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基協胡家夫:願協助稅務部門區分基金產品與管理人

  中基協胡家夫:推動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資本市場稅制改革

  21世紀經濟報導  申俊涵 

  9月1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胡家夫在2018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峰會上,談到私募基金目前的發展現狀,並就私募基金稅收問題進行了回應。

  胡家夫表示,私募基金已成為創新資本形成的有利工具。自2013年私募基金納入新的基金法統一規範以來,私募股權基金全面參與企業的初創培育、成長壯大、資源整合與並購重組,為實體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可觀的資金支持。    

  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於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達9.09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5.13兆元。2018年以來,私募基金投向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的本金規模從一季度的3818億元,增長到二季度的4536億元,佔市場規模的比重從一季度的6.6%上升到二季度的11.5%。

  在投早、投小方面,早期創業項目成為私募股權與創業基金的重點投資對象。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投向中小企業的項目達到4.51萬,在投本金1.43兆,分別佔在投項目總數和在投項目本金的66.9%和28.56%。向種子期與起步期項目的投資是3.38萬個,在投本金1.66兆,分別佔在投資項目總數和在投本金的50.2%和33.1%。

  在推動創新方面,私募基金敏銳布局戰略新興領域,為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關鍵支持。從在投項目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等電腦應用、機械製造等工業,傳媒等產業更新等新經濟領域成為布局的重點。在投項目企業數量3.98萬個,在投本金1.89兆,分別佔到在投項目總數和在投本金的59.1%和37.7%。

  胡家夫表示,上述數據表明私募基金已成為推動金融體系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型,是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載體。但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美貿易戰加劇,金融監管全面封嚴,私募基金面臨新的挑戰。

  就近期引起熱議的私募基金稅收問題,胡家夫表示,應當推動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資本市場稅制改革。稅收制度對股權創業投資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2018年5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55號文,對天使投資個人投資種子期,初創型的科技企業取得的收入提供稅收抵扣的優惠,對於推動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月6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確保稅負不增的原則,抓緊完善支持創投基金發展的政策,創投基金的政策迎來進一步調整的契機。

  “我們認為應當堅持稅收法定的原則,遵循基金法確立的基金屬性和稅收法律確定的規則,全面審視和調整基金行業稅收政策。在私募基金稅收征管過程中,應當明確區分作為管理人的合夥企業和作為基金產品的合夥企業。依合夥企業不同的性質準確的應用稅點,明確區分作為管理人的合夥企業和作為基金產品的合夥企業,我們願意與稅務部門分享相關的資訊,為優化私募基金稅收征管體系做好服務。”他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