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任正非持股稀釋到0.88%,他是如何實現對華為的掌控?

華為遭受美國的雙重打擊,誰還會花20萬元繼續購買華為的股份呢?有的,華為人就是這麽乾的。

近日,華為進行了內部擴股增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投資控股)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從約293.5億人民幣增至約315億人民幣,增加約24.5億元。與此同時,任正非個人的持股比例從0.94%降至0.88%,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的持股比例則從99.06%增至99.12%。

任老以75歲高齡,僅以0.88%的股份佔比,也遠遠小於馬雲、馬化騰的創始人持股量,他是如何實現對華為的掌控呢?還能激起華為人拿錢買華為股份,員工加班加點齊心協力對抗美國呢?

一、華為與其它巨頭公司不同,堅持不改製

一般來說,公司會有兩種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當然《公司法》也對兩者的運行規則做出了不一樣的規定。

如何來理解這兩個類型呢?

一般的公司都是屬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而有限責任公司通常都會在準備上市的時候,比如主機板、創業板或新三板等,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

大家所熟知的各大巨頭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其實都是屬於股份有限公司。

可是,華為不同,華為從創立起,就沒有面向社會公開募集股金,而只是通過自身業務利潤的積累,加上內部員工募資,直到今天,華為仍然還是屬於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是並沒有改製的。

華為公司的遊戲規則本就與其它巨頭公司不一樣,這就是任正非敢於不斷稀釋股份的前提。

二、有限責任公司能實現“同股不同權”

如果從《公司法》的規定來看,一般公司的管理層級可以分為: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及其他管理人員普通員工。

換句話來說,股東會就是決定戰略層面的問題,董事會是決定戰術層面的問題,而其他以下的人員就是負責執行。

所謂的控制公司,其實就是要確保對自己有利的議案,可以在股東會和董事會上獲得通過即可。

那麽,華為這種有限責任公司,控制公司主要就是指能夠控制股東會即可。而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因為股東結構相對複雜,甚至還有散戶進入的情況,其實很少有大股東能夠持股在50%以上,這種類型公司的控制,主要就是指能夠控制董事會即可。

其實,大眾都有一個普遍的共性認知,那就是“同股同權”,也就是說,假如任正非只有10%的股權,那任正非也就是只有10%的投票權,不會是9%,更不會是11%。

如果你是這麽看待的,就會發現,如果任正非的持股比例降到50%以下,甚至是如今的1%以下,是否意味著任正非就完全喪失了對公司的控制權呢。

但事實上,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是同股同權的,而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二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這裡所有的“聚焦點”就在後半句。因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章程是完全可以規定:任正非持有0.88%的股權,享受99.12%的表決權,而工會委員會持有99.12%的股份,只能享有0.88%的表決權。這樣一來,不就實現控制了嗎?

當然,任正非想要實現對華為的控制,這裡面的玩法肯定還不止一種的。

比如,工會委員會與任正非簽訂協議,委託任正非代為行使表決權。或者乾脆把工會委員會的負責人直接就設為任正非。如果要挖再深一點的話,工會委員會本身並不是一個公司,在深圳工商部門也沒有登記,內部運行規則到底是怎樣,我們外人無從得知。

可是,這裡至少有幾個關鍵信息是可以確信的,那就是:

一是華為的員工並不享有完整的股東權利,而是只有獲取分紅的權利,其它的權利是要被分割開的;

二是獲取分紅的資格與員工身份是綁定的,離職員工的分紅權會自動被取消,被剝奪的。

因為,可以說,華為員工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華為公司股東,而華為的老闆,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任正非。

三、華為員工持股不上市,也許與美國製裁是“事出有因”

2014年,任正非在倫敦的一個新聞發布會曾表示:“事實上,(公眾)股東是貪婪的,他們希望盡早榨乾公司的每一滴利潤。而擁有這家公司的人則不會那麽貪婪……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我們要如何來理解任正非所說的話呢?

其實,華為曾經出現過2名元老跟華為打官司,也就是說,這2名元老曾經在媒體上對外說,

當年公司在內部向員工融資的時候,曾經說華為未來上市以後會如何如何。

我們都知道,公司股權激勵的魅力,就是企業上市最管用,一方面股權溢價空間大,另一方面退出渠道更開放,因此企業做股權激勵都是大談特談上市計劃,提升股權的期待值。

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華為已經不需要上市,不缺錢更不缺名,上市分利潤給別人幹嘛呢。

華為不需要上市毋庸置疑,華為能不能上市也是個問題的。

華為乾敗了iPhone,乾跑了三星後,如今在通訊領域,尤其是5G時代的卓越戰績,的確讓西方人垂涎三尺,尤其是華爾街的那些大佬,誰不想分享華為的成功,試圖利益均沾。

不過,通訊領域可能真的是個很敏感的行業,美國政府製裁“華為”的借口就是用了這個點,擔心華為進入美國給國家安全帶來致命的隱患。

美國面上是這種隱患,背後也許就是對華為這99.12%工會委員會股份到底是誰持有更加擔憂,無非只是不言明罷了。

美國以國安為由,要求華為透明化。可是,華為始終沒有上市,畢竟如果華為是上市公司,發行股份有證監會備案可查,有交易所的審查記錄,而華為是一個不上市的有限公司,對內發行那麽多員工股份,而且不斷的發行,到底發了多少?誰在持有?也許這才是美國擔憂的吧

我們都知道,美國製裁別人的理由總是讓人捉摸不透,當iPhone成為全球霸主的時候,美國人民並沒有這樣說,斯諾登事件出來以後,他們也沒有這樣說。今天我們的華為衝出重圍以後,美帝國主義的人們突然這樣說,可想而知。

總之,華為的強大與任正非的管理智慧有目共睹,任正非的一切選擇,這些都是關乎創始人的控制權。總而言之,關於股權的法律規則簡單、明確,而人類的創造力遠比規則要豐富,這也許就是任正非之所以偉大的原因。

醉井觀商,以小見大,善於思考,樂於分享,更多的商業點評、行業趨勢分析等,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溝通,共贏共生,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