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能挑戰中國三大長視頻巨頭?

(在視頻行業,愛奇藝、騰訊和優酷這三大長視頻APP霸佔了流量前三強。圖/視覺中國)

文 | 李清竹 李晨晨

今年2月下旬,中國三大長視頻公司之一,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獨立上市公司,愛奇藝(NASDAQ: IQ)公布了其2018年報。在2018財年,該公司實現250億元人民幣收入,同比增長幅度高達44%;另一長視頻巨頭是騰訊視頻,雖然在騰訊的2018年財報中沒有直接披露其營收數據,但從其約350億元的視頻內容成本推測,騰訊視頻在2018年的總收入應當超過400億元。優酷由於之前進行了私有化,外界並不能直接獲得其財務數據,但從可查的流量數據看,優酷在規模上要明顯低於前兩者。

根據艾瑞谘詢的統計數據,在視頻行業,愛奇藝、騰訊和優酷這三大長視頻APP霸佔了流量前三強,儘管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產品的流量在近兩年增長迅猛,還依然不構成對長視頻產品的威脅。至於視頻聚合平台、直播等視頻服務產品,雖然也不乏一些明星產品,但總體而言體量尚小。

那麽,長視頻服務行業的格局是否將就此三分天下,誰會來挑戰三大長視頻巨頭?在整個視頻服務行業,是否還存在新的機會?

長視頻獨佔行業鼇頭

總體而言,中國市場視頻行業的格局是長視頻產品獨佔鼇頭,目前國內的長視頻產品最集中的平台主要是愛奇藝、騰訊視頻與優酷。

2018年財報顯示,愛奇藝的付費用戶總數達到8740萬,騰訊則有8900萬,兩家長視頻巨頭預計在2019年突破1億付費用戶,這種付費用戶規模為其他視頻產品短期內無法企及。

在營業收入層面,三家公司目前的營收規模均是百億以上,愛奇藝和騰訊的營收規模在整個行業遙遙領先;在流量層面,根據艾瑞谘詢的數據,愛奇藝、騰訊在2019年3月的月度獨立設備數量均超過了5億台,而優酷也接近了4億台。這三家長視頻產品的流量在整個視頻行業排名前三。

目前,其他長視頻平台的流量數據與三大巨頭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比如排名第四的芒果TV月活數據為1.6億,其後,風行視頻為5200萬,搜狐視頻為5018萬,其他視頻產品則均低於5000萬。

最近兩年持續火爆的抖音小視頻3月度獨立設備數量是3.6億台,儘管接近了優酷的數據,但和愛奇藝及騰訊視頻的差距仍很明顯,更不用說抖音的流量數據已經出現頹勢,3月份抖音的活躍數據就出現了下滑,環比降低了1.6%。

聚合視頻平台更無法對長視頻構成挑戰,比如百度視頻,儘管依靠百度的品牌在知名度上有獨到優勢,但收入和流量數據均日落西山,它在2017年的營業收入僅1.8億元,而月度裡設備數量7000餘萬。再如比較火熱的B站,流量數據顯示為8000餘萬的月活用戶。

直播行業整體而言體量還很小,最領先的鬥魚直播當前的月獨立設備數量為3800餘萬,虎牙則不到3500萬。

從規模上講,長視頻的優勢非常明顯,對用戶流量有著明顯虹吸效應,其他視頻服務則是對長視頻的豐富和補充。

長視頻:霸者重裝,三分天下

為何長視頻在行業中有著如此明顯的優勢?其他產品是否有向它們挑戰的機會,是否可能有新的進入者構成對它們的威脅?

長視頻產品的最大特徵是擁有大量的自有版權長視頻內容產品,包括自製內容和採購內容,這對於用戶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從內容構成上,根據Vlinkage的統計,六大長視頻公司(騰訊、愛奇藝、優酷、芒果TV、搜狐視頻、樂視)的自製劇數量佔比約67%,貢獻流量佔比約38%,無論是自製內容還是採購內容,都需要付出高昂的內容成本,前者主要包括水漲船高的演員成本,後者則為版權採購成本。

根據愛奇藝的財報,2018年,公司的內容成本達到211億元,這就佔到總收入的84%,如此之高的內容成本也使得公司整體虧損額超過90億元人民幣。

如此之高的投入和虧損額,很顯然只能依生於龐大的融資額和集團支持,三家長視頻產品分別背靠百度、阿里和騰訊集團,這三家正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集團BAT。

以愛奇藝為例,公司在2009年的天使輪以來,獲得了百度風投、小米、順為、高瓴、紅杉、IDG等大量國內外知名機構的投資,再加上2018年的美國上市,累計總融資額超過4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百度在流量方面的支持,這可能是無法用資金準備估量的資源支持。

因此,三大長視頻產品的獨佔鼇頭不是偶然,其背後的強大資金和資源支持是它們得以存活的根基。

那麽,是否會有新的挑戰者?答案是很難。

當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在中國市場上,若無重大體制機制突破,很難再找出一家大的互聯網集團有實力投資新生出一個長視頻產品,更不用說,新生產品還需要依靠獨特的內容來奪取三大長視頻產品的原有用戶。

可以說,在長視頻行業,可謂是霸者重裝,三分天下,除非BAT這三大集團在視頻戰略上有重大調整,否則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而長視頻作為視頻行業皇冠上的寶石,相信BAT對這一塊業務只可能是加大投入,而不會有懈怠。

短視頻:機會來自創新

過去幾年一直到現在,短視頻一直是風險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這得益於短視頻產品能夠切入用戶的碎片時間,是對長視頻產品的完美補充。

目前國內流量排名靠前的短視頻有抖音、快手、西瓜小視頻、火山小視頻等,其中,抖音尤其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並逐漸異塵餘生到更大年齡人群。

與長視頻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生產內容)的內容生產方式不同,短視頻產品均是以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生產內容)為主。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需要依靠專業團隊,後者靠用戶自己生產,前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自製或採購,而後者則不需要。

對於短視頻產品而言,並不需要向長視頻一樣投入大量資金資源用於內容生產或採購,其運營核心在於引導用戶自己生產優質內容,從而形成對新用戶的吸引。

所以在內容層面也有明顯的差異,長視頻產品的內容更多為電影、電視劇、網絡大電影、網劇以及網絡長視頻等等,這些內容無法依靠用戶自己來生產,必須要有專業團隊或公司來製作,長視頻公司來投資或採購。而短視頻產品的內容多是時間很短的短視頻,以抖音為例,多數內容都不超過1分鐘,這些內容可以依靠用戶自行生產上傳。

分析抖音的成功很有必要,拋開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對抖音的強大支持不談,抖音之所以成功還是和產品的獨特內容風格有關。

在抖音之前,其實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短視頻產品,比如快手已經佔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但出生如此之晚的抖音能後來居上,靠的是產品非常獨特的調性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抖音把產品的無厘頭搞笑調性做到了極致,從畫面到配音,市場上無出其右,這種獨特給年輕人足夠的新鮮感。

必須要說的是,無厘頭搞笑是短視頻的核心精神,逃開這個主題,短視頻產品到目前為止沒看到成功案例。當然市場上也有像Eyepetizer這樣的嚴肅短視頻產品,儘管在產品內容上非常優質,但從艾瑞的監測數據看,其月活用戶僅有48萬。很顯然,這表明嚴肅短視頻只能受到小眾人群的喜歡,不能成為大眾情人。或許,在精神層面,以Eyepetizer為代表的嚴肅短視頻是優秀的成功的,但在資本層面確實無法讓人欣喜。

儘管抖音在短視頻行業人氣火爆,但這一領域依然存在新生者的機會,只要定位得當,抓住年輕人娛樂需求,在內容運營上付出努力,新產品都有追趕和超越的機會。這一領域的機會也為風險資本大量關注。

聚合平台:殘羹冷炙,聊以度日

可以看出,聚合平台的流量排名在長視頻和短視頻之後,其實已經不太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但從用戶需求而言,依然是對長視頻和短視頻的重要補充。

國內領先的視頻聚合平台主要有B站、百度視頻、小米視頻等,目前小米視頻的流量排名處於領先,為1.15億月活用戶,B站為8271萬,百度視頻為7091萬。

小米的領先不讓人意外,作為小米手機的預裝產品,其領先位置只能說明了小米手機的龐大用戶基礎,小米視頻是小米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B站作為一家已有十年歷史的視頻彈幕網站,依靠最及時的動漫新番、最優秀的ACG氛圍、最有創意的Up主,一致受到大量年輕人的喜歡。而百度視頻則是老牌視頻聚合平台,依靠百度流量,獲取了大量三四線城市用戶,以提供搞笑、新聞等視頻內容為主。

從內容上,視頻聚合平台依然以長視頻為主,然而,它們的內容多是以聚合形式,也即以免費合作的方式聚合其他視頻產品的內容,自身並不投資製作和採購內容,所以,它們的用戶也多是以免費用戶為主。相反的是,長視頻產品的核心盈利模式是會員付費,大量優質的長視頻內容必須要收費。而聚合平台無法依靠會員付費,只能夠依靠流量來實現廣告收入。這是它們的典型盈利模式。

儘管聚合平台可以依靠廣告實現盈利,但它們的免費內容模式決定了它們的用戶群體普遍收入水準偏低,用戶定位又使得它們無法獲得高價值的廣告商,它們的廣告投放客戶多是以CPA方式階段的效果類廣告,很難拿到優質的品牌展示廣告。

總之,聚合平台的內容定位決定了用戶特徵,也決定了它們的盈利模式和天花板,它們有效補充了市場,但也很難讓人有更多期待。

直播:專注和創新是出路

儘管映客、花椒已經誕生了3年-4年,但相比而言,在線直播是視頻行業的新鮮事物,作為Kill Time的核心方式之一,直播產品通過美女、遊戲、才藝展示等方式讓大量的年輕人在直播室貢獻了時間和打賞。

映客、花椒等上一代直播產品已經落寞,新一批產品則異軍突起,比較典型的有交友直播的陌陌,遊戲直播領域的鬥魚和虎牙。其中,陌陌月活用戶已經高達7630萬,鬥魚和虎牙也都超過了3000萬。

現在來看,美女以及遊戲是直播領域能夠成功的兩大內容方向,出於此,都遭到了市場的拋棄。無論是現有產品,還是新的產品,應該都需要在這兩個方向找到創新的突破口,即便最終不在這兩個方向,也需要有足夠借鑒。

相比於其他視頻產品,直播產品需要在定位上更為精準精細,在運營上也更有難度,能做到這兩點,新的產品依然存在很大的後發機會。

整體而言,在目前的中國視頻服務市場,長視頻行業格局已定,新入者很難再有機會;短視頻則需要更好的內容定位和運營,抓住年輕人的喜歡就能崛起;而直播產品則要定位更精細,未來會有更多專注某一領域小而美的直播公司;而聚合平台作為對長短視頻產品的補充,其存在有很大必然,但終歸收拾市場的殘羹冷炙,未來很難有大的期待。

(作者李清竹為互聯網產業投資人、李晨晨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

(本文首刊於2019年5月13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