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活在國際空間站都有哪些機器人?

台灣時間2019年8月22日11時38分

俄羅斯鋼骨版人形機器人

Skybot F-850

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MS-14升空

這次太空任務

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

機器人取代飛船指揮官的位子執行飛行

其實Skybot F-850

並非是國際空間站的唯一機器人

美國宇航局SPHERES

這是國際空間站有史以來最通用的智能技術之一。自2006年進入太空以來,這三個保齡球大小的SPHERES(球體),就已成為演示自由飛行太空機器人的先驅者。美國宇航局最新開發與應用的Astrobee,三個立方體機器人正是SPHERES的升級版。

美國宇航局R2

全名Robonaut 2(機器宇航員2號),早在2011年飛抵國際空間站,是搭乘最後一班太空梭的重要任務之一。當然,R2同樣屬於前沿實驗品,早期探索機器人與宇航員如何共生的實驗品。2014年宇航員給它安裝一條腿(之前屬於半身機器人),不過不斷出現問題。2018年7月搭乘第14趟貨運龍飛船返回地球,接受檢查與迭代升級。預計2020年重返空間站,執行任務。

歐空局CIMON

全名Crew Interactive Mobile Companion(宇航員互動移動伴侶,西門/西蒙),2018年飛抵國際空間站,CIMON被設計用來識別人臉、拍攝照片和視頻,並幫助宇航員與IBM開發的人工智能沃森(Watson)進行交流。

美國宇航局Astrobee

由三個自由飛行的立方體機器人組成,分別名叫Honey、Bumble、Queen,2019年4月前兩個飛抵國際空間站,第三個7月份飛抵,它們使用電風扇作為推進系統,允許它們在空間站的微重力環境中自由飛行。攝影機、傳感器可以幫助它們「看見」周圍的環境。這些機器人自帶支撐臂,以便它們能夠抓住空間站裡的扶手,以節省能源或者方便抓取物品。

Astrobee主要用途就是充當宇航員的工作助理,讓他們更專注於只有人類才能做的事。這些機器人可以自主工作,也可以通過宇航員、飛行控制人員的遠程控制來完成任務,比如清點存貨、用內置攝影頭記錄宇航員進行的實驗,或者一起在空間站運送貨物。另外Astrobee作為一個研究平台,可以進行裝備和編程,進行微重力實驗等。

此外,某種程度上說國際空間站艙外還有機器人——這就是智能機械臂(加拿大機械臂),用於擒獲對接飛船、搬運大型組件等。

太空機器人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將在重返月球和其他深空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像Astrobee這樣的機器人,有能力成為未來宇宙飛船的看護者,在宇航員休息時段,高效監控和保持空間站的平穩運行。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