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傘將老師打成腦震蕩,父母的態度和三觀,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最近在網上看見一條這樣的新聞:一名六年級男生在課堂上用雨傘將授課的老師打成了腦震蕩。案件近日在法院審理。

庭審中周老師回憶說,小廖上課的時候突然摔倒在地上,當小廖把椅子扶正後,她從講台前走過去對他說:「你要遵守紀律,你坐下,坐下。」

但小廖沒有說話。於是,她用一隻手拉起小廖的胳膊,想讓他坐回位置。

然而,不可思議的一幕緊接著發生了。

小廖彎腰拾起地上的雨傘就往周老師的頭部打了過去,傘柄將周老師的頭部、耳朵打出了血。

小廖父親廖先生表示——

「如果你距離遠,他不可能打你,他也不可能打其他同學,他收拾好(東西)了以後,他會自然坐好,這個老師被打的主要原因,是她太靠近我小孩了,就好像你看見那條蛇,你一抓那條蛇被蛇咬,這個是正常的。」

廖先生的辯駁讓在場的周老師覺得不可思議。

周老師說,小廖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本身就有暴力傾向,因為之前也有老師遭受過類似的侵害。

某老師反映:「在我當班的那一節課上,我在講台批評了他一下,下課之後,他就突然間從衣袖裡拿出一把刀,刮破我的衣服。」

可見這個孩子是有暴力傾向的,但是他的家長顯然不把這種暴力傾向當回事。

真是可笑又可悲的家長!孩子都把老師打成重傷了,也未能醒悟自己為人父母的失職和過錯,還在為孩子脫罪。

父母三觀不正、是非不辨,不斷縱容孩子的小錯誤,而這種小錯誤終將釀成大錯,孩子走入歧途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成年人,給孩子正確的觀念才會讓孩子成為正常人。

在成長的路線上,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曾犯過錯誤,家長或責罵,或縱容,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但如何良好地教育子女卻是永恆的問題。

美國一名男童因為欺凌同學,被學校罰不能乘坐校車數天,男童的父親見狀,更加罰兒子在沒有校車坐的日子跑步上學,即使下雨亦不例外。

在兒子跑步期間,父親更會開車跟在兒子背後,以手機直播兒子跑步上學,表明:要像父母一樣教導你的子女,不要當自己是朋友,這是現代小孩子需要的。

這位父親說,自己完全不能容忍兒子欺凌別人,所以要給他一點教訓。

又提到由於兒子曾經十分粗魯地對待別人,所以即使正在下雨,仍然要求兒子跑步。

他說自從兒子開始跑步上學後,行為已經大大改善,更得到老師認同。

當孩子錯誤的時候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批評——糾錯——改正——表揚。

就像這個美國爸爸一樣,先讓孩子知道欺負同學是不對的,然後通過一種「懲罰」的方式讓孩子「長記性」。

如果你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你會怎麼處理呢?會大聲訓斥孩子是「小偷」,然後把孩子狠打一頓嗎?

曾有家長在後台留言說自己覺得很著急,自己的孩子有偷家裡錢的習慣,但是為什麼打罵教育孩子之後,毫無效果,孩子反而越偷越多了?

其實,這都是父母錯誤的處理方式造成的。

朋友發現兒子有一段時間經常偷家裡的錢,她發現後並沒有大聲責罵孩子,而是很冷靜地把孩子叫到身邊問,最近是不是偷拿家裡的錢了。

孩子在她的逼問下說:自己確實偷拿家裡的錢了,因為想買學校旁邊的小零食,家長覺得不乾凈老是不給他買。但是同學們都買了,自己覺得很沒有面子。

朋友沒收了孩子偷走的錢,然後告訴孩子:作為懲罰,要打掃家裡衛生一個月。

同時朋友也反思,以前害怕孩子亂花錢,所以就不給他零花錢,現在想想這樣也是不對的,孩子長大了也有自己想買的東西。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她和孩子商量,以後的家務活大部分由孩子承擔,然後按照打掃的情況給孩子「發工資」。

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對「花錢買東西」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他們沒有經濟來源,就會將目光放到家裡,想「從家裡拿點錢」。

其實孩子心裡也會覺得這樣是不對的,在拿錢的時候也會經歷一番思想鬥爭。

家長要是簡單粗暴把孩子揍一頓、責罵一頓,只會讓孩子更加不敢對父母說出自己的需求,造成親子隔閡。

人們常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因此家長對孩子「偷家裡錢」的事情特別看重。

但是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的行為用正確的方法加以糾正,家長擔心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所謂教育,其實不是孩子單純的學習知識,而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

父母無疑,要跑到孩子前面,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用自己的三觀影響孩子的未來。

孩子在公車上不小心踩到別人,我們是應該說「孩子還小」來掩蓋孩子的錯誤;還是讓孩子大大方方對對方說「對不起」呢?

孩子和班裡的同學發生爭執,我們是毫無原則站在孩子這一邊;還是和孩子分析事情,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當孩子犯了生活中常見的小錯誤,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觀念的養成。

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應該受到懲罰,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之處。

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是非標準的界限,讓孩子明白犯錯的代價

我們的言傳身教的重要性遠勝於學校和老師對孩子知識的傳授。

它將塑造孩子們未來人生的三觀基礎,也會塑造人格、品格的形成。

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更藏在父母的處理問題的方式裡。

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為人父母一生都在為之鑽研的修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