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會手握重兵,他們為什麽不敢造反?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敢不敢造反,是由自己的利益決定的。若是他的利益受損,甚至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們肯定會選擇造反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歷史很長,各個朝代的制度都不一樣,所以將軍造反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下面我就按照漢朝將領鎮守邊關的時候,造不造反來舉例給大家說明這件事吧。

大家都知道,漢朝是劉邦建立的。

到了劉邦晚年的時候,為了江山永固,他把異性王,基本上全部給屠殺了。但是,燕王盧綰除外。

我們先說為什麽劉邦不殺盧綰?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是同鄉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還是同學。

可以用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來形容他們的交情。像盧綰這樣的人,劉邦早就把他當作兄弟了。儘管他在跟著劉邦起義的過程中,立的功勞不大,但是,最終劉邦還是選擇把他給封了王。

盧綰也是劉邦老鄉中,唯一個被封王的人。即使蕭何,張良這樣的功臣,也僅僅是被封的侯而已。

可見,劉邦對盧綰是多麽的信任。

但是,到了劉邦晚年,他躺在病榻上,就要奄奄一息的時候,盧綰卻反叛了。

那麽,劉邦對盧綰這麽好,他怎麽會造反呢?

這還要從劉邦和呂後屠殺異性王開始說起。

劉邦殺了異性王燕王臧荼(他死了之後,盧綰接替了臧荼的燕王的位置的)、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逼走了韓王信、殺了代國丞相陳曦。

呂後聯合蕭何,用計殺了韓信。

可以說那時候,劉邦封的異性王之中,除了長沙王和燕王盧綰之外,幾乎都被滅掉了。

你說盧綰害不害怕,他會不會多心,萬一劉邦在臨死前,下了除去他的命令,是不是他的小命就不保了呢?

盧綰所統治的燕國,就是在邊疆,他的地盤正是和匈奴相接。為了取得匈奴那邊的情報,盧綰經常派自己的心腹去匈奴那裡了解情況。

正好被劉邦殺的異性王,韓王信的兒子也在匈奴,他就遊說盧綰的使者,讓盧綰反叛。否則,盧綰早晚也要挨一刀的。

很明顯,他用的就是離間計。但是,盧綰卻上當了。

這也不怪盧綰,正是這個情報和盧綰的想法不謀而合。索性,盧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開始聚集兵力造反了。

一開始劉邦聽說盧綰要造反了,他還不信,他抓了匈奴那邊的俘虜,俘虜還是說盧綰要造反了,劉邦還是不信。

劉邦只有派自己的心腹,去調查盧綰,可是,盧綰避而不見。

就這劉邦才真的相信盧綰反了。

於是,劉邦派了樊噲前去平叛盧綰。盧綰的軍隊和樊噲計程車兵,打了起來,最終盧綰抵不過樊噲,他就帶著全家和心腹,向匈奴逃去了。

但是,劉邦也沒有得到最終勝利的消息,他就去世了。盧綰逃到匈奴去,就後悔了,因為他本不想反的。

本來盧綰還抱有一絲希望,他覺得就他和劉邦的關係,再去給劉邦道個歉,劉邦說不定會饒恕了他。

他還想給劉邦去解釋一下呢?說自己造反,也是逼不得已。

但是,他最終沒有見到劉邦,因為就在他走到邊界的時候,他聽說劉邦去世了。

盧綰明白呂後是個什麽人,若是呂後抓到他,肯定會滅他九族的。就這樣盧綰再也沒有回到漢朝,而是死在了匈奴。

你看,有的時候鎮守邊疆的將軍,謀反都是逼不得已,在自保呀。

若是,劉邦沒有屠殺異性王,相信盧綰也不會多心造反的。

所以說那些鎮守邊疆沒有反叛的將領,只是生命沒有遭受到威脅而已,一旦有了生命危險,他們肯定也是會選擇反叛的。

中國歷史上,鎮守邊疆的將領,大部份都沒有選擇反叛,是因為君王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們不懷疑邊疆的將領。邊疆的將領當然不會謀反了。

你說對不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