卵和著床過程。


母親黃體功能不良:

黃體中期孕酮峰值低於9ng/ml,或子宮內膜活檢與月經時間同步差2天以上即可診斷為黃體功能不良。高濃度孕可阻止子宮收縮,使妊娠子宮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孕酮分泌不足,可引起妊娠蛻膜反應不良,影響孕卵著床和發育,導致流產,孕期孕酮的來源有兩條途徑:一是由卵巢黃體產生,二是胎盤滋養細胞分泌。孕6-8周後卵巢黃體產生孕酮漸漸減少,之後由胎盤產生孕酮替代,如果兩者銜接失調則易發生流產。孕酮分泌不足與流產密切相關,習慣性流產中有23%-60%的病例存在黃體功能不全。

母親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妊娠早期在(21天內)血糖控制良好者,流產的發生率與非糖尿病無差異。但不良者流產發生率可高達15%~30%,另外妊娠早期高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造成胚胎形的危險因素。

母親高催乳素血症:高水準的催乳素可直接抑製黃體顆粒細胞增生及功能。高催乳素血症的臨床主要表現為泌乳和閉經經,當催乳素處於正常值上限時則可表現為黃體功能不全。


生殖器官解剖因素

子宮畸形:子宮畸形如單角子宮、雙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


Asherman綜合征:由宮腔創傷(如如刮宮過深)、感染或胎盤殘留腔內環境造成流產等引起宮腔黏連和纖維化。宮腔鏡下做子宮內膜切除或黏膜下肌瘤切等,可影響子宮血供,手術也可造成宮腔黏連。子宮內膜不足可影響胚胎種植,導致複發性流產。宮腔鏡有助於本徵的診斷。 Romer等用宮腔鏡對一組病例進行檢查,發現不全流產和過期流產後的病例宮腔黏連的發生為20%,複發性流產病例高達50%。

宮頸功能不全:宮頸功能不全是導致中、晚期流產的主要原因。宮頸功能不全在解剖上表現為宮頸管過短或宮頸內口鬆弛。由於解剖上的缺陷,隨著妊娠的進程程子宮增大,宮腔壓力升高,多數患者在中、晚期妊娠出現無痛性的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羊膜囊突出胎膜破裂,最終發生流產。宮頸功能不全主要由於宮頸局部創、(分絕、手術助產、刮宮、宮頸錐形切除、 Manchester手術等)引起,先天性宮頸發育異常較少見;另外,胚胎時期接觸己烯雌酚也可致頸發育異常。


生殖道感染


有一些生殖道慢性感染被認為是早期流產的原因之一。能引起反覆流產的病原體往往是持續存在於生殖道而母體很少產生癥狀,而且此病原體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胚胎死亡。生殖道逆行感染一般發生在娠12周以前,過此時期,胎盤與蛻膜融合,構成機械屏障,而且隨著妊娠進程,羊水抗感染力也逐步增強,感染的機會減少。

細菌感染:布魯菌屬和弧菌屬感染可導致動物(牛、豬、羊等)流產,但在人類還不肯定有人認為李司忒菌與相關性流產有一定的關係,但缺乏確切的證據。

妊娠期沙眼衣原體感染率為3%-30%,但是否直接導致流產尚無定論

支原體:流產患者宮頸及流產物中支原體的陽性率均較高,血清學上也支持人支原體和解脲支原體與流產有關。

弓形蟲:形蟲感染引起的流產是散發的,與習慣性流產的關係尚未完全證明。

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經胎盤可累及胎兒,引認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畸形,致死或流產。妊娠前半期單純皰疹感染流產發生率可高達70%,即使不發生流產,也易累及胎兒、新生兒。妊娠初期風疹病感染者流產的發生率較高。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與流產密切相關HV-1抗體陽性是流產的獨立相關因素。


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引起的流產特別是複發性流產、習慣性流產可分為兩種,即自身免疫型和同種免疫型。自身免疫型通常可從患者體內檢出各種自身抗體,主要是抗磷脂抗體。同種免疫型患者經病因篩查,排除常見的病因,故又稱不明原因性習慣性流產;此類主要與妊娠期生理防護性免疫反應不良,免疫抑製因子或封閉因子不足有關,最終胚胎遭受免疫損傷,導致流產。

自身免疫型:自身免疫型習慣性流產主要與患者體內抗磷脂抗體有關,部分患者同時可伴有血小板減少症和血栓栓塞現象,這類病人可稱為早期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另外外,自身免疫型習慣性流產還與其

抗磷脂抗體的成分:抗磷脂抗體是一種自自身免疫性抗體,其中包括其他自身抗體有關。

包括狼瘡抗凝因子(LAC)、抗心磷脂抗體(ACL)、抗磷脂醯絲氨酸抗體(APSA)、抗磷脂醯肌醇抗體(APLA)、抗磷脂乙醇胺抗體(APEA)及抗磷酯酸抗體(APAA)等。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可以同時檢出幾種抗體;其中以抗心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因子最具代表性和臨床意義。抗心磷脂抗體有3種類型:IgG,lgA,lgM;其中以IGg最具臨床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