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碧海忠魂,足壯軍威:從經遠艦考古發現談起

1888年的威海。戰旗獵獵,長笛響徹。李鴻章在丁汝昌的陪同下,站在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的艦橋上,久久注視著這支自己苦心經營了十餘年的艦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李鴻章躊躇滿志。彼時,北洋艦隊在亞洲傲視群雄,中國終於擁有了一支可以與列強相匹敵的近代海軍。

一、百年大東溝

四年後,1894年9月17日,鴨綠江河口的大東溝。北洋艦隊在護送陸軍登陸後,與日本聯合艦隊狹路相逢。大東溝海戰,就此打響。

戰鬥進行至下午三點十分,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被日方艦隊命中艦首,濃煙四起,遮擋了射擊視線,瞬間淪為漂浮的活靶。在這危急時刻,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升起旗艦旗,接替指揮權。瞬間,日軍炮火向致遠集火攻擊,致遠艦迅速下沉。下午三點三十分,致遠艦鍋爐艙殉爆,旋即沉沒,鄧世昌及艦上百餘名官兵隨艦壯烈殉國。

經遠艦作為致遠的僚艦,隨同致遠艦加速衝向日艦,亦受到集火打擊,全船燃起熊熊大火。致遠艦沉沒後,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臨陣脫逃,經遠艦瞬間失去掩護。日艦吉野等四艦憑借佔據絕對優勢的火力,將經遠艦逼出戰鬥序列。為避免船隻沉沒,管帶林永升指揮將船隻駛往近岸地區擱淺。日漸尾隨而來,經遠艦指揮艙被炮彈直接命中,飛濺的彈片當場切開了林永升的頭顱,“中彈破腦”,英勇犧牲。

下午五點三十分,吉野艦一枚炮彈直接擊中經遠艦彈藥庫,經遠艦左舷裝甲帶被爆炸直接掀開,隨即翻覆沉沒,艦上二百餘名官兵及管帶林永升,大副陳策在內全部壯烈殉國。

就在2014年,有水下考古隊依據資料線索與磁力儀物探數據,在遼寧大連市莊河黑島老人石南邊海域發現一艘鐵質沉船殘骸,並推測為經遠艦,但缺乏決定性的證據。

2018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大連海域一鐵質沉船殘骸進行了考古調查,確認該艦為北洋水師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之後,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英勇戰沉124年後,經遠艦終於重見天日。

此次調查提取出水包括毛瑟步槍子彈、手槍子彈、37毫米、47毫米哈乞開司速射炮彈等武器彈藥,銼刀、扳手、衝子等檢修工具等在內大量遺物。同時,經遠艦遺骸上的火焰焚燒痕跡,也印證了大東溝海戰的激烈以及經遠艦受創的嚴重。

二、生不逢時

1887年1月,經遠艦在德國奧得河畔斯德丁的伏爾鏗造船廠下水。在這之前,北洋水師的三艘巨艦:定遠、鎮遠、致遠也在這裡誕生。1881年12月,定遠艦在這裡下水,並在1885年駛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師,李鴻章對這三艦的性能甚是滿意。由於1885年福建水師在馬尾海戰之中遭到法國遠東艦隊迎頭痛擊,全軍覆沒,清廷深感大行海防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北洋水師新一輪的造艦潮又一次開始。

經過多方權衡,李鴻章最終向英國定購了兩艘穹甲巡洋艦,是為致遠、靖遠;兩艘帶甲巡洋艦,是為經遠、來遠。相較而言,德國經遠級方案為裝甲巡洋艦,防護略優,航速稍慢,生存能力更強;英國致遠級方案則為穹甲巡洋艦,火力足,相對航速較快。值得一提的是,經遠級是之後聲名鵲起的前無畏時代裝甲巡洋艦的鼻祖,但北洋水師也在其中充當了小白鼠的作用,在甲午海戰的實戰中證明,經遠艦的設計的確存在一定弊端。不過囿於當時清廷的財政狀況,經遠艦也不非為一個明智之選。

1887年8月,在波羅的海進行過試航之後,經遠兩艦先期前往英國紐卡斯爾,與在那裡完工的兩艘致遠級巡洋艦匯合。旅英華人興奮異常,紛紛前往紐卡斯爾一睹盛況。8月25日,四艦自紐卡斯爾啟程回國,靖遠艦還牽引著同期在英國建造的“左一”號魚雷艇。在紐卡斯爾駐駁的英國皇家海軍艦船施放禮炮送行,北洋水師諸艦亦施放禮炮答禮。

11月11日,艦隊駛達香港。12月10日,到達廈門。其時大沽口封凍,李鴻章令其在廈門海口操練過冬,並派丁汝昌率定遠、鎮遠、濟遠、威遠等8艦在此迎候驗收。1888年春,北洋水師主力北上大沽口,最終加入戰鬥序列。這也標誌著為期近十年的清廷造艦熱潮的終結,在此後數年中,北洋水師未填一艦一炮,在世界海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候,與先進的潮流漸去漸遠。

三、有公足壯海軍威

在經遠艦考古發現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兩封塵封了百年的家書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在甲午大戰前夕,時任經遠艦駕駛二副陳京瑩寫給遠在家鄉的父親的兩封信。

第一封家書寫於甲午戰爭爆發前,戰爭處於一觸即發之勢。陳京瑩先是表達了對日軍步步緊逼,清軍保船避戰的擔憂,隨後又以“然素受爵祿,莫能退避,惟備死而已”,的話語對家父言說了矢志報國的決心。其憂國憂民之心、報國效力之情溢於言表。

另一封家書寫於赴戰前日。信中,陳京瑩再一次向父親陳述了他為臣盡忠、向死而生的決心:“茲際國家有事,理應盡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況大丈夫得死戰場幸事爾。”同時,自古忠孝不得兩全,隻言片語之中又流露出對父親深深的愧疚與擔憂“但盡忠不能盡孝,忠雖以移孝作忠為辭,而兒不孝之罪,總難逃於天壤矣!”寥寥數語,家國情懷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出來,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陳京瑩只是一個縮影。在大東溝海戰之中,由於經遠艦的設計缺陷,導致戰艦指揮人員所處的裝甲指揮室反而成為了最危險的地方。管帶林永升和接替指揮職位的大副陳策、陳榮、二副陳京瑩相繼陣亡,在這種情況下,經遠艦官兵仍前仆後繼地駕駛戰艦禦敵脫險。最終在敵艦包圍之下,仍然堅守直至戰艦沉沒,從未停止反擊,全船額定202人之中,僅有16人得以生存,上下各級軍官幾乎全部壯烈殉國或與艦同沉。

相傳,當北洋水師在大東溝戰敗,鄧世昌英勇犧牲的消息傳回北京之時,光緒皇帝伏案痛苦,隨後親自題寫挽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也許,在那個內外交困的年代,只有這種精神,方能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文史君說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建軍的七十周年。悠悠一個多世紀,祖國的海疆之上,再也沒有了侵略者們的蹤影。飄揚著人民海軍旗幟的艦艇,護衛著四百萬平方公里海洋領土的安寧與祥和。只是,經遠艦的碧海忠魂永遠不會被遺忘,將會在滔滔海水之中永遠支撐著中國龍的騰飛。

注:關於北洋艦隊在大東溝海戰中的陣亡人數學術界尚有爭論,本文有關數據採用主流說法。

參考文獻:

1.陳悅:《北洋水師艦船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2.《沉睡百年的經遠艦是如何被發現的?》,《浙江法制報》2018年9月30日。

3.遼寧省文物局相關資訊

4.姚開陽:《滄海雲帆:中國近現代海軍圖集大全》,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出版社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郭鵬)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账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